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美术年鉴》的编辑特色述评

2017-06-15郭淑敏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年鉴国画美术

郭淑敏

民国《美术年鉴》的编辑特色述评

郭淑敏

《美术年鉴》是民国时期唯一一部美术年鉴,也是中国的第一部美术年鉴。年鉴辑录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美术发展史实,装帧精美、内容丰富,是近现代美术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史册性工具书。本文从该年鉴的编辑缘起、编辑团队、编辑理念、编辑内容、编辑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该专著的编辑特色,及其对当代美术年鉴的参考价值。

美术年鉴;编辑理念;编辑特色

1948年出版的《美术年鉴》,既是民国时期唯一一部美术年鉴,也是中国第一部美术年鉴。该书十六开本,628页,逾百万字,精美图片2000多张,辑录艺术家1400多位,美术社团110多个,各类美术作品800多件,学术论文50多篇,装帧精美、内容充实,可谓民国时期美术编辑出版史上的创举。

图1 《美术年鉴》封面及蔡振华的封面图案设计

1.《美术年鉴》的编辑缘起及其过程

民国时期,上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发展,聚集了大量美术人才,成为中国美术发展的中心之一。1947年上海美术界尽管受到战争的影响,但美术活动依旧十分活跃,美术学校、美术社团、美术展览、商业美术以及艺术市场均发展良好[1]。俞剑华在《美术年鉴》一书的序文中,描述了1947年上海画坛的画展及销售:“在这一年,五十多个星期中间,每星期至少是一个,至多到四到五个,有办法的可以卖到四亿五亿,没有办法的也可以卖个三千两千”[2]。正是基于上海美术界的发展动态,使年鉴的编写工作提上日程,最终由上海美术茶会首次正式提议并承担主要的编辑工作。上海美术茶会1947年3月成立[3],会员2000余人,名家汇集,是上海美术界颇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年鉴主编由该会秘书长王扆昌(1908年-1996年)担任,编辑组成员亦多为本会会员。《美术年鉴》的编辑始于1947年7月,历经一年左右时间,1948年10月10日由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出版,中国图书杂志公司发行。1948年社会动荡,政府无暇顾及文化建设,书籍编辑出版过程中经费紧张,多次陷入困境,最终皆由热心美术事业的美术家解围。艺术家们通过义捐义卖个人作品,或者直接捐助资金等资助方式,使该书得以顺利出版发行。王扆昌在《编后记》中列出了年鉴编印捐助者的详细名单,捐助作品义卖者有马公愚、汪声远、陈巨来、张大壮、吴野洲、江寒汀、姜丹书、吴青霞、俞剑华、戚叔玉、商笙伯、郑午昌等十几位画家。其中画家郑午昌(1894年-1952年)捐出作品最多。该画家与王扆昌系师生关系,十分支持年鉴的编辑工作。直接捐助资金者有丁健行、陆元鼎、沈谦、沈雁、戚叔玉、万国香、陈怀卿、唐旭升、姚永年、丁庆龄、陈景烈、姚乃震等十几位人士,其中丁健行(1893年-?)资助最多。丁健行虽是商人,但雅好书画,对艺术事业十分热心。总之,在诸多艺术家、理论家以及美术爱好者的努力下,中国第一部《美术年鉴》虽几经波折但最终得以顺利出版发行。

图2 《美术年鉴》责任主编王扆昌

2.《美术年鉴》的编辑特色

2.1 编辑团队实力雄厚

《美术年鉴》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编辑团队。主编、校阅、校编以及其他编辑成员,多数系书画名家的身份,同时亦具丰富的编辑出版经验。其编辑团队如下:王扆昌担任主编,姜丹书(1885年-1962年)、陆丹林(1897年-1972年)、俞剑华(1895年-1979年)三人负责校阅,蒋孝游[4]负责校编,其他编辑成员有陈景烈、屠聘诗、戚叔玉、陈在新等人,多为上海美术茶会骨干。王扆昌既是画家也是出版家,曾担任《大公报·救亡画刊》的编辑,并负责出版有《现代中国工商业美术选集》《活页应用艺术参考资料》《工商美术界》等文集和画册。负责校阅的姜丹书,既是画家也是艺术教育家,著述颇丰,出版有《美术史》《艺用解剖学》《透视学》《艺用解剖学三十八讲》等艺术类专著多部。陆丹林擅长美术评论,是多家报刊的主笔、主编或编辑。曾担任香港《大光报》、上海《和平日报》和《中国晚报》的主笔和总编辑,以及《蜜蜂画刊》《国画》《逸经文史》《人之初》等杂志的主编或编辑。俞剑华既是画家也是史论家,著有《中国绘画史》《最新图案法》《最新立体图案法》《考古学通论》《书法指南》《国画研究》等多部学术专著。其他编辑成员多为上海美术茶会会员,大都在美术创作和美术理论方面颇有造诣。由上可知,《美术年鉴》主编主审出版编辑经验丰富,整个编辑团队实力十分雄厚。

