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稳定的信心来自何处?
2017-06-15
最近,关于国家金融安全、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讨论越来越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前,这个领域的讨论并没有超越经济层面。如今,已有所不同。
当前,一种观点认为,整顿应该从严,在银行体系内遏制金融空转,在资本市场则打击圈钱大佬,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刻不容缓。但也有观点说,过快、过激烈地进行金融整顿,可能引发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问题,就像2013年的钱荒那样。同时,也会造成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因此,整顿之外,还须考虑经济的稳定问题。
其实,整顿和稳定这两个问题并不是天然相冲突的,兼顾两者并不难。举个例子,证监会最近的一些措施,特别是关于减持的新规出台,在短期看,可能对市场的波动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如果从中长期看,是有助于恢复这个市场的信心的。
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这被市场称为是“减持新规”。它的出台目的是明显的,即遏制大股东的“精准减持”、“恶意减持”等行为,增加他们的减持成本。
减持,是中国股市“大佬”套利的终极手段。在所谓的高送转圈钱模式下,大股东不断通过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行为炒作股价,吸引一轮又一轮的散户进入,然后在高点套现走人,留下散户的哀叹和一地鸡毛。
长期以来,中国的股市缺乏强大的、独立的机构投资者;此外,证券诉讼的司法环境也有待改善。于是,注册制的推行,显然还不具备充分条件。注册制提出了好几年,但它依然还在路上。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股市整顿措施不妨看作一种基于现实的合理选择。
此外,证监会对一些违法的大佬,开出了罕见的罚单,动辄上亿。虽然说,这些天价罚单如何保证执行落实,是一个需要后续关注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罚单出炉本身至少说明,这个市场至少还有正义存在。只要正义在,就不怕信心不能恢复。
而在银行体系,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监管部门的整顿风暴,客观上抬高了一些机构的资金成本,乃至影响其流动性。但通过整顿,的确排除了不少的“地雷”。中國有近400万正式银行从业者,银行业是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债务和风险积累了多年。这个时候,果断防风险,是必须的。
银行体系的另一个问题是,整顿是否会影响实体经济复苏。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大力推行债转股。为什么要推债转股?因为实体企业,比如一些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借的钱太多了,利息负担太重,这种负担影响了企业的转型升级,甚至让企业“入不敷出”。所以,需要银行“拉企业一把”,做企业的股东。
债转股并不是新事物,1990年代启动的中国银行业大改革,已经搞过了债转股。今天重新搞债转股,并不是不行,而是说,应该慢慢搞,理性地搞,而不是盲目上马,全面铺开。应该对那些暂时陷入困境的实体企业“拉一把”,保留它们复苏的实力,等环境好转,再图进取。对那些严重过剩的产能,则不能一味靠银行输血。
目前,债转股的速度并没有外界预期的那么快。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它说明中国的银行正在变得理性,过去的银行改革现在见效果了。在债转股的过程中,银行需要慢慢权衡,慢慢博弈,要和地方政府博弈,和企业博弈,最终做出理性的选择,绝对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模式,让银行吃下坏账。银行吃坏账,买单的不过是储户。
因此,在金融整顿的过程中,遭遇不同的声音,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如此大的经济体量,内部必然存在着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当利益诉求不同,声音也就不同,这是一个正常现象,要辩证地看待。
当然,金融整顿要和经济稳定相兼顾,这是对的。中国经济的增长可以减速,但不可以失速,GDP这个指标一度被诟病,但实事求是地说,GDP作为一个流量的概念,它的增长的确也意味着新增就业机会的增多。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这有什么意义,不言而喻。
同时,在整顿的过程中,适当地保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保持一个具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当的“宽松”措施,降低受困实体企业的成本,这也是一个权宜之计。
不过,应该警惕的是,绝对不能为了保住经济增长,让整顿和改革停滞不前,继续让储户和散户为金融领域的一些利益集团买单。必须要在整顿的同时,通过改革的深化,加固中国的金融体系,并提高这个体系的资金配置效率。
金融体系既让企业能够融到需要的资金,也要让国民能够有足够的投资途径。不论是存款、股权投资还是买债券,普通人都应该获取和风险匹配的应有回报。投资的权利,绝对不应该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6.9%,增速创201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工业用电量、铁路公路水路货运量、民间投资、进出口增速这些更重要的实体经济指标也进一步提升。这些数据和经济纵深正在发生的变化都说明,基本面并没有什么问题。当前的金融大整顿,不过是防风险于未然而已。
信心正在恢复,但还需改革进一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