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几点看法
2017-06-15冉龙彬
冉龙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好这一基本理念,就必须真正明确它们的内涵。第一,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第二,合作就是要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樣的。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第三,探究就是要善于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
一、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自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并发展学生坚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1.抓重点学:学生已经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思考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伙伴合作学习能解决的教师不讲,重要的问题教师有意讲不清楚,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搞清楚。如今的语文教科书一改过去的老面孔,如沐春风,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教学时,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与学生一起来学课文,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讲。从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学生积极探究未知世界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则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教学设计。例如,学习七年级《在山的那边》一课时,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次失败的经历,从而引导学生探索、进取、尝试,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树立坚定的信念。
2.给学生时间学习:一节课要给学生一半以上的时间去读、去思、去说、去写,让所有的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不要把学生的读书活动和动笔操练作业一起布置,避免学生为了完成书面作业而虚化了读书思考;也不能以尖子生读书的速度来安排读书时间,应当有较充分的时间让所有的学生按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独立读书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自读、自想、自说,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居高临下地把握将要学习的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既心中有数,有目标,又轻松,自动,可化难为易,化深为浅。
二、创造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合作学习是提高主体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交往活动的主体应当是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师生的交流。
1.相信学生成功合作的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走进新课程,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敢于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
2.给予学生自由合作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对象,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它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3.提供学生快乐合作的环境:合作学习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更多思考、表达的机会,可养成良好的和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并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1.树立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学生只有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才能使自己在探究过程中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能精神振奋,勇往直前,不断克服探究的障碍,取得探究的最后成功。
2.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正确的指导不仅不会限制学生的探究思路和自我发现,而且能保证学生明确目标,更加自信地进行探究,避免学生陷入任凭自己瞎闹的探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