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教学之我见
2017-06-15毛兴俊
毛兴俊
摘 要:新诗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对于新诗的认识存在差距,新诗的文学价值以及对学生人文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老师对于新诗理解不深,教学方法单一,而学生对于新诗的学习也只是浮于表面。要提升新诗的学习效果,还需从学生兴趣入手,通过学生朗读、写作等形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诗的魅力,从而提升新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诗;教学;兴趣;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0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39
所谓新诗就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白话方式进行表达的,反映时代精神与作者主观情感的自由体诗。它以“思想的自由、表达的自由、形式的自由”为特点,由于新诗表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浅显,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新诗时只是让学生去读一读,然后说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可,对于新诗的文学价值等方面的内容则被忽略了,而学生对于新诗的学习由于受到教师的影响,也只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新诗并不是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内容简单,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真正发掘新诗的意义。
一、新诗教学的现状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养成鉴赏诗歌作品的深厚兴趣,理解作品的理想内涵,感知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形象,了解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品诗歌的语言,了解中外诗歌风格流派。”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关注点集中于作者背景介绍,诗歌内容分析,以及主题思想的提示,而对于新诗的形式特点、语言特点、写作风格以及文学价值等内容却很少关注,这样新诗的教学自解就会浮于表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
其一、教师对新诗的理解不深。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于新诗的审美感受能力,由于新诗所表述出来的内容比较的简单,诸如胡适先生的新诗《今》,只有简短的几句,在现在看来,内容这么简单的应当算不得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也不知道应当如何来理解新诗,因此在教学时也只得从诗歌的思想特征,作者背景这些内容来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还是处于背景与主题思想的了解,学生学习完之后,并没有什么感觉,反而觉得诗新没有什么可学之处,其实这都是教师对于新诗缺乏必要的审美感受力,从而误导了学生的学习。
其二、教学方法单一。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看教师如何应用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比较喜欢应用现代教学设备,将所有的内容都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文本转化为动画、视频等形式呈现了出来,这样做学生在理解上确实容易了许多,但是根据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来看,通过直观内容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学生往往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状态,学生关注了信息本身而无暇去思考,而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内容获得的知识理解效果要远远好于单纯依赖多媒体呈现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思考。这里并不是说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好,而是说教师要怎么去用,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淡化课堂角色的途径。
二、对于新诗教学的一些思考
新诗虽然表现的内容简单,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以及文学修养是很有帮助的,同时新诗更有助于学生感受诗歌所特有的形式美、语言美。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多想办法。
1.通过不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都较大了,但是介于中职学校不可能像普通高中那样将所有的精力都放置于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学生对于语文课的关注度相对来说也就会降低,再者,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本来就较为弱一些,而要让他们将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就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学科,更是提升学生内在素质的有效途径,而新诗的学习,更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气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情感,而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了解诗歌的内容、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及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只有教师深入研究了诗歌,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深入进行教学。
2.整合新诗资源,建立知识体系。
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时都是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虽然这样的教学无可厚非,但这样获得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零散,因此在教学完相关的内容之后,应当进行一些资源的整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
方法一:将题材主题相关的诗歌整合起来。
所谓主题相关就是将主题相近或者相似的诗歌整合起来,诸如爱情为题材的诗歌《致橡树》《女神峰》等,如对于人物歌颂为主题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等,将主题相关的的诗歌整合起来,通过对比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相同主题诗歌的表现手法,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方法二:将同一作者的作品进行整合。学习完一个作者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这一作者其他的作品,通过对比作品,不但可以了解诗人创作风格的变化,更可以了解作者人生经历的变化,而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方法三:中外作品对比。对于相同主题,我们还可以去搜集中外诗歌作品,看一看中外诗歌有特点,通过对比,学生对于诗歌的特点等方面的感受会更加的深刻。
整合,不能仅仅限于学生教材范围,可以鼓励学生从其他方面去整理,其实学生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阅读的过程,这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学生进行的整合并不是将相关内容摘抄出来,更应当教会学生去对比 、分析,从而真正实现整合的目的。
3.重视朗读。
朗读是学生感受诗歌魅力的主要途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到新诗的音乐美,更可以体会对新诗的语言特点,虽然这些内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会讲解到,但是通过放声朗读,学生获得的感受,效果要远远好于教师讲授的。即便是中职学校的学生,还是要让学生去放声去读,虽然大多学生不怎么愿意放声朗读,教师还是要鼓励学生去朗读,诸如通过教师的放声朗读来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去朗读。
4.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对于新诗形式美、语言美以及诗歌当中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性内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有一些内容是很难表述出来的,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类感受加以深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来创作诗歌,当然刚开始创作,学生会感觉有些难,可以让学生来仿写,但仿写不是让学生将原来诗歌中内容进行简单的替换,而是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诗歌的表达方法,借用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起步训练时,可以让摘取诗歌当中其中的一节内容来让学生仿写,而对于写作能力弱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套用诗歌的写作方法,等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再来引导学生去写完整的内容,随着要求的不断提升,学生诗歌创作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总之,要提升新诗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多想点办法。
参考文献:
[1] 刘旭妮.新课标下诗词教学之我见[J].吉林教育(综合),2010(12):69.
[2] 邵转霞.浅谈现代诗歌教学之我见[J].语文学刊,2014(16):160.
[责任编辑 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