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
2017-06-15白牡丹
白牡丹
摘 要: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 如何实施地理教学才能更加高效,我们都在不停地探索。有些学校改变单一的教师独立备课为集体备课,集体相互间进行对话和交流,能够形成一种相对科学合理的看法,避免走弯路。同时也能够彼此充实和完善各自原有的想法,并进一步发展个性化的思维和方法,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新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成为地理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地理与生活的链接为内容进行论述,从而确定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
一、师生角色的转换
传统的地理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因此,教师被认为是权威,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使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的民主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意识才能真正获得发展。同时,教师要不断研究教学活动的过程,掌握一些教学策略和技巧,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针对升学带来的客观存在的压力,怎样分配时间,利用最少的时间做最多的事而且做得最好,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分配时间。一些与现实结合较紧的活动内容可以放在课前或课中进行,如演讲、辩论类。而需要收集大量资料或调查访问的活动内容则可以放在课后,小组分工进行,从而节省大量时间。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素质,这都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创新教学。首先,在地理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理的多样性与实用性,将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以实验的形式进行推理演绎。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问,自己思考,自己查阅,最后自己解决问题。其次,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只有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散思维,重新收集信息,得出最优结论。我在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尝试,教学过程由问、想、做、评四个要素组成。问:教师设计或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思维,特别重视发散性问题。想:教师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以求创意。做: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行动。评: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恰当的答案,相互欣赏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状态进入实用阶段。
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是在白纸上画画,总要涉及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如果学生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则无论对于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呢?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连成线,以及用线织成网。根据地理知识的联系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多向联系。纵向联系是指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的归纳、演绎及递进的联系。这种联系存在范围一般较小,通常是章节知识内部之间的联系。横向联系是知识之间存在的类比及相同和相异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范围较为广泛,知识之间、不同章节知识之间都可能建立这种联系。多向聯系是指从某一知识点出发找出与其相关的各个方向的知识,建立这种联系的难度较大,而且不同的教师、学生会得出不同的答案。然而只有建立起了这样的联系,才能对地理知识融会贯通,这种联系经常是地理考试中的解题思路。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无法代替学生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学生自己动手“学地理”、动脑“想地理”,获得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自主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地理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科学学习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如在讲完地球的公转意义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大气的保温作用设计一台有玻璃箱的支架高度可调节的太阳能热水器,并将你这种设计与目前市场上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比较,说出有哪些优点。一开始有部分学生无法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保温作用”的知识迁移到这个实验中,经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学生马上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即让同桌或同班同学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探讨,相互交流,提出多种方案。实践证明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确实能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并在知识学习、技能迁移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地理与生活的链接
高中阶段提倡“生活地理”,在地理课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将地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如何帮助学生把地理与生活链接起来呢?首先,帮助学生丰富基础相关课程知识、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观测、地理调查、地理图表阅读与地理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技能。其次,学生在学习中会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地理研究方法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关注社会上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并能在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再次,课程学习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课堂不再是教师自编独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不再是教师对学生机械训练的场地,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不再是教师单纯的知识传授的讲坛,而是师生探究建构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平台;不再是教师模式化运作的车间,而是师生展现聪明才智的天地。因此,教师一定要把着力点放在学生身上,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自主地投入学习中。
参考文献
[1]裴新生,殷培红.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创新教育丛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
[2]王信文.地理教学中的学习方式[J].福建地理,2005(1):51-53.
[3]王书志.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甘肃教育,2005(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