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再造研究
——以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陵墓再设计为例
2017-06-15陈丽丽
陈丽丽
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再造研究
——以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陵墓再设计为例
陈丽丽
本文以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陵墓再设计为例,从井勿幕先生作为“三民主义”忠实的宣传执行者的行动出发,结合井勿幕先生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贡献及陵墓景观现状,基于纪念性景观适宜性的理论提出可行性设计。笔者通过艺术美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手法确立并设计研究了烈士陵墓的各个组成部分,即墓碑还原、墓冢修葺、碑廊设计、勿幕广场定位和植物设计等五大方面。最终目的是展现再设计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以此教育后人并为之发扬光大。
纪念性;陵墓景观设计;井勿幕
1.纪念性陵墓景观
纪念性陵墓建筑是建筑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创作涉及社会、政治、民族、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部分是纪念性陵墓建筑重要的一部分。景观氛围的营造不仅能表达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的一种尊敬,更是普及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同样,纪念性景观场地氛围的营造亦可启发人们思考人的价值、人该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上等哲学问题。因此,在当今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愈演愈烈的时代,对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再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陵墓是西安市长安区城市纪念性陵墓建筑景观的一部分。纪念性陵墓建筑景观是为纪念在历史进程中有突出贡献或杰出功绩的人而建造的,具有纪念性、思想性、永久性和艺术性的特征。建筑陵墓景观设计作为纪念性景观表现的一种重要形式,与现代城市景观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下,对历史有突出贡献的名人陵墓景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当下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入分析,并针对当前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价值观,以陕西省西安市清凉山森林公园中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陵墓景观再造为例,从人们对纪念性陵墓建筑的心理需求方向出发,阐释人对纪念性陵墓建筑具有最高层次需求的重要性。本论文从具有当时社会风格特征的陵墓建筑景观出发,逐一分析景观构成的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不适应元素,以期达到纪念性陵墓景观对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并在纪念性氛围的衬托下,使民众深入思考人性及人的价值,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
图1、图2 井勿幕陵园现状 图片来源:作者自拍
图3 总平面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4 墓碑造型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5 交通流线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6 陵墓效果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井勿幕先生
人们知晓孙中山先生倡导“三民主义”,制定了“联俄”“联共”“扶植农工”的三大政策,却大多对“三民主义”的鼓动者、忠实的宣传执行者井勿幕先生不甚熟悉。1901年,年仅13岁的他只身入川读书,开始接受民主思想的熏陶,15岁冒险赴日自费留学,投身革命之路。17岁在孙中山先生的影响下加入同盟会,追求民主自由并引导西北地区进行民主自由的革命活动。20岁井勿幕先生以侠魔为笔名,发表在《夏声》杂志第三号、第七号《二十世纪之新思潮》的文章,表明井勿幕先生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并结合中国国情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先驱之一,比李大钊要早[1]。23岁他便领导陕西同盟会人进行了光复陕西并领导“讨袁护国”和“反段护法”等斗争。后被北洋军阀的汉奸杀害,时年仅30岁。孙中山先生对井勿幕先生的革命事迹极为肯定,称井勿幕先生为“西北革命巨柱”“后起之秀”。章炳麟先生为其撰写墓志铭、于右任先生作《侠叟追忆亡友井勿幕诗》等都表达了对井勿幕先生的崇敬怀念之情。
3.井勿幕先生陵墓现状及疑问的提出
民主共和的实现,得益于像井勿幕先生这样的追随者和执行者。他们力量的凝聚打破了封建专制,赢得了民主自由平等,值得千世留名、后代瞻仰。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的安眠之地现状如何呢?笔者来到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清凉山公园井勿幕先生墓地。虽依山傍水,可是常年失修,几近荒芜,墓冢如同一抔黄土掩映在杂草荆棘中。所在小山杂树丛生、野草遍布、藤曼纠葛、幽暗森然,鞭炮屑、烧纸灰空中乱飘。祭拜者很难走近,常常自己打扫才可拜祭(图1)。革命烈士的陵园如此的“待遇”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国际化浪潮席卷神州大地,西安古城城市化进程日趋加速,城市景观建设日新月异,而如何保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表达和怀念逐渐被遗忘和淹没的做出突出贡献的先烈,如何建设城市纪念性景观,值得深刻思考。难道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的富足会让我们忘却了为争取民主自由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吗?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改造清凉寺公园,中共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决定对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陵墓建筑进行修复。经过会议讨论,在充分尊重历史、尊重先烈的前提下,最终决定在原有基础上同清凉寺公园一并设计、重新修葺。
