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技术创新 强化项目管理

2017-06-15毕洁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创新人才

毕洁

摘要:为了提高项目的整体施工组织能力,我们应不断探索项目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项目管理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通过自我优化,引进吸收的方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项目管理;人才;创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2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水运市场,需要不断的总结管理经验,坚持以高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保持公司传统核心理念的基础上,以不断提升工程质量为目标,创新思维夯实质量管理,做好企业的提质增效工作。

一、多项举措发展项目管理创新

1.推陈出新,大胆创新

一个项目的管理提升,提质增效,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创新,项目部始终把创新放在项目管理的重要位置,通过技术创新达到降本增效,质量创优的目标。新形势下要使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构建和谐企业。创新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和促进企业发展起着重要性作用。企业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在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强调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提质增效精神上来,认真学习领会提质增效的精神实质,以有力的举措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并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高标准,严要求去开展工作,促进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2.创新要与时俱进

项目管理创新必须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来实现。随着市场竞争发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强大的挑战,要想企业与时俱进,就要从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方面对项目管理创新进行探讨。项目管理的创新是项目管理深化发展的要求,也是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实行管理创新要善于转变固有观念,推陈出新,根据实际情况对旧装备进行升级换代,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适应新形势,实行管理创新要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优势,扬长避短,从小事入手,对每个管理细节都精益求精。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使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处于良好状态,通过项目管理的创新达到全面体质增效的目的。项目计划凸现项目控制的关键点,也就是高级管理者最管制的信息,项目当前处于什么阶段,还有哪些关键任务等。把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的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提质增效学习的明显效果,使工作效率,个人素质都得到提高。

3.把握好提质增效和项目管理创新的关系

提质增效是项目管理创新的一次升华。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项目管理工作中,只有把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解决好,提质增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不是一句空口号。 “提”是手段,就是在理念上要引导好,在经营统筹上要谋划好;“质”是根本,是企业稳健发展的保证;“增”是方法,就是在管理上要创新,找出好的管理方法;“效”是本质,就是实现企业更大更强的最终目标。因此,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保证项目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顺畅,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保证,缩短有效工期的根本呢办法之一,项目的沟通包括沟通计划的确立,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项目内外的沟通程序,团队建设,项目信息平台的运行等诸多方面,项目验收后进行经验交流,对影响项目管理制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取得相关工作的进度经验值,形成文档存放,以便后续项目中使用。进而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项工作,加强自身建设,要有严抓细管的精神,提升企业来促进项目管理工作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项目管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和职工服务,提质增效的理念才能实实在在的在项目管理中落地。

二、 做好项目管理创新,推进标准化管理

1.成本管理创新

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涉及从签订合同至竣工结算为止的全过程。在项目管理中,加强成本核算分析,监控成本状况及费用,坚持以工艺优化,合理组织生产来降低成本,才是有效的做到成本管理。及时填报管理台账,进行统计分析,夯实管理基础,在规范内部管理流程上下功夫并召开成本分析会,重点分析各工程项目的盈亏状况,做好统计工作,对原材料损耗等进行梳理,监控成本状况,细化管理措施,重视施工成本的归集和核算。注重基础资料收集,同时也要注重生产组织,强调技术准备,生产准备超前和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经济性,简化现场操作和管理环节,不断提高工效,从源头做到控制施工成本。还要规范物资方面的管理,控制材料采购费用,要注重二次经营策划管理,缓解资金压力。在企业中,根据人员岗位分工不同,明确每个人的成本管控目标,年末根据具体实施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提高了企业全体人员的成本意识,并减少了施工现场材料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2.质量管理创新

进行质量管理创新,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稳健有序的有力保障。作为企业,要做到提质增效为中心,做优增量为基础。做优增量有助于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创发展新优势,必须突出质量和效益。关于全面的项目管理,是一个组织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指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到回访的全过程,全过程管理就是对每一道工序都要有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实践证明,一个企业只有以建立在对质量管理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是稳固和坚实的。要始终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为中心,把思维方式,工作方法,政策措施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上来,紧紧围绕质量定目标,上项目,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把握好速度和质量的平衡,以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切实的把企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3.安全管理创新

强化安全管理创新,制度落實,理清管理责任,创新管理方法,推动安全生产是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上台阶,创造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推动安全生产做到提质增效的捷径。安全管理创新是基础,是前提,是企业最重要的保证,要切实加大对生产设施和生产环境的创新改造力度,切实为职工提供优美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员工身心健康提供可靠的环境保证。

三、项目管理主要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树立创新意识

切实加强学习,多读好书,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同时坚持做到经常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工作与学习情况,交流经验,共同进步。建立学习笔记,保证学习质量,学习体会交流,提高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执行能力。每个人都有执行的责任和义务,每件事都要得到执行和落实,细化执行措施,重视执行细节,确保执行到位。提高对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通过标准化管理提速,深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结合制定的目标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以强力的导向引导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克服能力不足,用实际行动真正树立提质增效的意义。

2.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提升创新水平

首先要创造有利于人才合理使用的基础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提质增效机制可以有效加大对人才开发的力度。主要是以提高效率,激发活力为目的,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出公平公正的企业文化氛围,发挥组织功能,党工团齐抓共管,开辟现代管理等系列讲座,多方位推动员工学政治,学技术,学管理,激发企业人员活力。其次是完善并强化奖励机制,始终以提升项目效益,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以文化的手段调整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对讲政治,识大局,业务精,善团结的员工进行奖励,突出优秀员工的岗位示范作用,引领良性发展。再次是坚持年度考核兑现,在内部预算的基础上,对年度超额完成利润进行奖励,这样提升了整个团队的效益意识,同时通过严格的年度考核,真正做到员工的业绩升,奖金升,业绩降,奖金降。进一步增强项目团队的责任压力,工作动力和創新活力,促进企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3.注重制度建设,保障创新依据

注重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推进项目管理提升,加快提质增效,是保障提升企业有效的创新依据。这就要在企业中全面推动依法治企,在树规矩,立制度,建流程等方面下工夫,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意识,做到尊重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建设执行力,着力解决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强化行动,学以致用,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通过完善每一项流程,改进每一步工序,科学的制订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等措施,并开展制度建设合理化建议,推进全员参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为落实制度建设,保障提质增效和推进依法治企,贡献一份力量,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提质增效战略为导向,以法制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目重点攻关,坚决完成企业任务目标。同时,还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思维创新模式,聚焦前沿,紧盯市场方向,推进企业向新的高度发展。

4.创新考核方式,提供创新动力

深入推进标准化新考核方式管理,推动日常工作规范化进行,引领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和考核标准,形成人人有职责,事事有程序,工作有标准,过程有痕迹,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的工作体系,量化目标,细化任务,优化措施,形成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有力,运转协调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和考核标准,改进有保障的工作体系。切实改正作风,强化党性,做好服务,积极为企业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能,切实抓牢制度,规范管理,落实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凝聚力量,坚定不移的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做好自查和互查,针对不同岗位查找廉政勤政风险点,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

四、结语

围绕着“发展,规范,创新,提升”的思路,创新服务举措,积极推进企业规范化项目管理创新,企业承担着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主体责任,要充分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企业管理责任落实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和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管理工作的基础。发展与创新并重,实行标准化管理创新的合作模式,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构建企业管理开放型的管理新格局,以此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凝聚力,创新企业组织形式,促进企业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军.提质增效添活力创先争优促发展[J].科技视界,2014(6).

[2]戚安邦.项目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创新人才
人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