APP下载

性别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06-16柯春亮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对策

柯春亮

[摘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略了性别教育的重要性。文章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通过阐释性别教育的含义、性别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再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明确加强性别教育意识培养、性别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创造和谐的性别教育环境等的必要性,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益补充,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性别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对策

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的变革,大学生在社会性别方面如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表现出一些新问题。性别教育在高校教学育人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诸多问题,受到了各方部门的关注越来越多。将性别教育融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既是回应现实需要,又是体现“因性施教”、“和谐发展”的理念。文章拟从性别范畴中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当前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开展研究。

一、性别教育的概述

(一)性别教育的含义

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得到自由、平等、充分、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是将性别教育的内容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对大学生的性别认知、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最终使受大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消除他们两性特征的差异。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性别教育是思政教育者在充分尊重他们个性的基础上,根据性别观念和教育环境的熏陶,教育方式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为他们的差异性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并对受教育者进行因性施教,使受大学生更全面地发展。

(二)提升性别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法律知识、心理修养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尊重大学生个性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差异发展的重要方式。当代大学生是充满个性的人群,男女两性在思想觉悟、整体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得不同。随着高校大学生性别比例发生变化,女性占的比重增加,性别问题突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人格教育,通过性别教育的视野来解读人格显得非常少,这样很难符合现代大学生特征要求。新时期在高校思政工作领域中引人性别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对两性进行因材、因性施教,可以促使学生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性别教育内容的缺失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深入践行“三观”教育。同时,在德、智、体、美、劳教育中关注性别差异,使两性得到全面发展。调查问卷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或教师教学里,你觉得是否有性别教育意识存在?虽然受调查者认为有45.45%的认为存在,但有将近48.50%的不存在或不知道。說明在思政教育教材和讲授中,大部分忽略对性别教育的关注。内容过于理论化,没有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去组织教化大学生,缺乏跟男女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他们在内容上应该重视男女两性不同观念、做法和思维。如在管理、安全、婚恋观等社会问题上更有必要引入性别教育思想。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对学生展开“求同”教学教育,而缺少男女两性各具特点的关注,讲授内容、方式等方面缺少“求异”的教学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总之,把性别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本质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改变只是我们入手角度。

(二)教育者性别教育意识的缺失

“教育者群体的特殊性,其思想动态以及表现出来的倾向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行为,而且是一种连带责任,事关大学生人格成长”。他们在课堂潜意识的教学思维、价值观、人生观等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学生,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据问卷数据显示,如何获知“性别教育”这个概念的?选择在课堂学习的,只占7.07%。其中有41.41%的同学肯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男女性别倾向情况(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由此看出,高校课堂里,教师明显缺乏性别教育意识的传授。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建立在两性差别的基础上,提高性别教育意识,但在大部分教育者中,会把它等同于“男女相等”,在客观上无视男女差异的性别意识,主观上存在“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不平等价值判断。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影响并制约教学者的传授。他们大部分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存有偏见或缺乏性别意识,以致高校学生在行为、思想和角色存在差异。在教学内容或方式中只注重“求同”,忽略了“求异”,采取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极大妨碍两性的发展,无法体现“因性施教”。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方式,不考虑男女大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能力以及职业趣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当前的心理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这样的后果,必然会降低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个性的丧失,不利于实现自身价值。

(三)受教育者性别意识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才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问卷中:57.58%的同学显示没听过‘性别教育这个概念”,说明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于性别教育的了解。针对男女两性最理想的特征是什么?92.93%的受调查的同学认为理想男性主要特征是有家庭责任感、尊重女性。84.85%认为理想的女性主要特征是独立自信、坚韧果断、勇敢负责;这数据反映他们最理想、渴望的特征往往就是现在最缺乏的。在男女性别意识缺乏的主要原因上,71.71%认为是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沿袭导致的。再次证明,现代社会还受传统“男强女弱”、“男女等级”性别观念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在思维和能力等方面男性强过女性,男性的求胜欲望高;而女性是顺从、重感情、善解人意,女性的依赖性较强,认为女人“无才便是德”。这表明他们缺乏正确的性别意识,存在严重性别刻板印象。当代大学生对性别意识的缺失,无疑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和选择,同时由于受教育者缺失性别意识,不能运用性别意识来进行自我的性别分析和规划,因此在社会性别偏见下,他们往往无法将自己从传统的性别角色规范中解放出来而受到性别定型的束缚和压抑。

(四)性别教育的环境缺失

平等、民主、开放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环境的特点,与大学生认知特点相适应。近十几年来,受教育女性比例在增加。说明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现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环境存在严重缺失现象。如高校人事结构中的性别比例差别大,“男尊女卑”的现象容易误导当代大学生性别意识,会影响女性对自身的性别角色期望。另外,学校各类的社团,会经常举办运动会、辩论赛、游戏大赛等,男生大多参加的是游戏比赛、篮球赛足球赛等比较激烈的活动,女生大多参加的是辩论赛、讲座、羽毛球比赛等竞争性较弱的活动。虽然这活动表面丰富大学生生活,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都强化了传统的性别意识,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会严重克制了大学生尤其是女性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再且,高校的校园广播还是宣传栏等宣传中干力量中缺乏对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意识关注。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实施性别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性别教育的内容仅局限在“男女平等”问题上,没有明确实施性别教育的主要内容,无法为学生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为了使大学生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性别教育,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性别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性别差异、性别平等、性别双性化教育这三方面。

性别差异是自然特性,例如生物构造的差异,性别特征导致思维方式差异等。因此,对大学生实施适当的性别差异教育,使他们能够全面认识两性之间的差异,从而塑造明确的性别观,形成适合其自身成长的性别角色,避免出现“假小子”或“伪娘”的现象。

“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兼有男女两性化的性格特征。具有这些性格特征的人占据了两性的性格优势,形成互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性别双性化教育,有助于他们克服自身性格和性别刻板印象劣势,形成双性化人格,使其兼有男女两性比较优秀的品性,这样便会使他们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得到更全面地发展。

(二)加强性别教育意识培养

老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他们的教育理念、立场、行为等言行举止都对受教育者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大学生的性别教育意识的提高有着“共赢”的实践意义。

在高校中推广性别教育的教学理念,前提是先重视师生的性别教育意识的培养,加强以“性别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题的一系列培训、科研活动,帮助教育者具备性别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次,教师培训中加强性别概念教育,增强他们教学中的性别敏感度,克服他们在课题中的性别偏差。最后,厚实教学方式,采用性别化课题教学模式。如针对学生的性别特点进行差异性教学,提倡知识和经验分享的教学方式,肯定不同学生经验的多元性。可以使男女两性充分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互动中体现性别平等,突出性别教育理念。

(三)创造和谐的性别教育环境

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思想的重战场和场所,良好的课堂环境是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完整两性人格、促进他们和谐性别平衡发展。打造良好课题氛围,大力宣传“平等自由”思想,贯彻“性别教育“理念。

首先,加强高校教育者性别教育意识,积极在教学内容、方式中,注重性别教育意识的导入。

其次,举行多种促进性别平等的校園文化活动,指导他们身心健康和整体发展。如举办活动时,要突破传统刻板印象的限制,通过互换角色的方式调整固定的模式,让女性站在决策者的位置,克服男性中心的传统性别理念,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同时,利用学校社团宣扬男女平等,加强性别意识教育,营造良好性别校园环境。可成立专门的女性社团,在女大学生社团中进行正确的性别意识引导,树立女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提高她们对自身重要性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她们的性别意识,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最后,高校在学生管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性别问题个体咨询中心”,为必要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为他们了解、传授性别教育意识提供服务。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