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浅析

2017-06-15沈泽宜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创业

沈泽宜

摘要: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关系方,在平台、技术、资源、培训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业是一个复杂多变,具有一定风险的过程,且对创业者(团队)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现如今,高校提供的创业培训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对项目落地资源的提供也较为有限,构建一个从培养到落地、孵化的创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也能够营造出前后相继、回报反哺的创业生态。

关键词:创业;创业支持体系;创业生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将创业作为毕业后的第一选择,还有一些在大学期间就有了创业的尝试。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关系方,在平台、技术、资源、培训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业是一个复杂多变,具有一定风险的过程,且对创业者(团队)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现如今,高校提供的创业培训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对项目落地资源的提供也较为有限,构建一个从培养到落地、孵化的创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也能够营造出前后相继、回报反哺的创业生态。

一、创业者的需求与问题

高校是创业大学生的重要助力,对“创客”的培训应当覆盖创业所需的多种专业知识,如人力、合同、产权、金融、生产、销售等方面,使被培训者在学习结束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条件的高校还可设立单独的咨询点,提供长期的咨询服务,为初创企业保驾护航。在课程设计上,应包含充分的实践,在邀请嘉宾进行宣讲和分享之外,可通过校企合作,输送创业者进入企业短期实践学习,获得第一手直接的经验与知识。

良好的决策力是一个出色的创业者的必备品质,也为初创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提供着最初的基石,直接影响到初创企业未来的存活概率。思维、决策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思维的训练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仅针对大三、大四的培训课程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造成许多创业者“想当然”、“白日梦”,与现实脱节,导致失败。因此,从大学生进入高校开始,就应在职业规划课程中加入对创新、创业的介绍,并开列书单供有兴趣的同学阅读。高校还应及时、尽早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

大学生创业者的心理因素也是影响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高校现有的创业培训系统尚未将创客的心理建设与能力培养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创业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在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陷阱、金融问题、交往关系等都会对身处其中的创业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化解压力,如何自我调适,问题严重化后如何寻求帮助……这些平日以为相对简单的问题,很可能在多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成为无解的难题,使心理问题成为创业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高山。心理问题之外,创业者还面临着能否坚持“信念”、不忘“初心”等问题的考验,相对于简单的校园环境,走入社会的创业者有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更容易迷失其中。而作为还在发展期的初创企业,“信念”是凝聚团队,团結奋斗的一剂良药,若是团队丧失了坚定的信念,企业的发展就要打上一个问号。

二、创业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高校的创业支持系统构建应综合考虑创业环节、时间历程和创业者成长三方面,力争从创立企业到发展成熟,从个人能力到团队协作都能够有所覆盖,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生态”,培育出能创新、有创意、会创业、善创造的“四创”人才。

首先是在学校系统内对创业者的培养,如上文所述,大学生创业者虽然具备许多优势,享有许多有利政策,但仍然面临很多复杂难解的现实问题。“积沙成塔”,创业者的培养应在进入大学之初就融入职业规划教育,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创业,最初就树立起对创业的正确认识,并能够方便地获得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培训。高校还应建立起系统的创业者培训课程体系,设置必修、选修的课程区别,为在特定行业有发展需求的学生提实际、专业、“接地气”的知识。

高校中学科相对较多的可以开展学校内部的跨学科创业合作,使得创业者在选择团队成员的时候能够找到更多的专业人才,如财会、法律、设计、销售等,为团队带来更清晰的职责规划,省略从头学习的过程,加快团队的成长速度。在创业团队开始接触社会、市场之前,根据创业者的目标方向,通过校企合作为创业者提供一些中短期实习,帮助创客们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增加实践经验。

大学生创业者会毕业,会走出学校,这之后的企业发展并非就完全脱离了高校的扶助范畴,高校应将这一段时期作为营造创业生态的重要环节,通过技术支持、知识顾问、牵引资源等方式与初创企业建立联系,初创企业则可以定期进行经验、知识的分享、宣讲并提供高校所需实习、就业岗位,形成相辅相成的环形互补结构。高校还可综合分析学校所长,重点扶持一些品牌初创企业,在行业中积累资源和经验,避免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高新园区”,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当着力提升项目的落地能力。由于人员、目标方向、商业模式,特别是资金的限制,在创业者学习的过程中,高校对创业大学生的培训较少涉及真正的“实战”,更多的是小组商战模拟,这可能造成创业者的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团队运营能力低,无法打开局面,企业“下水”后无法适应社会节奏,迅速失败,甚至判断失误、上当受骗。实习作为一种必要的接触社会的手段仍有一定的限制,完成派给的任务和作为决策者进行决策具不论是心态还是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的因素都非常不同,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立创业基金用于开展课程设计、商业竞赛或初创企业的小额试水。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需要高校的许多支持,完整的创业支持体系设计能够提前解决许多问题,有效提高初创企业的成熟速度和创业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保定市创业环境评价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