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嗜酸性皮炎为首发的小细胞肺癌一例
2017-06-15袁定芬杨欣融
孙 睿 邓 辉 袁定芬 杨欣融
以嗜酸性皮炎为首发的小细胞肺癌一例
孙 睿1邓 辉2袁定芬2杨欣融2
临床资料 患者,女,59岁。2015年11月7日因全身弥漫性红色斑丘疹就诊,血常规:白细胞15.5×109/L,血红蛋白151 g/L,嗜酸细胞百分比42.6%,中性细胞百分比38.2%,肝肾功能、尿常规正常,心超检查正常,寄生虫检查阴性,建议行胸部CT检查,患者拒绝,临床拟诊:嗜酸粒细胞增多症。行组织病理检查。2015年11月7日起予甲泼尼龙40 mg静滴,2015年11月16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3.6×109/L,血红蛋白136 g/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40.8%,中性细胞百分比36.7%,遂加用头孢呋辛静滴抗感染,并加用雷公藤7天后改用沙利度胺+干扰素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下降。2015年11月24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11.3×109/L,血红蛋白138 g/L,嗜酸粒细胞百分比23.7%,中性细胞百分比62.1%。于2015年12月25日行胸部CT平扫。
有高血压病史20年,最高血压170/100 mmHg,平时服用纳催离等药物,血压控制可。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广泛分布粟粒至黄豆大红色丘疹且伴弥漫性浸润性红斑,伴瘙痒,丘疹为扁平圆顶状,触之坚实,未见紫癜、溃疡增生样皮损(图1、2)。皮肤组织病理示:表皮呈网篮状角化过度,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见多量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符合嗜酸粒细胞性皮炎所致皮肤改变(图3、4)。胸部CT平扫(图5、6):(1)左肺下叶肿块,周围性肺癌伴周围阻塞性肺炎可能,建议胸部CT增强进一步检查。(2)左侧肺门、双侧腋下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3)双侧胸腔内少量积液。支气管镜检查:病理检查报告:左下叶开口新生物(左下叶开口新生物刷检液基方法制片):查见高度异型小细胞,诊断:小细胞性恶性肿瘤。
根据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报告,肺低分化癌诊断明确,且伴有阻塞性肺炎,痰培养真菌及病原体检查阴性,因此,嗜酸粒细胞增多暂不能排除由肺癌所致。其次,患者短时间内出现严重肝功能异常,于2015年12月7日急查肝功:谷丙转氨酶(干式)1648 U/L↑,谷草转氨酶(干式)665 U/L↑,伴低钾血症,遂停用雷公藤及可乐必妥,并补钾对症治疗。现停服用雷公藤,用头孢他啶抗炎,并加用阿拓莫兰及甘利欣保肝对症治疗。经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无效,于2015年12月24日死于呼吸衰竭。
图1 右手臂多发密集红色丘疹 图2 双下肢弥漫性红色斑疹 图3 表皮呈网篮状角化过度,真皮浅层间质内大量嗜酸细胞浸润(HE,×100) 图4 真皮浅层间质内多量嗜酸粒细胞浸润(HE,×200)
图5、6 胸部CT左肺下叶肿块,肺门及纵隔多发结节
讨论 患者起初表现为全身斑丘疹,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寄生虫检查阴性,甲泼尼龙及雷公藤治疗有效,临床怀疑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1500/μL),不少于6个月,或不足6个月但有器官损伤,可累及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等多个器官,最常见症状为乏力、咳嗽、肌肉酸痛、皮疹、红斑、结节等,常见病因为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病、肿瘤等[1]。根据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报告,肺低分化癌诊断明确,是以嗜酸性皮炎为首发的小细胞肺癌一例,嗜酸性皮炎为类癌综合征的皮肤表现。
类癌综合征是由类癌及其转移灶分泌的多种神经内分泌物质而引发的一组特有的临床症候群。类癌起源于胃肠道和其他组织嗜铬细胞,可发生远处转移表现为恶性,能产生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胺和肽类。典型的类癌综合征包括肝肿大,发作性颜面潮红、腹泻、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少数患者出现心脏损害及皮肤、肌肉等病变。
小细胞肺癌为肺癌的未分化癌分型,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约8.4%的肺癌患者出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在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均可发生。该现象的原因目前仍不清楚,有学者提出可能与肿瘤细胞产生粒-巨噬细胞性集落刺激因子(GM-SCF)和白介素-5(IL-5)有关,通过刺激骨髓增殖,细胞增生激活、迁移,使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并延迟了细胞凋亡[2,3]。嗜酸粒细胞增多,当它发生恶性肿瘤和其他原因被排除在外,表明肿瘤播散,因此预后差。
该患者以嗜酸性皮炎为首发症状,因肺外表现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怀疑嗜酸粒细胞增多症,CT平扫左肺下叶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嗜酸细胞增多症亦可伴有肺部浸润影,即嗜酸粒细胞性肺病,该类疾病的特点是肺部阴影、肺泡嗜酸粒细胞增多,伴或不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根据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报告,肺低分化癌明确,是以嗜酸性皮炎为首发的小细胞肺癌,非嗜酸细胞增多症引起的嗜酸性肺病。此类患者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顾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类癌及类癌综合征的了解,我们应该重视恶性肿瘤的肺外表现,全面系统的检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1] 付俊,刘彤.以皮肤损害为突出表现的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8):492-494.
[2] Lammer V, Stoeckle C, Padberg B, et al. Hypereosinophilia driven by GM-CSF in large-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J]. Lung Cancer,2012,76(3):493-495.
[3] Pandit R, Seholnik A, Wulfekuhler L, et al.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ssociated with excessive eosinophilia and secretion of interleukin-5 as paraneoplastic syndrome[J]. Am J Hematol,2007,82(3):234-237.
(收稿:2016-02-02 修回:2016-03-03)
1苏州大学医学部,苏州,215100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