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2017-06-15徐小庆
徐小庆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如今的爸妈,总是忙于工作,幼儿基本上是由爷爷奶奶照管。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长辈们百依百顺,整天围着幼儿团团转,深怕他们吃不好,穿不靓,有什么闪失!当家长侧重于培养幼儿的知识、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时,却忽视了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尤其是爱心和感恩心的培养。
一、关注幼儿生活中与亲人的交往,培养感恩意识
1.通过接送环节,让幼儿学会感恩。要让幼儿学会感恩,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当每天早晨,幼儿来园时,教师要和接送幼儿的家长打招呼,并对送幼儿来园的家长说一声“谢谢”,幼儿觉得很纳闷,为什么要说谢谢,但教师只是微笑,不说话。连续好几天,教师每天早晨都以这种方式和家长打招呼,慢慢地竟然有幼儿也学着教师说起来,有时候教师还没说,幼儿就抢着说了。通过每天早上教师的言行,幼儿似懂非懂地模仿着教师的言行,也许幼儿已经有所体悟。
2.抓住生活中的点滴,让幼儿学会感恩。作为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每一个生活点滴,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及时诱导,言传身教,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爱。用爱擦拭幼儿心灵的镜子,放大那些滋润幼儿成长的爱和幸福。让幼儿萌发感恩之心,激发幼儿的感恩之情,不断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
二、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幼儿心里播撒感恩的种子
1.小小生日会,让幼儿体会妈妈的爱。妈妈对幼儿的爱,总是那么的无私。“过生日”是每个幼儿最向往的事情,因为在生日那天可以吃蛋糕,可以收到各种生日礼物,他们无法理解那天是妈妈最难熬的日子。所以,幼儿园开展了以“感恩妈妈”为主题的每月生日会。而每一次的生日会,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开展。通过每一次不同形式的生日会,幼儿会渐渐懂得生日的真正含义,也会在心里种下另一颗感恩的种子。
2.利用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家人为幼儿默默付出的同时,教师也要让幼儿试着为家人付出,所以在各种节日的时候,幼儿园会开展多种活动,让幼儿与家人进行互动。在每年的三八节,各班会以不同形式,让幼儿为妈妈送上自己的祝福。如,对妈妈说一句感恩的话,自己亲手做礼物送给妈妈,为妈妈唱一首歌,帮妈妈洗脚、敲背、做家务,等等,让幼儿去学会感恩。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的时候,引导幼儿在家为长辈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学着也为家人付出,让幼儿对感恩教育有着深刻的记忆。
三、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之中,让幼儿懂得珍惜
1.用餐中体现珍惜。感恩教育无处不在,感恩要成为一种習惯,还必须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中午用餐的时候,当阿姨为幼儿送来午餐时,教师要让幼儿说一声“谢谢”,并告诉幼儿是阿姨辛苦地为他们准备午餐,所以不能浪费。通过观看农民伯伯烈日下劳动的照片,让幼儿渐渐地萌发珍惜的情感。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做大人的小帮手。家长的包办代替现象越来越严重,幼儿动手能力差了,总是等着教师去帮忙。幼儿的这种现象,是因为家长的过分溺爱,生怕他们做不好。因此可以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活动,活动中,告诉幼儿,家人已经很忙,很累,不能在麻烦他们了。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还要在家里帮家人一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幼儿园也可以帮教师擦擦桌子、扫扫地,做教师的小帮手。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也体会到付出的快乐和满足。
日积月累,让感恩浙浙地成长为幼儿的一种自然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