井勿幕先生陵墓所在地——清凉山公园规划现已基本完成,但规划现状却是不尽人意。如作为革命烈士的陵墓东北方向不远处有一儿童游乐园,休闲人流较多,甚为吵闹,公园规划的功能分区混乱,极不合理。另井勿幕先生陵园西北方向一百米处设机动车道,作为城市中心坡度不大的小型森林公园,设立机动车道并允许机动车进入是让人费解的,其不仅会对休闲放松的交通造成困扰,更会破坏小型森林公园的生态立体结构(图2)。本文从井勿幕先生的陵墓现状出发,以纪念性陵墓景观适宜性设计为主线,对其进行景观改造,从而建立适宜性的场地环境和景观氛围,重新怀念和瞻仰为民主自由平等做出突出贡献的井勿幕先生,并促使陵园作为清凉山公园爱国教育基地职能的实现。
4.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设计
现代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改造设计不再单纯地追求宏大,而是以单一垂直造型为主,更多地考虑拜访者与纪念性陵墓建筑景观的互动关系,从祭拜者的角度出发,塑造适合人祭拜的景观环境场所。在现代陵墓建筑的景观再造过程中,风格个性化、功能复合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因此,建筑景观设计师依据自己对纪念人物独特的理念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产生丰富多彩、富于个性化的表现。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再造往往会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世俗性亲近感加强,给陵墓建筑的景观带来活力。另外,当代纪念性陵墓建筑景观空间塑造有时也会与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及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结合。如上海的陈毅广场,兼有城市广场的功能,与各种生活设施相结合,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了多方面积极的社会效应。
对原有陵墓进行保护是历史文化遗存景观适应性再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在保护原有陵墓景观的基础上,使之更为完善。在陵墓景观再设计中,设计的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即陵墓景观环境通过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研究,突出对于人的适应性设计。“适应性设计”概念(adaptation)是系统与环境相协调的行为(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陵墓景观环境适应性即从整体观出发,通过调整陵墓景观构成的各个要素以适应人的祭拜行为。研究归纳出前来祭拜瞻仰的行为方式对环境要素、环境设施的需求,从而使陵墓周围环境与人的行为达到一致,实现“适应性设计”。井勿幕先生陵墓再设计采用传统的纪念碑模式并保持原有墓冢只加以修葺。中轴对称与环形墓道相结合,这种写意抒情的设计手法,使之与正方形勿幕广场遥相呼应,庄严中有了几分抒情。整个陵墓改造中采用隐喻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使之成为清凉山公园一个人文纪念性景观景点,不仅愉悦人们耳目、陶冶情操,更能触动人们的心灵,并引发思索。
4.1 井勿幕先生陵墓与清凉山森林公园整体规划的关系
井勿幕先生陵墓位于清凉山森林公园西北方向,属于清凉山森林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部分,坐北朝南。现有墓碑、墓冢是1981年中共陕西省政府重建的,总占地面积约20亩。清凉山公园处于西安市南部长安区境内,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天然环境优越。虽然公园部分功能分区不合理,但公园总体规划以尊重历史文脉、强调自然生态为立意,展现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强化和利用。清凉山公园建筑规划设计形式上对称均衡、景观追求植被原生态,用材多为花岗岩等厚重石材,是一个植被葱郁、文化色彩浓厚的森林主题公园。因此,井勿幕先生陵墓设计也遵循清凉山公园的整体规划,尊重历史、强调自然生态。造型上传统规整、用材宜为花岗岩石材,色彩为庄重灰色,最终合二为一(图3)。
4.2 墓冢修葺和墓碑还原
由于相关部门对其疏于管理,现有墓冢杂草丛生,满目凄凉。墓冢直径6米,对其再设计中,保存原有6米的直径大小并设计出高0.8米的花岗岩沿墓冢周围垒砌,加以保护。紧邻其前的墓碑造型以还原国民革命时期拱形造型为主,高4.5米,宽2.5米。拱形下方矩形中间凹陷0.3米处再作一拱形造型,并在其上述写碑文(图4)。墓碑造型源于国民革命时期打开国门、废除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的审美取向,蕴含哥特风格。碑顶采用圆拱型结构造型,国民革命时代特色明显。此墓碑的还原更能从侧面体现出井勿幕先生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革命思想,也反映了我们能够尊重历史、尊重革命烈士的理念。井勿幕先生墓碑采用青砖、大理石材料垒砌圆拱型而成,其造型庄重、严肃、稳重。墓碑前面为祭台,高0.45米,宽0.5米,方便拜访者祭祀。墓碑整体色彩为青灰色,颜色饱和稳重,造型简约大气,符合革命烈士严肃的祭拜氛围,并能够还原烈士追求民主自由平等而奋斗一生的历史面貌。
4.3 碑廊设计和墓道空间
