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2017-06-15周芹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兴趣引导综合素质高效课堂

周芹

摘 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新课程改革成果丰硕,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如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改要求研究不够透彻,盲目改革;部分教师害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新课改为幌子,依旧采取应试教育的方法,这在毕业班尤为普遍。教育不应带有功利性,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根本目的,探索更多、更好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能力全面发展,使新课改得到健康有序的推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综合素质;兴趣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0-009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0.059

语文学習是比较枯燥的,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师资力量、教育硬件设施等的逐步完善,语文的教育方式可谓是发展迅速,成绩骄人。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偏差,使其在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走了不少弯路。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系到学校的正常发展。

一、认清教育现状,做好课程设计

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教材的本质内涵。对于这一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不仅仅只是考虑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潜心研究学生学习现状

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甚至对学生将来为人处世等方面影响深远。倘若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且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那么语文教学将会体现出更大的活力,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变,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相融合,根据实际情况编写教学方案,并做好课前导入。

(二)潜心钻研教材内容

作为教师,拿到一本教材,首先要潜心研读教材内容、结构体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备课显得不那么被动。当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编委的编写意图后,才能使教材各个模块的设计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才能更好地、更深刻地向学生展示知识学习的内在魅力,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内涵所在,从而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学习。

(三)潜心钻研,设计预案

“市场预测”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投资失利,减小投资的盲目性。这个“预测”同样也可以减少语文教育的盲目性。教师在备课前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并在课程设计中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力求课堂成效最大化。

二、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成功的语文教学不是强制的死记硬背,而是借助各种手段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必要前提,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语文的教学方式应是呈多元化发展的,通过一系列的趣味游戏、教学辅助设施,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学习。每一堂课的课程导入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或者演讲,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让学生轮流演讲,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思维严谨,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体会语文学习的独特内涵。

利用多媒体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而单调的黑板教学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气氛压抑,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逐步下降。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播放一些音乐、视频来活跃课堂气氛,但应注意多媒体只是辅助设施,不能本末倒置,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设施。作为教师,要积极备课,利用各种教学硬件将知识讲给学生听,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方法引导,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事实表明,严肃、压抑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自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教育硬件设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提到学习是自由喜欢的,而不是从心底感到厌烦,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诱导学生的思考欲望

思考是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高效的课堂必然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诱导学生创设积极思考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让学生处在一个积极思考的状态之中,思考教师所讲,其他学生所说,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教师应给予学生客观评价,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形成良性循环。

(三)做好练习巩固

每堂课教师都应是积极准备过的,通过习惯培养让学生课前及时预习、课上及时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教师应设计一些可以巩固学生知识的练习题,但注意不能太多,让学生感到厌烦。

四、加深素质修养,提高个人魅力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心理,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在一言一行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爱上教师,从而爱上学习,爱上语文。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学习,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多阅读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杂志书籍;学校领导可以组织教师去进修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倘若教师的素质不能得到提高,那么何谈教育好学生呢?

总而言之,新型的教育模式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作为教师,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应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趣味课堂,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 贾志敏.让课堂充满活力[J].语文教学通讯,2004(10).

[2] 李明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06(11).

[3] 黄华.语文课堂精彩背后的思考[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10).

[4] 杨刚华.略谈新课改形势下的语文课堂导入[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引导综合素质高效课堂
浅谈体育课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探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