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闭式圆形煤场防止自燃的实践与探索

2017-06-15陈伟

综合智慧能源 2017年5期
关键词:煤场大块圆形

陈伟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山东 莱州 261441)

封闭式圆形煤场防止自燃的实践与探索

陈伟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山东 莱州 261441)

圆形煤场运行实践管理中,对存煤自燃现象进行了汇总、分析和总结,介绍了圆形煤场自燃的特性,初步掌握了自燃的规律性,提出了防止自燃的措施,为进一步使用管理圆形煤场积累了一些经验。

圆形煤场;危害;自燃

0 引言

圆形煤场具有环保、节能、干燥储存等特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大政方针,在火力发电厂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圆形煤场易自燃及自燃后的处理有相当难度,因此在推广使用上有一定困难。本文在煤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圆形煤场防自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煤场管理的规律性认识,并提出防自燃的部分解决办法,以供读者参考和借鉴。

1 简介

某火力发电厂位于渤海湾畔,一期工程建设2×1 000 MW机组,同期建设2×3.5万t泊位和2×16万t的圆形煤场。来船通过码头接卸,再经输煤系统进入圆形煤场内储存。圆形煤场直径120 m,底部挡煤墙高17 m,挡墙上部为封闭式钢架顶棚,中心离地面高50 m;可同时完成堆料和取料作业;在挡墙内侧壁上安装了271根自动测温传感器,可实时测温,并可远程观察温度变化情况;电厂安装有喷淋系统和消防水炮,粉尘污染和消防安全得以保障;同时电厂配备有装载机、推煤机等机械设备。

2 煤场自燃的危害

煤场自燃主要有以下危害。

(1)热值损失。煤的自燃大大降低了煤炭热值,灰分增加,煤的应用价值未得到有效利用。

(2)对煤场设施具有破坏作用。大面积的自燃导致挡煤墙壁毁损,严重时影响整个煤场设施的安全。

(3)自燃的烟气对人体有害。自燃煤产生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对在场内工作人员的人体危害较大。

(4)对钢结构有腐蚀作用。自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煤场上部的钢架结构具有较大的腐蚀性,会影响钢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3 圆形煤场的优缺点

同室外条形煤场相比,圆形煤场[1]具有以下优点。

(1)建设投资额度大。每座圆形煤场的建设费用需要近亿的资金。

(2)环保性能优越。煤场上部为相对封闭式设计,煤粉尘被抑制在煤场内部,煤场外部比较干净,对周边的环境基本无污染。

(3)节能效果明显。圆形煤场的封闭式设计,减少了风损、雨损,储存的煤炭为干煤状态,降低了煤中水分对锅炉燃烧的影响。

(4)堆料、取料的自动化程度高。

相对其优点,圆形煤场还有以下不足。

(1)由于高空自然堆积密度相对较小,导致大块煤向挡墙堆积易发生自燃现象。

(2)自燃后的挡煤墙易被烧坏,影响圆形煤场的安全运行。

(3)自燃发生后,机械设备不易对墙角等事故区域进行处理。

4 自燃的倾向性因素分析

某电厂2012年6月—2014年6月圆形煤场共出现15次自燃现象,自燃情况见表1。

煤表面与空气充分接触,水分损失到一定程度后,氧化的煤达到自燃点而发生自燃。自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践中煤炭自燃倾向性因素主要包括储存时间、空气流通、不同品种煤叠加等。

4.1 大块煤的自燃倾向

某电厂在堆煤时用堆料臂从31 m高空堆煤,由于煤的离析作用,大块煤滚落到边角处,挡煤墙边角处因此累积大量的大块煤,由于空气在大块煤中流通,大块煤氧化加快,导致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自燃现象。

表1 圆形煤场自燃情况统计

4.2 空气流通强时的自燃倾向

把已冒气的煤放置在室外(有3~4级风)堆成堆做试验,在风力的作用下,经过5 h,原本冒气的煤变成明火,并越烧越旺。再观察事故煤斗边上已自燃煤,因为大门口及室内空气对流,明火更旺,直至煤燃尽变成灰分。在取料机取煤过程中,经常出现冒气或出现明火现象,原因是煤堆内部积聚大量热量,在取料后煤炭迅速氧化导致自燃发生。基于此理,管理人员将煤场大门保持关闭或打开状态分别进行观察60 d,发现打开大门导致门口边墙角处大块煤自燃2次,关闭时未发生自燃现象,再联系以前投产前长时间储煤时,多发生在大门边角处的自燃情况,分析认为空气流通是导致自燃的原因之一。

