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全运会会徽设计的发展

2017-06-15黄江鸿来勇普照民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6661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会徽全运会体育精神

□黄江鸿来勇普照民(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666100)

浅析我国全运会会徽设计的发展

□黄江鸿来勇普照民(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66610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每一届的全运会会徽设计图案进行分析,对会徽的所蕴含的意义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每一届每个省份的设计理念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会徽的设计理念与举办城市的地域文化有直接的关系;会徽设计与举办的时间段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会徽设计内容包含国家制度类、人与运动类和精神文化类三个方面;会徽图案的设计向精神文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建议:全运会会徽的设计应把举办地的地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紧密结合;突出奥林匹克的体育运动精神;结合时代背景不断创新。

全运会会徽设计体育文化奥林匹克精神

从新中国成立第一届全运会至今已经有68年的历程,而全运会会徽的设计发展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由一开始简单的粘贴画大字报到当今多媒体的应用,科技的发展给设计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了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经验,会徽的设计理念也逐渐的国际化。我们快速发展的脚步,不仅仅使会徽设计的内容色彩更加贴近主题,中华民族自身优良的传统文化也逐渐的融入会徽设计之中,显得更加包容,更加自信,更加个性,在保持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具有创新性。

1、全运会会徽设计的发展历史

从第一届全运会的举办到今天,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届至第4届(1959-1979)是初始阶段,会徽的设计和宣传画为一体,主要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侧重于政治领域;第二阶段是1983年以来,全运会会徽开始稳定发展,会徽的设计风格越来越现代化,会徽的内涵丰满深刻,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和文化紧密结合。设计风格上受到后印象派设计风格的影响,频繁运用明亮的色彩,形成较好的视觉冲击效果。

2、全运会会徽的设计内容和含义

每一届全运会会徽的设计来源不一样:一般是由举办地域内著名的设计方面的专家,第十三届全运会(2017)会徽由天津230设计工作室设计团队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国伦教授表示,以汉字书法风格书写的“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倾斜角度和手写的“13”给人以运动感。张开双臂的“津”字,寓意喜迎八方来宾,体现出天津盛世同心、开放包容的内涵,火炬顶端的红色火焰代表着激情热烈,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与和平,体现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第12届全运会会徽由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关慧良、鲁迅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与多媒体学赵璐及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视觉总监张庆钧三位学者共同完成的。(详见表1)

表1 全运会会徽设计图案汇总

3、全运会会徽分类研究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将从文化学的角度,品味全运会会徽的美。通过查阅发现有李力研的奥林匹克精神与体育文化,赵红艳的体育崇拜的文化学释义等。这些研究对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一种财富。从第一届至今,我国全运会已经举办了12届,现在收集到的会徽有13届,十三届也将于今年9月份在天津市举行。每一届全运会在我国不同的省份城市举行,所设计会徽的内容及内涵不同,分析整理之后,我们将会徽主要分为3类进行汇总研究(见图1)。第一类:人与运动类,主要体现人的图案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结合,能直观的体现出体育运动的美。人与运动类的会徽设计有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从整体举办的届次的数量上看,比较少,但是时间上距今比较近;第二类:制度文化类,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前五届全运会的会徽设计主要是结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明确我国的政治立场非常重要,前五届的全运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第三类:精神文化类,这一类的全运会会徽设计届次最多,超过了制度类和人与运动类,主要表现了人类对内在精神的无限寄托和未来无限的畅想,全运会会徽的设计思路已经打开,已经更多的向着精神世界迈出了坚定的脚步,并且正在将理想转化为现实,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有了参与组织大型体育赛事的经验,促进了全运会的发展,全运会整体的水准也不断发展,不仅仅是场地上的发展,会徽的设计及举办城市的选择越来越严格,全运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已经逐渐的与国际化接轨。精神文化类的全运会会徽设计理念将我国先进的传统文化和当今时代主题和现代工艺美术相结合,传承了我国优良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的创新出与时俱进,经得住人民与时代考验。

图1 全运会会徽汇总

4、全运会会徽的文化内涵

4.1、制度类会徽的文化内涵

第一届至第五届全运会的会徽设计理念都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有关系。以第2届全运会为例进行分析,196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会徽设计内容为:金色跑道、数字2、五星红旗。金色跑道延续了第一届的设计风格,代表了我们继续奔跑在社会主义康庄大路上;数字2代表了举办的届次;五星红旗代表了我们高举社会主义旗帜,表明了我们建国初期鲜明的政治路线,第二届全运会开幕式上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一起出席,显示出在我国成立初期隆重的、热烈的场面,及鲜明的时代背景。会徽的图形设计明确直接的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内涵。

4.2、人与运动类会徽的文化内涵

人与运动类会徽有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以第12届全运会会徽设计为例进行分析,2013年在辽宁举办的第12届全运会会徽以运动人形与抽象龙鸟形结合图案进行设计,背景有红色旗帜,既延续了第十一届全运会人与运动的风格,红色又突出了中国风格,龙鸟相结合代表了龙的传人,很好的将运动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以及中国红色政权紧密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紧密结合,寓意“中国力量,继往开来”。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运会会徽的整体设计从美观学的角度和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都具备明显的时代特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本质。

4.3、精神类会徽的文化内涵

精神类会徽的设计有第6届、第7届、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3届。以第13届全运会会徽分析为例,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市举行,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与吉祥物正式亮相。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会徽主色调为蓝色,体现了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体育精神,同时也寓意天津盛世同心、开放包容的内涵,具有天津特色。

表2 历届全运会会徽取材分类汇总

5、小结

全运会会徽的设计与举办地域的文化有关,会徽是全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届成功举办的全运会是一张很好的明信片,广告宣传片,城市代言片。全运会会徽的设计理念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层面的大型体育赛事。建国以来至今,全运会会徽设计一般分为人与运动类、制度文化类及精神文化类。全运会会徽的设计理念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代表性,是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对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敬仰有力的发展媒介。

6、建议

笔者认为,在设计全运会会徽时,首先应基于对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敬仰之情。其次,会徽的设计不能脱离体育运动的本质的认识。最后,会徽的设计理念应该与时俱进,将我国的政治、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理念、发展理念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相结合。

[1]吴伟.奥运会会徽设计主体精神的历史动态解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

[2]赵红艳.体育崇拜的文化学释义[J].体育学刊,2009,16(3).

G812

A

1006-8902-(2017)-05-ZQ

猜你喜欢

会徽全运会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会徽公布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第九届中国花博会会徽吉祥物揭晓
真正的体育精神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