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儿童学习说话”的角度探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2017-06-15谢先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言发展伽达默尔

谢先子

摘 要 伽达默尔使用了儿童学习说话这一例子来类比在归纳基础上形成的语言概念。二者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通过辨析儿童语言逐步发展的过程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语言的发展形成。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单词话语阶段、双词话语阶段、实词句阶段和成人句阶段。在不同阶段中都体现着语言的不同发展程度。

关键词 儿童学习说话 语言发展 伽达默尔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使用了“儿童学习说话”这一重要例子来阐释语言对于人的地位。通过辨析儿童学习说话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语言是如何在人的生活处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伽达默尔认为“亚里士多德关于概念构成的理论,即归纳理论,可以通过儿童学习说话来加以解释。”。这里所主要表达的是,语言概念的自然产生,不可避免地基于共同性的发现。对于人类来说,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完整地把握事物所有的特殊性,面对不完全了解的事物,人类仍旧有用语言谈论它们的可能性。某一语词的诞生并不是真正科学而完整地认识了这个东西,而只是因为它被直观到,并且被人谈论。因而语词的自然构成是源自于人类交流的欲望。对某物加以表述的最初的语词,就是对该物最直接、不加以修饰的直观,但当人类在说出那个直观的同时,他就必定要想办法将它表述出来,这一过程是从诸多特殊个体中提炼出了一个普遍的特性,这就体现了人类使用直观获得了表达的自由,是在发现共同性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在这里伽达默尔使用“儿童学习说话”的例子,实际上取的是儿童学习语言概念的意思,在他看来,以共同性为基础的归纳推理,是最为原始的逻辑,儿童在学习说话时使用的就是这样一种能力。

伽达默尔认为,语言是具有自身的生命的,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在对理性目标的追求下,诞生了科学语言、人工语言,这些就遮蔽了自然语言所应该具有的生命力。同时,成年人的语言能力已经发展成熟,对语言的理解与儿童有着天壤之别,也因此,伽达默尔在文中就试图通过回到儿童学习说话的时期来找回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人类并不是一出生就拥有语言的能力,涉世未深的儿童也需要时间来逐步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对这一过程的考察无疑可以加深对伽达默尔思想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理解语言之形成发展的过程。

1儿童学习说话与语言的自然形成

通过考察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可以推理语言的自然形成过程。“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单词话语阶段,双词话语阶段,实词句阶段和成人句阶段。”

对于儿童来说,最早出现的语言是婴儿的啼哭声。当婴儿有生理需求的时候,比如肚子饿、要上厕所,婴儿便会通过啼哭的方式引起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这一阶段,婴儿的啼哭声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因此需要母亲进行仔细的区分婴儿究竟有何需求。此时,啼哭声是婴儿与他人进行交流地最有效的方式。同样,语言也是从与人交流的需求中诞生。当一个人见到某物并想要告诉另一个人,他就必须发出信号以传达他的意思,因而就有了最初的概念。

到了12个月左右,儿童能够使用单词。此时的儿童与他人的交流只依靠着一个词语,这意味着这个单词所意指的内容是不确定的。以“车”为例,当儿童看到自行车时骑过去时,他说“车”,可能是想坐在上面玩耍,也可能是对之感到害怕而想要远离。在这一阶段,儿童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诞生了对外界事物的要求,他会想去接触其他事物。这个阶段的儿童只有使用单词的能力,只有在具备了用语词指代事物这一能力的基础上,才会产生自身与对象之间的互动的需求。同样在基础的指代性语词概念发展出来之后,才能阐述物我关系。

随着儿童的成长,到了两岁左右,他们逐渐具备了使用两个词语进行表达的能力,进入了双词话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会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例如,儿童会将年长的老师成为老师外婆,或者将送过牛奶的爷爷称为牛奶爷爷,“ ‘老师外婆和‘牛奶爷爷显然都是儿童自己创造的名词词组。”随着儿童的逐渐成长,他们希望能够更加精确的描述自己所见的对象,但仍旧受限于词汇量不够,因此在这一阶段儿童会使用自己所熟知的语词来更精确的表述自己所见的事物。此时儿童更多的是使用实词,而相对的连词、介词等功能性词语使用得则相对较少,说明在进一步的发展之下,语言指向的是更为具体而细致的对象,而对于关系性的描述仍旧相对较少。同样,在语言初步发展的时期,只能使用那一时期所有的语词来表达其复杂思想,因而语词概念的指代更为宽泛模糊。

