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出成效
2017-06-16杨建新
杨建新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学校的管理,为此,山东省宁阳第二十四中学树立了“提高办学质量要三分教学、七分管理”的理念。
一、明确目标,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学校每年都在校工作计划中制定明确的总体质量目标和分项质量目标,并传达到每一名教职工。各中层单位把目标层层分解,并且明确了责任。学校根据质量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在期末逐一兑现,奖罚分明。目标确定后抓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是重点,为此学校牢牢把握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有效课堂、质量监控和绩效奖惩四个方面。围绕目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这个立校之本,严格教学评价,综合采用课堂监测、单元监测、阶段监测等手段,落实四级质量目标责任制,即年级把好期中期末质量关、班级把好周周清关、备课组把好单元关、教师把好课堂关。按照“方案立规,运行靠线,监督成网”的管理思路,建立“以三条线运行为基础,四层监督作保证”的“三线运行,四层联动”的管理运行机制。“三线运行”:一是运行“以全员育人为宗旨”的教育管理线;二是运行“以级部管理为主体”的执行落实线;三是运行“以学生自主管理为核心”的自我教育线。“四层联动”:一是分管校长督导;二是教导处督查;三是年级定期自查;四是师生民主测评。这样就形成了系统、高效的质量监督反馈保障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高效运行。
二、夯实过程,做到管理精细精准
1.完善考核制度。学校坚持“严、细、实、恒”原则,夯实“备、教、批、辅、考、研”各教学环节。检查注重实效,不走形式,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有总结、有反馈,全面促进教学常规的优化与落实。各年级每两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总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抽查,期中、期末进行普查,并把结果纳入考核,期中占40%,期末占60%。学校进一步修订了《专任教师考核方案》和各类评优方案,做到事前人人知晓、人人明白。期末考核公开、透明,张榜公布。这样一套科学高效的考评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坚持勤字为先。学校的每一名管理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哪里有困难、有需要哪里上。现在全校领导干部都战斗在教学一线,担任教学工作;中层干部基本都兼任班主任,有的教两个班的主科。领导干部带出了所有教师干事创业的干劲。在教学管理上,建立领导干部值班巡课制度和推门听课制度。巡课重在查课堂外在形式,如上课预备铃之前进入教室,教师有无早退现象和接打手机现象,学生的课前准备和上课状态等,检查结果随时通报公示。坚持勤字为先,校领导干部勤动腿,每天在校园走几遍;勤动嘴,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勤动脑,及时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
3.强化考试管理。扭转学风必须抓好考风,每次考试教导处都严密组织,从考试前安排、考试试题的质量、试题的保密到考试过程中的监考及阅卷,每一个环节都严密,不出纰漏。年级教导处做好提前规划,做好考试评价工作,安排召开“四会”:教师成绩分析会、学生成绩分析会、班级协调会、班会,总教导处做好及时检查督促。
4.推进学风建设。学校充分利用好三种文化:桌面文化、壁报文化和班报文化。桌面文化就是充分利用自我激励法,写目标、激励语、追赶对象等,张贴在桌面上,时时刻刻激励自己,警示自己;壁报文化就是利用好黑板报和班级壁报栏,将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的学习表现张贴在宣传专栏,让他们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赏识,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求知欲望;班报文化就是利用家校通讯平台,适时激励,及时把家校通讯下发到学生和家长手中。
三、转变观念,树立抓德育就是抓质量的理念
一是抓好“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的养成教育。将“抓德育就是抓质量的理念”贯穿于学生教育全过程,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教育:抓无意识教育,让美丽的校园变成立体教科书;抓主题活动教育,让学生在主题明确、震撼心灵的活动中受到教育;抓自我教育,制定《学生常规要求》,把养成教育的目标,细化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分层次、分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学校把学生的自我教育作为着力点,引导学生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开发“4890”自主生态德育课程,推行班级文化自创、班干部轮换制、班内事务承包、集体汇报自我成长等制度;引导学生组织升旗仪式、运动会当裁判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强、自信”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重点深化,全面规范学生管理制度。学校编印了《宁阳二十四中学生管理手册》,制定了《宁阳二十四中学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在校一日常规,通过定期检查、量化积分,综合衡量学生的遵规守纪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对各班守纪卫生情况实行每日通报、每周评比、每月总结、学期考核,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有公德、守秩序。
三是加强家校合作。依照家长自愿报名、年级推荐、学校选拔的方式,组建学校、年级、班级“三位一体”的家委会组织,制定《宁阳二十四中家长委员会章程》,定期开展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邀请他们参与段考、期中考试监场和听课,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卡,凝聚家校合力,携手共育学生。
四、强化责任,增强队伍活力
一是实施“师资强校”“名师兴校”战略。坚持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层面做好教师培养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制定《师德考核方案》,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制定“合格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县市级准名师”阶梯培养目标,为每一位教师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采取“学理论、学经验、学方法、长悟性”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全力支持,激励教师业务成长。
二是加大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对新教师和青年教师,采取“指路子、结对子、压担子”的办法,让他们做到“一年像样,两年成样,三年做榜样”。通过课堂教学比武、学科带头人、校内名师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三是用好激勵措施。成就激励,学校对业务上取得好成绩的教师实行奖励,形成了“敬业—成就—敬业”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机制。政策激励,为了鼓励教师创优,学校在评选镇、县、市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时优先考虑有实绩的教师。激励措施的实施,调动了教师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教师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