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17-06-15李洪兵
李洪兵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公主岭 136100)
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李洪兵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公主岭 136100)
随着人们对鲜食玉米的认可,鲜食玉米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文章阐述鲜食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以供相关种植者参考。
鲜食玉米 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
1 选地与整地
选择无污染源,土壤肥沃、耕作层深厚、保肥保水能力强的连片田块。机械灭茬、整地起垄可在当年秋季或第2年春季播种前进行。采用机械旋耕灭茬。
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方式的,可“三犁川”法起常规垄,垄距60~65 cm;再隔垄沟深耕1犁,犁尖至垄台深度应达到35 cm。将有机肥30~40 m3/hm2施入该深耕沟内。以该施肥沟(肥带)为大垄中心,打成垄底宽120~130 cm、垄顶宽80~90 cm的大垄,打垄后及时镇压。
2 地膜的选择
选用拉力强、透明度好、价格适中、能降解地膜。大垄双行种植的地膜幅宽在110~120 cm,厚度0.008 mm为宜。
3 播种
3.1 种子选择及处理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鲜食玉米品种。同时兼顾市场对鲜穗的特殊要求来选择品种。选晴天将未包衣的种子摊开在阳光下翻晒1~2 d。包衣可选择通过国家批准登记的高效低毒种衣剂进行。
3.2 播种时间
播种时期应根据气象条件、品种特性、花粉直感的预防,并结合鲜食玉米市场供应时间、加工厂的生产季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春季最早播种期应在耕地10 cm深土壤温度稳定通过8℃时开始播种。秋季错期延后生产必须保证在初霜前达到采收标准。
3.3 播种密度
按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地力较高、水肥充足的地块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地力低的地块可适当减少种植密度。
3.4 隔离种植
鲜食玉米与其他同期播种的玉米在无隔离物时空间隔离直线距离不低于1 000 m,利用山岗、树林、村庄等自然屏障隔离,隔离距离可适当缩短。达不到空间隔离要求的,采用时差隔离,同其他玉米品种错开授粉期种植,一般错开授粉期25 d左右。
4 水肥管理
(1)施肥。一般中高等地力水平地块,纯氮150~210 kg/hm2,纯磷90~150 kg/hm2,纯钾90~130 kg/hm2;低等地力水平地块,纯氮120~150 kg/hm2,纯磷60~90 kg/hm2,纯钾70~90 kg/hm2。同时施用优质有机肥30 m3左右。
(2)施肥方式。90%磷肥、60%钾肥、全部有机肥及20%氮肥做底肥;10%磷肥作种肥,做到分层施用;80%氮肥和40%钾肥作苗肥、穗肥追施,追肥深度10 cm以上。
(3)灌水。半干旱区鲜食玉米生育期内需要补水灌溉。灌水时要避开玉米盛花期,应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墒情变化,及时采取灌排水措施,收获前几天适当控水。
5 田间管理
当鲜食玉米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6月下旬,雨季来临前进行垄沟深松,深度25~30 cm。在玉米拔节后期,进行垄沟深追肥起垄,入土深度≥10 cm。在授粉阶段,遇到不良天气时,应做好人工辅助授粉工作。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1)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在5月上中旬,发现玉米螟幼虫爬出秸秆垛时,即可用白僵菌菌粉封垛。在秸秆垛的茬口面,每隔1 m用木棍向垛内捣洞20 cm深,用机动喷粉器插入洞中进行喷粉。或在7月上中旬,玉米大喇叭口期,将白僵菌菌粉(7.5 kg/hm2)与细沙(60 kg/hm2)混拌均匀,撒于玉米心叶,每株用量为1 g左右。
(2)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6月末7月初玉米螟产卵高峰期2次释放赤眼蜂。第1次释放赤眼蜂(10.5万头/hm2),间隔5~7 d后再释放第2次(12.0万头/ hm2)。
7 收获
糯玉米授粉后24~28 d进入乳熟期,此时用手指按籽粒有弹性,划开籽粒,有少量浆液溢出,此时采收为宜。甜玉米授粉后20~23 d进入乳熟期,此时划开籽粒,有大量浆液溢出,此时采收为宜。笋玉米在抽丝前后,幼嫩雌果穗没有鼓粒时收获为宜。采收后5 h内供应市场鲜销或加工冷藏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