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风扇风波”引发的思考

2017-06-15朱剑

师道·教研 2017年5期
关键词:风扇讲台案例

朱剑

案例背景:本文通过作者在英语课堂上发生的一件事——学生之间因为开风扇引发的争吵,启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的理念对恰当地处理突发事件和处理融洽师生关系的需要。同时反思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机智的运用,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案例描述:

2016年6月份的一天我和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去六年(1)班上英语课,一开始我全情投入地上课,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课,踊跃地回答问题。就在这时突然从讲台的左边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原来是谭佳和杨幼麟这对活宝(这对同学从一年级开始就闹矛盾,一见面就掐)因为开风扇的事吵起来了。刚开始我也想发火了,因为到了期末总复习,课时紧、内容多,加上天气炎热,那是一个焦虑呀。可是转念一想,这俩人都是好强的,可不能火上浇油,先平复了一下情绪,问问情况吧,原来是一位要开风扇,一位要关风扇(那天有位女同学张裕琳感冒发烧,不宜开风扇),借此机会我先表扬了谭佳有爱心,然后再对全班同学说:“幼麟同学可能不知道这位女同学生病了,老师相信你也是关心同学的,对吧?

(给他一个台阶下,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幼麟爽快地说“老师那我不开风扇了,热就热点吧!”原本以为圆满解决问题了,可以接着上课,只听幼麟说:“那边还有一个风扇在转”一看原来是对着讲台的那把,谭佳马上接嘴说“那是老师辛苦,对着讲台的”,眼见两位又要斗嘴,我一个健步过去直接把风扇关了,边走边说:“关心爱护学生是应该的,老师今天同你们一起免费“蒸桑拿了”孩子们发出了阵阵笑声,接下来的课可顺利好上了。

案例反思:以上的教學案例让我想了许多,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并且要求教师能够对情感进行自我管理——至少不能极端地表现情感。作为教师我们总是想改变学生,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学生们不喜欢这样,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喜好。甘地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先改变自己”,我们也得从改变自己开始。下面说出几点,与大家分享,做一名高情商的老师。

首先,控制情绪,给自己一个积极的暗示,保留孩子的自尊。

一个教师,他/她拥有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就会培养孩子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幸福指数上升。在冲动之下,往往就会口不择言,这就是所谓的失态。它在学生面前造成的杀伤力却是难以形容的。所以,一个拥有很强心理素质的老师,是不会在比他更为弱小的学生面前发怒或者发飙的,因为他知道,这根本不起作用,甚至还会起反面作用。一颗幼苗,需要雨露,但你却给它狂风暴雨,它只会夭折;若你给它和风细雨,它就会茁壮成长,最终会成为它所能成为的有用之才。所以,作为一个老师,面对信任他/她的学生,他/她会自觉地把负面的情绪收起来,尽量用平缓的语气来说话,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用平和的心态来做事。春雨润物细无声,这种精神是会传承的,它也正是教育的力量。

其次,了解孩子的特性,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提供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比如根据孩子的特性(有些孩子爱说话,多嘴)在班上开展“PK台”活动(背诵,双课课文限时读,课堂纪律等方面)或者培养他们“争当英语优秀领读员”,既发挥了他们的特长激发了自豪感,又锻炼到孩子们的管理能力,这样慢慢地对孩子们自信心的建立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实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美丽温馨 、 无边无际的花园 ,里面盛开着真诚、善良的花朵。

最后,要有一颗宽容的心,适当“示弱”,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很多时候,老师们都太过于精细,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也许是一种职业病吧。一看到孩子们有什么问题,特别是纪律问题和孩子们的纠纷问题,通常都是“噌”的一声跳出来,或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弄得自己神情紧张,心力交瘁哦。其实,做一个“轻松偷懒”的老师并不难,有时候,面对孩子们的失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老师们不必耿耿于怀,不妨适当“装傻,示弱”,给孩子们一个自我修复的广阔空间。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风扇讲台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爱在讲台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基于智能手机控制风扇运行的实现
新蒙迪欧车冷却风扇常高速运转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奇瑞A5车散热风扇无低速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