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规模猪场的疾病防控措施

2017-06-15王琳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0期
关键词:疾病防控措施

王琳

[摘 要] 从目前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来看,养猪业所占的比例最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其中,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与猪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各中小规模的养猪场一定要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因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目前中小规模猪场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疾病防控措施。

[关键词] 中小规模猪场 疾病防控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68-01

1 中小规模猪场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猪群过于密集

中小规模的养猪场通常受制于场地的局限,以至于猪的活动范围不够广阔,在这种环境下,一旦养猪场内有某一头猪出现疾病,则会迅速在猪群当中蔓延开,导致越来越多的生猪被传染。此外,不同年龄的生猪,其免疫力也有所不同,但是由于养猪场地的限制,不同年龄、种类的猪都被共同混养在一起,造成了整个养猪场内的猪群免疫力低下。

1.2 病原体较多

由于养猪场是一个密集度非常高的场所,一旦出现对粪便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干净的情况,则很容易滋生细菌,产生混合感染的情况。而一旦出现混合感染,疾病则会很快恶化,进而给疾病的治疗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在养猪场常见的疾病当中,猪气喘病会造成猪的生长停滞,并伴有咳嗽症状,而一旦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之后,原本极其常见与易治疗的疾病则会变得非常严重,甚至会导致猪群的死亡。

1.3 用药不当

1.3.1 对药物的药性了解不够,盲目配药。

1.3.2 不注意抗菌谱,滥用新药。

1.3.3 随意加大药物剂量,药物混合不够均匀。

1.3.4 对药物的轮换使用与休药期不了解。在对猪的疾病防控工作中,如果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不仅无法起到治愈的作用,还有可能造成药物毒性的增加,导致大面积的养猪死亡。此外,用药不当还会造成生猪产品中部分指标偏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甚至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2 中小规模猪场的疾病防控措施

2.1 科学选址

在对猪场进行选址建设的初期,要充分重视疾病防控方面的工作,即便是疾病不可避免的发生,也要尽量不让疾病蔓延开来,因此在选址过程中要保证养猪场地不可过于密集,要在科学的规划之下进行养猪场的建设[1]。此外,还可聘请专家对养殖场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与专家的交流沟通,制定出安全性、系统性与高效性兼备的建设方案,并听取专家的建议,完善养猪场内的必要基础设施,将对疾病防控的意识体现在前期的建设当中。

2.2 做好计划免疫

要做好对猪的定期疾病监测工作,主要监测猪瘟、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蓝耳病等常见疾病,并且平均每个季度要对养猪随机抽样进行免疫抗体监测。对于今后流向市场的养猪一定要对其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等疾病抗体进行重点监测。此外,生猪在经过免疫注射的二十天之后需要随机采样进行免疫抗体的监测,随机采样数量约为总数的10%,倘若监测过程中发现疾病,则应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在对免疫抗体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免疫合格率达到100%,应保证所有生猪的检疫数据达到国家标准,如果不符合标准,则及时补充免疫。

2.3 科学地保健与治疗

养猪场开展保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对病原体的实行净化与控制,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健康管理措施。保健工作的具体开展,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2.3.1 季节性保健:冬春季节要重点防控猪呼吸道疾病,因为这段时间正是高发期;夏秋季节要重点防控猪的热应激,因为天气温度较高,可采用药物进行清热解毒。

2.3.2 阶段性保健:阶段性包括母猪的生产前后阶段、仔猪的断奶前后阶段与仔猪的转栏前后阶段,这几个阶段性的保健工作一定要做好。

2.3.3 治疗性保健:倘若在养猪群里发现有几头或者几栏猪有肠炎或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则需要立即用中兽药进行保健。在对养猪进行保健的过程中,尽量先用中草药与敏感药物。对养猪的治疗要注意药物添加与使用的剂量和方式,不可随意增大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配比,确保进行药物治疗的实效性与安全性。

2.4 改善养殖环境

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可以得知,冷热带来的刺激(尤其是热)会让生猪产生疾病的概率大大提高,所以要对生猪的养殖环境进行重点关注[2]。在夏天高温季节,要采用适当的防暑降温设备与方法开展对生猪的防暑工作。一旦温度超过30℃,则应及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特别是种猪与商品猪,更应细心呵护。此外,还可在养猪场内采种一定量的绿色植被,可有效地降低地表高温;屋顶可安装自启动喷水设施,每间隔一小时进行一次洒水,从而降低屋顶的高温;在阳光直射猪圈的那一面搭建起遮阳网,起到减少辐射与降温的作用;猪圈内部每间隔5m设置一个自动喷头,每个90分钟工作一次,有效地降低室内温度;有经济能力的养猪场还可在猪圈内设置水帘与风机,确保室内温度保持在30℃以下。在寒冷的冬季,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是保证新生仔猪与断奶仔猪存活率的必要工作,并且要根据仔猪日龄的不同去安排不同温度的养猪环境,进一步确保仔猪能够健康成长。

2.5 科学饲养,对病死猪实行无害化处理

不同阶段的生猪对于营养的摄入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养殖户应科学合理的对饲料进行配比。比如在夏季时期,除了要确保精料充足以外,还需要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青绿饲料与果皮等清凉类型的饲料添加到日常的饲料当中,保证猪的营养均衡。此外,在养猪场外要建设生物发酵池或沼气池,规模与养猪场相当,且做好日常的粪便清理与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病原体得到抑制,进而实现对疾病传播源的有效控制,从源头上切断了疾病传播的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小规模养猪场发生疾病的原因有很多,针对于这些问题,相关从业人员要充分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为了进一步对猪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则需要科学选址,做好计划免疫、科学地保健与治疗且改善饲养环境,不仅保证了养猪能健康的成长,养殖户的经濟效益得到了提升,也让人们吃上了“放心肉”。

参考文献

[1]王培娟.小规模猪场疾病防控体会与反思[J].中国畜禽种业,2016,(11):94.

[2]施光秀.中小规模猪场的疾病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09):87.

猜你喜欢

疾病防控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现代化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全程健康教育对5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预防和控制的影响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种猪场健康养殖疾病防控策略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