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引领下胜利前进
2017-06-15王毅
王毅
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贯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外交领域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我国外交事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制胜法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变化风云激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深入推进,中国与世界关系深度调整,我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积极进取,举要驭繁,成功走出一条与历史上传统大国不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外交工作新篇章。在这一伟大历史征程中,党中央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继承中发展,在坚持中创新,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这一指导新形势下外交工作的强大思想和理论武器。
一
习近平外交思想从中国外交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追求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问题,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涵盖对外工作方方面面,是一个科学、系统、完备的思想体系。学习领会习近平外交思想,其核心要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外交工作的总任务,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他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空前紧密,我们观察和规划改革发展,必须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习总书记提出,中国外交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习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习总书记科学判断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历史方位,明确了中国外交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的重要使命,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制定外交理论创新的总架构,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确立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包括:提出中国梦并赋予其深刻的世界意义;丰富和发展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弘扬正确义利观;提出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观等。上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立意高远,求真务实,引领了当代国际关系发展方向,开辟了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提出外交战略策略运用的总原则,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注入了强大动力。战略策略是外交工作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外交战略策略运用,强调要观大势、谋大事,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要坚持点面结合、多双边结合、主客场结合,通盘谋划、整体推进各方向工作。要善于把握大局,善于弹好钢琴,树立底线思维。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外交保持战略定力,坚定战略自信,强化戰略思维,注重策略运筹,将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有机结合,使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保持战略主动。
——作出加强党对外交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总部署,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提供了坚强保障。党是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主心骨,也是领导中国外交穿云破雾、开创新局的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最大特色,对外工作既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服务,也要为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党中央先后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统筹研究部署新时期对外工作。强化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职能,制定完善有关外事管理规定,加强干部队伍和体制机制建设。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对外交往蓬勃开展,形成对外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外交思想贯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外交领域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我国外交事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制胜法宝。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拓展完善对外战略格局,深入推进国际地区合作,积极承担相应国际责任,开创了中国外交的崭新局面。
——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开展中国实践。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对“21世纪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给出了中国答案,对国际关系发展演变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走出了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积极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2013年以来,中美元首多次会晤,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美国新一届政府就职后,习近平总书记同特朗普总统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成功举行首次会晤,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对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俄高层交往频密,两国能源、高铁、航空航天等大项目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密切协调配合,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中欧共同建设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我国同欧洲国家、次区域及欧盟机构合作全面深入发展。同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合作迈上新台阶。
开创周边睦邻友好合作新局面。提出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与东盟制定2016年至2020年合作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推动中日韩合作重拾发展势头。我与南亚国家合作显著增强,同中亚国家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我与周边国家人员往来不断扩大,经贸交往日益紧密,安全合作持续深化,双方正朝着命运共同体方向深入迈进。
推动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提质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确立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把中非合作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我同拉美国家创立中拉论坛,同阿拉伯国家打造互利合作新格局,同太平洋建交岛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同发展中国家整体合作机制全覆盖。
——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挥中国作用。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和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大势所趋。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有代表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声音广为倾听,中国作用广受期待。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两度就全球治理问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为我国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作出战略规划。
我国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演绎了精彩的“三部曲”。一是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并确定相关路线图,对亚太区域合作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二是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成功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扩大了中国新发展理念的国际影响,提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世界意义,成为G20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三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年初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宣示中国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承诺,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描绘了蓝图、提振了信心。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评价和一致赞赏,中国理念逐步成为国际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成功出席一系列多边峰会,全面阐述中国的安全观、发展观、全球治理观等思想理念,积极引导国际体系变革。我国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动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制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出任联合国专门机构和重要国际组织一把手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位,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上升背景下,中国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为全球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促进各国共同繁荣进步,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4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下,在各参与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进入到全面展开的新阶段,成为我国迄今向世界提供的最重要、最成功的公共产品。今年5月,我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9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来自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各界代表出席论坛。习总书记在论坛上强调弘扬丝路精神,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得到各方广泛响应。论坛发表圆桌峰会联合公报,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合作目标、原则和相关举措,形成国际社会广泛参与、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声势。论坛的成功举办唱响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主旋律,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动力,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提振信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路径,彰显了我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我国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同3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初步形成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产能合作布局。同冰岛、瑞士、韩国、澳大利亚签署自贸协定并正式生效,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取得实质进展,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初步显现。
——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做主和派、促和派、维和派。我国成功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发出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捍卫世界和平的时代强音。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半岛核问题,提出“双轨并行”思路和“双暂停”倡议,为缓解半岛紧张局势、推动重启接触对话、维护地区和平安宁继续作出重要贡献。积极参与伊朗核、叙利亚、南苏丹、阿富汗等问题解决进程,同各国合力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难民等全球性挑战,凸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为维护我国利益和各国共同利益展现中国担当。在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对涉及国家主权、安全的核心利益问题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必要和有力斗争。我们在钓鱼岛问题上坚持原则,充分展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我们对菲律宾前政府非法挑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坚决回击,有效维护我主权利益,同时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具体争议,维护了南海局势总体稳定。我们旗帜鲜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扎实开展涉藏、涉疆外交,加强打击“三股势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我们积极同国际社会开展反腐败追逃追赃合作,取得重要成果。建立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倾力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安全及合法权益。我们秉持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率先驰援非洲埃博拉疫区及周边国家,宣布建立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加入联合国维和待命机制并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及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推动制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率先发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思想引领方向,实干铸就辉煌。展望未来,中国外交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武装头脑,砥砺奋进,积极作为,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有利外部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