2.2 编辑理念既客观又灵活

民国时期,印度、日本、以及欧美各国都有年鉴出版,而国内年鉴类出版仅有《中国年鉴》[5]和《电影年鉴》(1934年)等少数几种。画家黄宾虹曾较早提议编印美术年鉴,但始终未能付诸行动。[6]就当时中国年鉴的整体出版情况来看,《美术年鉴》的编写工作几乎无前例可资参考,故此举既意义重大,又颇具挑战性。首先,为确保年鉴信息的全面、系统、真实客观,编辑们向全国范围发布征稿消息。收录全国诸多地区的,甚至比较边远地区的美术事件,以求做到辑录信息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其次,编辑理念灵活。一般来讲,年鉴是对当年发生事件的总结。《美术年鉴》的编写一方面遵循一般年鉴的体例要求,致力于重要事件的梳理;另一方面又与美术学科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勇于打破年鉴编写一般性的体例安排。该书不仅收录1947年这一年的全国美术界动态,同时也整理了1947年之前的美术活动。因此,“本书名为《年鉴》,实为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中国美术发展的集大成者”[7]。《美术年鉴》既是中国美术年鉴的第一部,亦可谓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第一部。在中国年鉴史、美术年鉴史、以及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中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图3 《美术年鉴》之美术家传略卷首及内页之一

图4 《美术年鉴》之书法卷首及书法作品

图5 国画卷首及国画作品

图6 《美术鉴赏》之西画卷首及西画作品

2.3 内容全面,分类合理

《美术年鉴》是一种工具书,也是史册性的出版物。就该著作的编辑内容来看,具有涉猎内容全面,分类合理的特点。上文提到,《美术年鉴》的编辑们通过向全国范围发布征稿消息的方式,收集到颇为全面的美术信息。编辑们继而对其予以合理分类,分为史料、师承纪略、美术家传略、作品、论文等五大类别,每个大类别下又分设子类别,详列如下:第一,史料。该部分收录包括上海、南京、北平、杭州、香港、九龙等全国23个地区的美术史实。从内容上来讲,包括美术社团、美术学校、美术动态、美术展览等几个方面。共计介绍各地美术社团116个、美术学校32所。对于有较大影响力美术社团,如敦煌研究所、寒之友社等,又进一步通过附录著文记录其艺术动态。《一年来各地展览记录》一文,则收录了1947年度全国各地的美术展览活动概况。综上,《美术年鉴》的史料部分,全面而翔实地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美术的真实面貌及发展动态。第二,师承纪略,共计26篇。这部分记录了上海地区著名书画家所成立的私塾及师承关系的大致情况。民国时期,凡是成名的画家,多喜欢招收学生,从而进一步扩大其个人威望和社会声誉。年鉴纪略部分,辑录赵叔孺、张善孖、张大千、郑午昌、吴湖帆等著名画家创办私塾以及招收弟子的具体名单,生动展示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独特方式,即除新兴的学校教育外,同时还盛行私塾性质的传统美术教育形式。这也是培养美术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三,美术家传略,收集艺术家1400多位,涉及书法、国画、篆刻、西画、雕塑、摄影、建筑设计、工艺美术、商业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以文字介绍并附肖像照片的方式介绍艺术家,并按照姓氏笔画排序,便于检索。美术家传略是年鉴的重点部分,是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的宝贵史料,也是当代学术研究引用和参考最多的史料。[8]近现代留在史册中的艺术家仅是少数的几位,大多数则在历史发展中沉没,而这本年鉴则记录了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不出名的艺术家及其贡献。以女画家为例,民国时期报刊媒介中报道的女性画家仅仅是较出名的寥寥数人,如潘玉良、李秋君等人,但女画家的数量不止这些,美术年鉴对全国各地女画家的辑录多达几百人,成为当代学者研究近现代女画家真实存在状况的宝贵资料。总之,《美术年鉴》充分体现出史料的特性。不过由于资料收集以及政界人士的介入等客观原因,部分宣传抗日救亡的艺术家,如华君武、丁聪、张乐平等未能收录,又未免成为该年鉴编写的遗憾。[9]第四,美术作品。美术作品部分多为铜版印刷,约800作品,涉及书法、国画、篆刻、竹刻、西画、雕塑、木刻、牙刻、图案等门类,包括书法81幅、国画450幅、篆刻65幅、西画85幅、雕塑29件、木刻38件、竹刻11件、牙刻1件、摄影28张、图案设计90件等[10]。图画下又细分为:山水、花卉、人物、花鸟鱼虫、走兽等。图案下又设有染织图案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工艺美术设计、舞台装置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第五,学术论文,约50多篇,分通论和专论两类。通论有15篇,书法专论1篇,国画-西画评论23篇,其他宗教艺术、建筑艺术、木刻艺术、照相艺术类共计10多篇。撰写者系各领域的名家。以中国画的论文为例,撰写者有丰子恺、徐悲鸿、陶冷月、潘天寿、秦宣夫等,对国画的艺术表现、特色、改良等各类问题予以深入的学理性探讨。