井勿幕先生所作遗诗,章炳麟先生为其撰写的墓志铭及于右任等的一系列怀念诗等,在此次再造项目设计中可通过碑廊逐一展示。在墓冢的北面设计一弧形碑廊。造型上,通过弧形碑廊的柔和与墓冢、墓碑方形的严肃形成对比,使景观情节更加丰富。色彩上以灰色作底色,白色撰写碑文,直观、明确。碑廊高度设计从人心人性角度出发,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通过不同年龄段男女的身高及中国南北方人的身高特点推算出观看碑廊所需的最为合适的仰视角度,并前往西安碑林进行实地体验考察借鉴,最终设计的碑廊的高度为2米,长度为10米。碑廊的北面种植有松树、柏树等,把整个墓地空间围合,其一方面可作为儿童游乐区和井勿幕陵园的景观隔离带,最大化弥补清凉寺公园景观功能分区所存在的弊端;另一方面可为井勿幕陵园营造出安静肃穆的气氛。
碑廊与墓冢中间的部分设计一墓道,墓道围墓冢一圈(图5)。考虑到清明节及重阳节人流较大及普通日子人流较少的情况,墓道最终设为2米宽,占地面积合适,也可满足人流多时拜读碑廊的空间需求,整体空间的流动性较好。墓道铺装采用300mm×300mm×50mm浅灰麻烧面花岗岩铺设,铺装颜色庄重温和,可与碑廊、墓碑等形成统一风格。为避免墓道与周围植物种植的关系太突兀,在墓道旁边设计高1米的灌木修剪园,整齐划一,视野较为开阔。
4.4 勿幕广场
墓道通过1000mm×500mm×100mm厚白麻烧面花岗岩构成的汀步连接到勿幕广场。此处一共有三个汀步构成,寓意井勿幕先生的终年之数。勿幕广场位于墓冢的东南方较为平坦的土地上,空间基本形态采用正方形,“它代表着一种纯粹性和合理性,是一种静态的、中性的形式,没有主导方向,因而会给人以庄重、稳定的感觉,正方体发展成正立方体,仍然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纪念性空间中,立方体形式常常暗示着一种驻留、静思的状态。”[2]正方形铺装构成“井”字形寓意井勿幕先生的姓氏。正方形同样也象征着正直、中和的崇高人格。另广场中间设一植池,打破单调冷峻的铺装结构,种一松柏,既缓和气氛又可在炎热季节提供树荫。广场周边设四条长凳,为大理石材质,目的给年老祭拜者提供临时休息之地。此处未设计木质坐凳,主要原因是祭拜者在此只是短暂停留,无需增加材料成本。勿墓广场在每个进出口设置了拴马桩元素。拴马桩在古代用于拴马停留,在此暗含到此地之后祭拜者可放下行囊、整理装束,踏入辛亥先烈井勿幕的陵园之意。勿幕广场除给祭拜着提供休息和缓解人流密集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在此空间中展现出井勿幕先生的历史功绩,供后人瞻仰学习(图6)。
4.5 植物
充分考虑人们多层次、多方位的纪念观景需求,笔者对于纪念性场地环境景观植物设计的自然环境及可持续性方面做了分析研究。经过科学配置的植物与纪念性景观相互映衬,才会形成主题突出、层次丰富、充满灵气的陵墓建筑景观。植物不仅是此次纪念性陵墓景观再造的一个构成要素,它还能使景观空间充满生机和美感,渲染出纪念性景观宁静、清新的氛围。当然,植物不仅仅具有观赏渲染气氛的功能,亦可改变空气质量,并可使山坡土壤得到稳定。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植物设计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设计。如陕西富平习仲勋陵园,周围被高大松柏围合,纪念氛围浓烈,隐约中带有几分庄重。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再造研究中植物配置合适,一可突出纪念性建筑景观主体,二可协调纪念性建筑与周围的环境,三可丰富纪念性陵墓建筑小品的艺术构图,四可赋予纪念性建筑物思维空间感。因此,在井勿幕先生陵园再造过程中,植物的精致化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植物审美的虚实对比,规则式或者不规则式的搭配,可营造出怀念的情境。
在井勿幕先生陵园周围的植物配置要达到缅怀和观景的作用,四周采用规则式植物配置手法,形成高1米的规则式修剪灌木。修剪灌木后面配置松柏等整齐乔木,采用重复构成形式种植,大气而磅礴,象征了先人的英魂万古长青。种植松柏也有永世长存、不可磨灭的寓意。开花植物数量少即可,采用开白花和黄花的品种,如梅花、杜鹃、玉兰等,高贵而淡雅,也可寓意人们对先人的缅怀之意。背景小山坡绿地中栽植高大雄伟的乔木,营造出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景观。距离碑廊较近缓坡地段以地衣植被为主,以保证祭拜者观看碑廊。地衣植被还可促进所配置的优势乔木植物良好生长。
5.小结
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纪念性景观与城市历史文化沉淀的关系最为紧密,此次设计在面积一定的基础上,采用最基本的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再造元素,使陵园的教育功能和宣传功能得到了最大化、最优化展示。通过纪念性陵墓建筑的景观再造过程中程序式设计,明确了路线设计,参观祭拜者只有按照所设计规定的程序路线行进,方可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井勿幕先生陵园再设计必将成为清凉山公园爱国教育基地的亮点。
注释:
[1]李峰荫.井氏双雄血沃中华—孙中山和井勿幕、井岳秀弟兄们的英雄故事[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2]赵海翔.纪念性景观表现[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005
1.成玉宁.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刘仁芳.纪念性建筑环境景观植物设计[C].见:中国建筑学会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学会,2007
3.李楠.布里昂家族墓地景观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0(6):5-6
4.齐康.日月同辉: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碑轴线群体的创作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齐康.创意设计:齐康及其合作者建筑设计作品选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赵海翔.纪念性景观表现[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005
7.李峰荫.井氏双雄血沃中华—孙中山和井勿幕、井岳秀弟兄们的英雄故事[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8.井晓天编著.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遗作及纪念文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陈丽丽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