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校民族学生就业倾向的调研与思考
2017-06-15杨文文靳尤美杨佳张冰何荣
杨文文 靳尤美 杨佳 张冰 何荣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讨论,每年大学生高幅度的增长率给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读大学没用,出来还是没工作;甚至导致一部分学生选择放弃学习机会,选择去社会漫无目的的闯。目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普及阶段,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56万人,同比增长0.936%,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了。
关键词:大学在校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研;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一、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背景
现代大学生就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集中性太强,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不仅给这些地区带去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还给当地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少数民族毕业生作为就业人数中最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的就业问题却是最严重的,在就业时面临的压力和问题相比汉族学生而言更是严重许多,造成他们就业问题原因有很多,简单地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在科技发展方面相比其他地方比较滞后,少数民族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会考虑地区因素,多数避免选择经济较落后地区,从而使民族地区缺失了大量人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少数民族地区最好的发展策略,此课题通过对在校少数民族院校毕业生的调查采访,对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进行分析总结,希望为民族地区引进人才的方式提供参考,同时给少数民族学生提出就业方面的建议。
二、数据详情
问卷主要在校园内发放,发放总数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88%,少数民族学生有87人占人数的43.5%,99.99%都是本科生,城镇有43人,农村有143人。
三、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分析
1.就业地区倾向分析
数据显示,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因为受到民族地区的影响,在選择就业地点时会倾向于非民族地区。数据中,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47.15%的选择了民族地区就业,还不到民族学生总数的一半。少数民族学生在择业地区的选择上,因为地域差异和新环境的影响,在毕业之后,更倾向于选择非民族地区发展,选择非民族地区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发展,相反民族地区就面临着人才外流的问题,给民族地区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问卷通过对97名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就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他们选择民族地区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6%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受人主观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及社会因素影响,有34%和29.9%的表示受到个人文化背景、宗教、风俗习惯、成长环境的因素不同和民族地区的政策优惠影响,在选择就业地区的时候会考虑地区特点以及地区的政策,还有一部分选择了其它因素。从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选择民族地区就业的学生主要是受到个人和文化因素等的影响。个人成长环境、思想和地区因素是影响就业地区选择的主要因素。
2.就业单位倾向
选择民族地区就业的少数民族共有41人,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有34%的首选国有企业,还有32%和20%的选择政府机构和外资企业,结合民族学生和就业单位的优势来分析,因为民族学生对民族地区的了解程度较高,所以在从事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方面,民族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外资企业来说,要在民族地区站稳脚,就必须要招用民族学生来推动企业在地区的发展,从民族学生选择结果看,民族学生对于外资企业的选择性不是很高。民族学生对于其它就业单位表现得非常不主动,说明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大企业,具有稳定性的企业发展,将其结果与整个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单位倾向相比是非常一致的。
对比汉族毕业生而言,在“学校或者科研研究所”这个选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族毕业生中有12%占比,而民族学生只有7%,可以看出民族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会考虑时间价值,因为考研方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费用,对于民族学生来说,深造高昂费用可能有点困难,所以他们大部分是拒绝去研究院的。
图1 图2
3.民族学生就业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民族 得分 得分 得分 总得分
25 18 15 58 2.011 1.241 0.862 4.115
3 16 14 33 0.241 1.103 0.805 2.149
9 15 16 40 0.724 1.034 0.92 2.678
28 13 11 52 2.253 0.897 0.632 3.782
11 8 16 35 0.885 0.552 0.92 2.356
7 17 11 35 0.563 1.172 0.632 2.368
4 0 4 8 0.322 0 0.23 0.552
87 87 87 261
汉族 得分 得分 得分 总得分
27 21 22 70 1.673 1.115 0.973 3.761 1
12 17 24 53 0.743 0.903 1.062 2.708 2
19 23 22 64 1.177 1.221 0.973 3.372 3
24 23 19 66 1.487 1.221 0.841 3.549 4
11 6 12 29 0.681 0.319 0.531 1.531 5
15 17 9 41 0.929 0.903 0.398 2.23 6
5 6 5 16 0.31 0.319 0.221 0.85 7
113 113 113 339
(1)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前考虑到的困难进行分析
