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策略

2017-06-15苏永全

学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

苏永全

摘 要:德智体美劳五育中,最为基础的便是体育,因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然而当前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并没有完全达标,个别学生身体孱弱,经常生病。因此,初中体育课堂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质水平,成为了每一名体育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场地建设;学习差异;运动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7-01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110

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应该积极地将游戏教学引入初中体育课堂,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加大场地建设力度,引进新型运动器械,创新体育资源利用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促进体育评价的优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一、将游戏教学引入初中体育课堂,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效率,必须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尤其是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十分缺乏兴趣,每次上课都会觉得很辛苦,很无聊。为此,教师可以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将游戏教学引入初中体育课堂,寓教于乐,自然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二、加大场地建设力度,引进新型运动器械,创新体育资源利用理念

对于体育教学而言,运动场地条件以及器械设备的状况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当代学生身体素质同以前的学生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还有就是,现代体育运行项目的增多,使得学生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有了更为个性化的追求。因此,学校唯有加大体育场地、场馆的建设力度,引进新型运动器械与运动设备,方才能够确保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如学校可以投入经费,在以往的球类运动设备基础之上,添购轮滑、滑板、拳击袋等新型运动器械,这样一来,将让体育教师在课上体育技能传授时以及学生在课下自行遴选运动类别时,能够有着更为丰富的选择,进而有利于学生身体机能的提升。

以往的体育课多为在校内操场上进行,因学生日常在校内的课下时间多数在操场上活动,因而,其对于操场已经十分熟悉,这种情形使得学生对于以操场为场所的体育课程难以产生新鲜感。有鉴于此,学校应当鼓励体育教师善于利用校内操场之外的其它场地资源作为授课地点,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校内的楼梯,带领学生进行楼梯折返跑耐力训练;利用学校周边的公园,带领学生进行慢跑训练,如此将使学生因体育课程授课地点的改变,进而产生新鲜感,从而有助于其对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研习兴趣的增进。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促进体育评价的优化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锻炼习惯、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他们在体育锻炼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构建评价体系,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得到更合理、更恰当的评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体验,体会体育锻炼的乐趣。第一,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掌握情况的教学评价时,应当将学生最终的测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得将测试成绩作为评价内容的全部。基于达成教学评价客观性的考虑,体育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技术动作学习过程、努力程度等方面纳入到教学评价范畴之中,以此确保评价的公允性;第二,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机能、身体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先天差异性以及后天运动的投入程度不同,教学评价活动应当采取分层评价的模式,以此实现对评价客观性的保障。

四、幫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

体育课程的课上授课时间仅仅为四十五分钟,如若体育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则仅仅依靠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课上教学,便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则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注意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具体的运动习惯包括课前技术动作预习、课后技术动作巩固等。比如在学习篮球单身肩上投篮时,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自己课后查阅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和投篮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以便上课时重点练习,使听课有针对性,使上课取得更好的效果。上课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讲,下课后要复习所学的动作技能,然后再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练习内容。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如强调活动前要做准备运动,注重练习动作技术的过程和步骤,要求学生做完练习以后一定要自我评价,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对学生很重要,这样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做事仔细、认真、严谨的好习惯,这将使学生受益终生。为此,每次讲解新教学内容、技术动作,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认真练习技术动作重难点,在学新运动项目时学会练习方法和技巧,养成先做准备活动要求再运动的习惯,防止运动损伤,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运动思想。

五、结语

以上,我们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开展进行了探究。当前,我们体育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满足于应对中考,还要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机技能、习得一定的体育知识,更要着眼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在繁忙的课业之余能够坚持锻炼,进而让其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为此,体育教师要善于在日常教学中发现体育课堂存在的不足,以便在后续的体育教学之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郑雅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205.

[2] 耿杰.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实际促进多媒体技术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147-148.

[3] 王淑真.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94.

[4] 吴雨平.新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初探[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08):63.

[5] 惠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1)144-145.

[6] 孙鹏,王书栋.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4(01):54-55.

[7] 刘志华.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11-14.

[8] 许士阳.浅谈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2):175.

[责任编辑 冯红伟]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