4.3 市场混煤的自燃倾向

某电厂曾经出现过将来煤分别存放在两个圆形煤场中,只经过20 d先后发生自燃现象。经查此船煤系市场混煤,是煤炭供应商通过不同品种煤掺配成约定的热值的煤。表1中市场混煤自燃曾经出现过5次。对品种较单一的煤(如神混煤)长时间观察,出现自燃现象明显减少。

4.4 冒气煤的自燃倾向

实践中,煤场经常会产生冒气现象(冬季更甚些)。有时气流较快且夹杂着刺鼻的硫味,可以判断其内部已出现自燃倾向。若出现此现象,应当及时采取倒堆等办法,或者优选将冒气的存煤取用,并注意不能把明火放入输煤系统。

4.5 存储时间长的自燃倾向

某电厂在机组试运阶段,曾经在2个圆形煤场满负荷储存共28余万t,用汽车运输入场(可以认为煤堆是压实的),最长放置8个月时间,因未能实现煤堆周转[2],在此期间曾经在2个圆形煤场的大门口两侧边角处出现过7次小面积(有明火苗头即被处理)自燃现象。随着机组相继投运,煤场内周转正常(摸索出规律:一般情况下2个月为一个周期),未出现自燃现象;但在冬季储煤和迎峰度夏煤场满负荷运行状态下,有的煤超过60 d,自燃现象就有增加的趋势。分析认为,圆形煤场满负荷存储而周转不畅,导致存储时间较长(超过60 d),也是产生自燃现象的原因之一。

4.6 未彻底清底的自燃倾向

因圆形煤场满负荷运行,或因新旧煤叠加,未能及时安排清理煤场底部未取尽的煤(主要是机组试运储煤、过冬储煤、迎峰度夏储煤的压力大,来不及清底),在新旧煤交接处,特别是不同品种煤叠加在一起易出现冒气、冒烟,直至明火现象。某电厂曾经把已放置室外平均近3个月时间的3种煤放置在圆形煤场底部(实际上是混煤,汽车运输后算是倒堆),不到10 d即出现自燃现象。建议加快圆形煤场周转频率,并对煤场彻底清底[3]。堆存时尽可能将煤单独存放,减少新旧煤、不同品种煤叠加存放。

综上所述,圆形煤场自燃有如下规律:圆形煤场墙角处大块煤易自燃;空气流通过强易自燃;存储时间超过60 d易自燃;煤场未彻底清底易自燃;取料机取煤过程中易自燃;市场混煤易自燃;冒气的煤易自燃;不同品种煤叠压在一起易自燃。

5 防范措施

经过原因分析和上述规律的总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或减少圆形煤场自燃。

(1)对挡墙边的大块煤,可以采取上部覆盖鲜细煤堵缝压实的方法。

(2)煤场储存时间不宜超过60 d,按烧旧存新、先进先出原则,定期合理安排取用,加快存煤周转频率。

(3)刚性执行煤场清底制度,特别是把挡墙角处的大块煤彻底清理干净。

(4)建设备用煤场,减小圆形煤场存储压力。

(5)合理存储,存储量以满负荷存储量的80%~90%为宜,留出圆形煤场内机动清底的空间和时间。

(6)分堆、分类、分品种存放,尽可能把不同品种的煤分别存放。

(7)日常管理中,采取措施减少煤场内通风对煤氧化的影响程度,如把煤场大门关闭,定期检查并维修挡墙毁损情况。

(8)尽可能从源头上摸清煤炭出井后的存储时间,掌控煤炭的自燃倾向性特点。

(9)减少市场混煤的采购量。

(10)对冒气的煤及时安排取用。

6 结束语

随着圆形煤场的广泛使用,防自燃成了火力发电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为管好煤场,从机组试运储煤到正式运营,经历了了解自燃、处理自燃、不断整改、防止自燃、摸索规律的探索过程,记录自燃现象并认真分析总结,从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中积累了丰富管理经验。经过整改,该电厂的煤场自燃现象大大减少,在保障电厂安全运行的同时,电厂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类似煤场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宝贵借鉴。

[1]符永正.圆形煤场的特点及自燃防止措施[J].内江科技,2008,123(7):123.

[2]常瑞丽,郑祖东,谢忠泉.火电厂封闭式圆形贮煤场及其防自燃安全措施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11):63-65.

[3]黄国斌.封闭式圆形煤场贮煤防自燃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54(19):185-186.

(本文责编:刘炳锋)

2017-02-13;

2017-02-23

TK 01+8

B

1674-1951(2017)05-0030-02

陈伟(1969—),男,山东枣庄人,从事入厂煤验收管理和法律顾问方面的工作(E-mail:623271978@qq.com)。

猜你喜欢

煤场大块圆形
封闭煤场数字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林西矿业煤场网壳抗推支座设计与受力分析
露天煤场防汛应急管理与环保管控
大块煤破碎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
南城三义
圆形变身喵星人
V先生的幻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