到了三岁左右,儿童的语言水平发展基本完善,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说的语句也不再限于基本的实词的排列组合,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类型的句子,到这一阶段,儿童的语言发展基本达到了成人的语言水平。同样语言也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了连词、虚词等指代关系的语词。

从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是由需求决定的。语言首先起源于个人意愿的表达,其次是个体之间的交互,再次是对更精确的对象的描述,最后是对象之间关系的描述。在这里,语言的发展可以理解为语言的精确化。在这样的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发展。生活语言,跟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类似,也是在日常使用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这种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基础、语言环境、认知发展与个体差异”等,但“语言的概念构成具有一种完全非教条性的自由。”在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处于不同生活世界中,也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语言。

2儿童学习说话与语言中的世界观

洪堡认为,“语言就是世界观”。这一点也被心理学研究者所接受。在某种特定语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能够理解到蕴含在语法规则中的逻辑方式。在不同群组、地域等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文化、不同语言,它所表达的世界也不会完全一致。人生活在语言当中,也就通过这样一种语言来间接地理解世界。

从接触双语的儿童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语言的世界观对儿童思想的影响。经学者研究发现,对于8岁左右的学龄期儿童,接触双语的儿童往往会形成“半语”现象——两种语言的发展水平都达不到同龄人的发展水平。但在近期的研究中则表明“双语儿童处理信息的层次较深,从而使他们具有更强的元语言意识和更大程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双语儿童的语言优势中也提到他们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语言的人为性质,以及词所指对象和意义间的关系”。事实上,儿童的语言测试水平不及其他同龄儿童,并不影响他们在生活中使用两种语言。这就表明,使用双语的儿童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对两种世界观逐步探索与整合的过程,因而双语儿童能够更加抽象地思考。要能够使用逻各斯来掌握世界的存在物本身,首先要与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使他们能够如其本来面目那样地出现在我们之前”。 说话是具有生活性的,但所有的语言都能够指向世界本身,当掌握多门语言时,就能够更好的理解某一个语言概念所指的究竟是何种对象,从而在对比中消除了不理性而生活化的“直观”认识,也就理所当然地使思想与生活世界保持了一定距离,于是掌握两种语言的儿童则“与生俱来”就更远离语言的生活世界。也因此,他们能够更早的察觉到“逻各斯”的存在——一种区别于语言的、直观的感受性认知方式。

3小结

儿童学习说话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只能在生活中完成,人也只能通过语言来表达世界。但当人接触到两种以上的语言时,就能够发现蕴含在语言背后的是一套对世界的理解方式。而比较一旦发生,也就理所当然地察觉到隐藏在语言背后所指的对象。

但从儿童学习语言的种类上看,东西方有很大的区别。欧洲国家众多,语言种类较多,因此掌握数门语言的人不在少数,在双语或者是多语种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也就更容易发现独立于生活世界之外的存在本身,其表达也就相对抽象。而在古代的东方,所流传的基本都是中文,很少有多语种的融合,也因此对存在的理解无法完全摆脱语言的生活性的影响。比如老子所说的“道”,道实际上所表达的就是蕴含在生活现象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质,但从《老子》的文本通篇看下来,都是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比喻,旨在让读者从中“悟”出道所指的对象本身,而这种“悟”,也就是不离开生活化的语言的一种理解方式。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儿童文化权保障机制建构研究》16D026。

参考文献

[1] [德]汉斯-格尔奥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M].商务出版社出版,2010-9(1).

[2] 匡芳濤.儿童语言习得相关理论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10(05).

[3] 武进之.影响儿童语言获得的几个因素[J].心理科学通讯,1982(05).

[4] 刘电芝.影响儿童早期语言获得的主要因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5] 余强.双语教育和儿童认知发展关系的百年探索[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5(01).

[6] 王志国,王顺玲,刘天云.从语言习得理论谈儿童双语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7] 张应凯.“道”——一种对存在的形而上学思考[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8] [德]威廉·冯·洪堡,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11(1).

猜你喜欢

语言发展伽达默尔
学前儿童语言创造性的发展及教育策略探讨
外来流动儿童语言发展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
例析真实材料教英语的解读与处理
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内在话语
论伽达默尔的经典观
“友谊”作为哲学问题的深刻意蕴与当代意义*——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中的一种理解和诠释
德法之争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