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时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7-06-15邹巍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开发与利用时事品德与社会

邹巍

摘 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时事资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形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即时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参与社会,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且可以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新智慧,对于发挥课堂教学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时事;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9-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9.106

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所有美好的课改设想也难以转化为基础教育的实际教学成果。时事资源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抓住时事资源教育契机,对时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形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即时的课程资源,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参与社会,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发挥课堂教学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时事资源收集途径以日常媒体和身边时事为主,师生共同养成关注新闻热点和身边时事的习惯,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感悟、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并加以整合,使时事资源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催化剂。

一、培养学生留心时事,勤于观察,善于积累素材的习惯

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已经初步具备收集信息资源的能力,但是如今的小学生是家中的“小太阳”,平时由父母照顾,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不关注身边的事情以及时事新闻,导致视野狭窄,形成了“被动”的生活习惯,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使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渐渐失去了观察的能力,判断与思维能力也难以形成。新闻媒体中报道的学生被拐骗等惨痛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教师应结合品德与社会时事资源的收集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设定相应的社会调查题目,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社会,开展实地调查活动,让他们养成平时注意观察身边发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养成每天按时收看新闻的良好习惯,将感兴趣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记录下自己对事件的思考与看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接触社会,用心灵去感受,让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将思维上迸发出的火花转化为明辨是非的综合能力,使自身素质在善观察、勤动脑的好习惯中不断提高。

二、优化整合时事资源,形成品德与社会时事资源素材库

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的传播在不断地加快。然而,由于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在一段时期内固定不变,导致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略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很多鲜活的教育资源很难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优化整合时事资源,建立品德与社会时事资源素材库,不断增加课堂教学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已迫在眉睫。教师应倡导学生家长利用假期带领孩子走进图书館、科技馆、博物馆,浏览网上资源、了解乡土资源,让学生带着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走进社会,从而丰富视野、开阔眼界,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教师还要和学生一起将生活中能引发思考,让学生感兴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事件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由师生分类整理,群策群力,赋予它们能引起大家思考的标题作为学校品德社会时事资源,方便教师备课时选取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内容,这样不断坚持下去,在后续的教学中,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感受到的社会资源更加真实,更接地气,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观察社会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活起来,创设“时事我来说”教学环节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唯有鲜活的教育资源才有生命力。品德与社会课堂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资源,因此,创设“时事我来说”课堂教学环节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不啻为好的方式。“时事我来说”的时事资源要符合课堂教学目标,在师生建立的时事资源素材库中选取,而且教师要查阅相关的理论依据作为学生点评的重要参考。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结合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的题目,将时事资源问题展示给学生,学生按照小组探究的方式在组内对时事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在组长的整合下形成小组观点,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讨论的过程,然后由小组代表汇报展示本组对时事问题的看法,教师本着尊重的原则,对各组发表的观点进行点评,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尤其要保护好持不同意见观点学生的积极性,让师生、生生形成思维碰撞火花,不断引导学生树立真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每次对时事问题的分析都作为身心成长的提升过程,让品德与社会“时事我来说”教学环节成为激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法宝。

四、提高学生对时事的思辨能力,形成优良个性心理品质

品德与社会教学理念提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指导、训练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悟生活、探究社会,让他们从家里走出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时事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存在一定局限性,他们会结合自己的喜好去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但是应抓住学生认识社会、健全人格的良好时机,结合学生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扰,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事情,甚至可以收集学生普遍易犯的错误认识,进而提高学生对事情本质的认识,使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不断提升,增强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他们能形成独立人格,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挑战。

总之,信息爆炸时代为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对时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让时事资源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的“活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社会,在感悟中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使品德与社会课真正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参考文献:

[1] 赵艳娟.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探究教学策略研究[J].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10):244-245.

[2] 娄鼎榕.时事资源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新教师,2016(2).

[3] 陈淑敏. 时事资源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J]. 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4(5):124.

[4] 刘丽.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J].小作家选刊, 2015(35).

猜你喜欢

开发与利用时事品德与社会
时事绘
俄罗斯黄花草木樨生理活性成分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插图:课文解读的“快捷键”
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时事类作文素材 点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