问卷对于该问题采用排序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选取排列在前的三个选项进行分析,计算方法为:选项综合得分=(∑频数*权值)/本题填写人数,数据见图4:从少数民族学生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工作机会和以后发展机会是他们最担忧的问题,对比汉族学生而言,汉族学生对工作环境的担忧很明显没有少数民族学生那么显著,相反汉族学生担心工作稳定性。在统计数据中,民族学生对工作环境的担忧拿到了4.115的好成绩,对比汉族学生3.761的成绩,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差异,从成长环境角度分析,因为民族地区经济欠发展,成长环境较其他地区艰辛,这样长久形成的影响,对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选择时起着很大的影响力,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环境较好的地区就业。
(2)从求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数据选取前三项进行统计(因为是多选,在调查时,大部分学生的选择是三项),从扇形图1可以得到民族学生在求职中遇到最困扰的问题就是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从图2可以得到汉族学生最困扰的有两个特别突出的问题,即专业不对口和缺乏实践与工作经验。从数据整体反映情况看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高等教育在课本教学的过程中可能忽略了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加之自由时间不够充分,导致在毕业选择就业时遇到经验不足的困扰。
4.少數民族学生就业倾向总概
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地区主要是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中选择留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占比47.15%,选择留在民族地区发展大多数都是受到个人家庭因素和文化背景差异因素;在就业单位选择上,他们超过一半选择稳定性较好的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工作,对于外资企业和其它单位,只有一少部分人选择去,从就业单位选择结果看,民族学生选择留在民族地区发展,大多数还是因为民族地区工作的稳定性较好。
因为大多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欠发达,对人才的吸引力不高,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倾向出现外流的现象,虽然民族地区政府也利用了各种优惠政策来留住人才,但是因为大部分民族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主要考虑工作环境的情况,所以在就业地区选择时把民族地区排除在外了,同时因为他们在校学习阶段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所以及时民族地区政策很优惠,如果他们不符合人才的需要还是被拒之门外,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选择去非民族地区就业,寻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民族地区人才外流。
四、对于民族学生就业倾向的建议
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栋梁,其就业倾向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在调查范围内可以发现,民族学生普遍倾向于非民族地区就业,因为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就业的选择上会倾向于外地,有避免重复父辈的路的思想;同时有一部分选择留在民族地区发展,但是其大多数选择的是稳定性比较高的就业单位,这同选择非民族就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相比较,显得极为不妥,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果实,在就业选择时,更应该倾向于难度比较大,可以挑战自己的岗位,但是他们在选择就业时恰恰倾向于安逸稳定的工作。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少数民族学生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就此我们对在校民族学生就业倾向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政策优惠来吸引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属于自治区,依法可以制定有利于地区发展的就业政策来吸引人才,比如创业资金扶持、就业金补助等方案。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推动者,必须充分利用好政策优惠,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来提升自己,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高等教育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教育来影响他们的就业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地区上受到民族特殊环境和传统思想的影响,倾向于选择非民族地区就业,在就业单位选择时更是以稳定较好的单位为主,缺少年毕业生应有的创新和奋斗意志,因此高等教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思想教育方面必须加强改善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培养人才;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更要重视和加强,让学生在择业前和择业时不会纠结于个人问题,让他们勇于去选择更好的就业岗位发展自己,开创自己的职业生涯。
3.少数民族学生自我约束和锻炼
少数民族学生相比较勇于挑战的意识比较淡薄,受到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的影响,竞争意识不强,对自己的就业缺乏积极性,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在大学期间,学生更应该去锻炼自己,主动培养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参加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做到自我约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最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朱琳.川西南一组地区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调查[D].西南大学高师硕士学位论文,2008,8.
[2]何宏珉.民族地区大学生外流的原因与对策[N].中国民族报,2003-07-29.
[3]巴特尔拜.库安西尼拜.剖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的主要原因[J].高校论坛,2015,2.
[4]赵晓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3.
[5]王英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