2.4 装帧精美,图文结合

与其他类型年鉴注重图表分析的编辑方法不同,美术年鉴十分注重图像的运用,使年鉴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可观性。首先年鉴十分重视出版物的装帧设计。该书封面、封底都由设计师蔡振华(1912年-2006年)精心设计,蔡氏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图案系;扉页的设计者是雷圭元(1906年-1988年),雷氏毕业于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图案系。年鉴封面是瓷青色硬布面,以凹凸版图案作装饰,品位较高。每个分类部分的卷首由该领域较有权威的艺术家亲自书写,如“史料”由收藏家庞元济(1864年-1949年)题写,“师承纪略”由教育家张乃燕(1894年-1958年)题写,“美术家传略”由画家兼收藏家吴湖帆(1894年-1968年)题写,书法卷首由书法家马公愚(1890年-1969年)题写,国画由国画家郑午昌书写,西画由西画家颜文梁(1893年-1988年)题写,雕塑由雕塑家张充仁(1907年-1988年)题写,摄影由摄影家郎静山(1892年-1995年)题写,图案由工艺美术教育家姜丹书题写,论文由美术评论家陆丹林题写等。上述名家的书法题写本身,既增强其学术权威性,又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其次,美术家传略部分,多为文字描述与艺术家个人肖像照相结合。文字描述主要介绍美术家的学习经历、师承关系、艺术特色等,同时附有艺术家个人照片,进一步强化其史料价值。第三,作品部分刊登了各类艺术作品,约2000多张图片,系铜版印刷,图像清晰,质量较高,具有重要的图像资料参考价值。图像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年鉴所收录的大量图片是研究近现代中国美术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大量图像的安排,也增强了书籍的视觉效果,使美术年鉴兼具阅读、检索、欣赏三种功能。

2.5 版本多元

年鉴出版之时,分为珍藏本、精装本、普及本,还附有英文说明面向海外发行的版本。不同的版本,可以满足不同阶层读者的需求,扩大美术文化传播的范围。尤其是海外发行本,具有发扬国粹,促进中外美术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总之,《美术年鉴》的编辑团队成员以自身雄厚的编辑出版实力和客观灵活的编辑理念,在几乎无体例可参考的客观情况下,所编纂之美术年鉴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图文结合、体例完备、查阅方便,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具有资料权威性的一部史册工具书。

3.《美术年鉴》编纂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首先,美术年鉴是史料的积累。王进珊在《美术年鉴》序文中指出“年鉴虽然不同于正史,却是断代史料的宝库”。《美术年鉴》不仅收录了1947年度的美术史料,对清末以来至1947年的美术史料均予以收录,成为第一本系统记载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史册性工具书,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其次,民国《美术年鉴》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在当时国内年鉴出版较少,美术年鉴的编印是一种创举。该著作的编撰“不但弥补了美术界的遗憾,造成了我国近代出版界的荣誉,做了学术年鉴、道德年鉴的先驱”。[11]第三,美术年鉴的编辑理念、编辑体例、编辑方法、结构安排等,为民国时期专门性年鉴的编辑和出版确立了典范,同时对当代的美术年鉴编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注释:

[1]1947年4月,上海市开始筹建美术馆;上海的美术社团除上海美术茶会外,十分活跃的社团有上海美术会、上海中国画会、上海美术协会、中华全国木刻协会等,画家个展、社团展、各种纪念展等几乎每天都有。参见王震.二十世纪上海美术年表(1900-2000)[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2]美术年鉴(影印本)[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上海美术茶会成立于1947年3月28日。由虞文、郑午昌、孙雪泥、江寒汀、王扆昌等发起。定期举行茶话会,活动内容包括自由谈话、学术演讲、集体讨论、书画欣赏等环节。这是一个由上海美术社团、院校参加的美术界联合会性质的一个团体。会员最多时有2000余人,曾举行茶会18次,出版《美》9期,1948年底该社团结束。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244

[4]蒋孝游,浙江海宁人,擅长国画、诗文、商业美术。发起组织上海市画人协会,被推为常务理事。组织卿云出版社出版画刊。上海美术协会第一届理事,上海美术茶会干事并兼主任秘书。美术年鉴(影印本)[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59

[5]民国时期出版了《中国年鉴》,有三个版本:1921年版、1924年版和1935年版。闫洁,杜小军.简析民国时期多版本《中国年鉴》的编辑与出版.编辑之友[J].2016(8):104-109

[6]王扆昌.美术年鉴(影印本)[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7]同[6]

[8]美术家传略部分有不足之处,遗漏了部分当时在世的艺术家,以至于在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其作品,但是对艺术家本人一无所知。如图案设计第一件作品,作者王钢,在美术家史料中没有收录,成为遗憾。春江.苏州美专校友王端与近代中国第一部美术年鉴——民国三十七年中国美术年鉴[J].艺术学研究,2012(2)

[9]如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女画家关紫兰,该书没有收录。参见于蓝.我国第一部美术年鉴编辑猜想[J].美术教育研究,2010(4)

[10]国画与西画作品数量上差很多,因为这一时期,部分西画家改画国画。俞剑华.七十五年来的国画.俞剑华美术论文选[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86

[11]同[6]

郭淑敏 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年鉴国画美术
国画《鲦鱼》
国画《鲿》
特色·可读·扩展《江苏年鉴(2020)》
创意美术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8)》征订单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国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