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秦安
2017-06-16张存学
张存学
秦安与周边大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伏羲、女娲的传说在这里经久不衰,更有大地湾8000年文明的考古见证。时值清明,细雨纷纷,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考察团一行早上从秦安县城出发直奔莲花镇,一路在峡谷中穿行,两边山脊相叠,岩皱苍劲;漫坡之上的植物待日生绿,含苞欲放。过了显亲峡一带,视野渐阔,一东西走向的长川已临足下。陪同的王文杰老先生一头白发,但面色红润,神情祥和硬朗,他给我们介绍了一川走势及几处重要遗址。川中河为清水河,其从东而来,向西而去,是名副其实的倒流河。有人随即说,此川中人与此地河一样有犟劲。到川中,前往陇城拜女娲祠。女娲祠已有五迁,此前四迁包括第五迁都是在附近一带进行。在女娲祠院内,王文杰老先生请了一位80岁的老人杨广田讲女娲传说。老人胸前戴一女娲像章,他说,他对女娲坚信不疑。从旁边人口中证实,此地人祭拜女娲的活动一直在进行着。唐代以前,朝廷每年都要祭拜女娲,唐以后,民间对女娲的祭拜一直延续至今。
从陇城女娲祠出来后,王文杰老先生带领观一座古城遗址,遗址现存半面土夯城墙。据王老先生说,此城大概建于宋代,过去秦安县治所大都在此一川中。
离开古城遗迹,由风沟的赵姓农民带我们去女娲洞所在的风沟。
车驶进风沟,两边山势相促,沟中树木清隽,气象肃穆。传说伏羲与女娲是兄妹,为风姓,而此风沟即为伏羲与女娲的生发地。
车停于沟中,半山腰的树木中黄旗醒目,有一洞口隐现其中,赵姓农民带我们到洞口,他说此为女娲洞。
进洞前有一室,再进,又有一室,三进,里面为主室,女娲像居正中。主室旁斜伸一洞,往里探望,似还有延伸,只是被虚土半掩,无法究竟。
赵姓农民说,相传,女娲之兄伏羲画卦观天象时,天意旨其与女娲成婚,以繁衍后代。女娲认为兄妹成婚不合常理,伏羲建议两人各从山沟两边滚石,两石滚下后若相契,则始,若不契,则罢。两人遂从两山上滚石,石滚至沟底,相契,女娲舍身与伏羲成婚。沟中如今还有女娲舍身崖一处。女娲与伏羲成婚后,抟土造人。用黄土造人后将其碾碎吹向大地,大地上便有了黄种人;用黑土抹抟造,吹其粉末,大地上便有了黑種人;用红土,大地上便有了红种人;用白土,大地上便有了白种人。虽为传说,但其中传达出人们对创造精神的推崇和赞美。
从风沟出来,直奔街亭。站在半山腰一处平台上远眺,略阳川中房舍、树木顺川向两个方向延伸,清水河掩在其中。向西望去,川左右的山势形成夹角之势,大有扼其喉之形。同行的王文杰老先生指着川右边突出的山势说,那大概就是当年马谡驻兵之处,兵驻山上,魏军占领川道,断了山上水源,马谡只有败北了。
三国故事人尽皆知,站在古战场遗址上,当年兵戈硝烟不再,只留一川树木房舍掩蔽历史。
略阳川东西长数十公里,是陇右富庶之地。诸葛亮深谋远虑,在此费力经营,储备力量,力图将此地作为坚实后方以图关中,但街亭一战,他的宏阔计划到此夭折。街亭失守后,蜀军步步后退,最后退出略阳川,退至五丈原后,诸葛殒命。
如今,英雄豪杰尽去,残迹断垣也随岁月没于尘埃。
离街亭,又赴大地湾。以前,我来过大地湾两次,这次已是第三次了。先民7800年前在此定居,繁衍生息。从圆形地坑到坑中设置的火塘中能感受到先民们生活的粗糙与艰难。王文杰老先生说,近年来又探得大地湾早在6.5万年就有人类活动,由此,将大地湾人类推向了更遥远的过去。
短短半天时间,在略阳一川便经历了伏羲、女娲、三国、大地湾等传说与历史,时间跨度之大让人眩晕,也让人收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