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奋进铸辉煌

2017-06-15

当代贵州 2017年15期
关键词:钟山全域生态

五年奋进铸辉煌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郎艳林

春日的六盘水市钟山区,草木葱茏、百花绽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月照社区独山村,村民张老五正骑着摩托车到已拆迁的老家地里收青菜。去年底,张老五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家人从破旧的老房子搬到了150平方米的新房子。“六口人,通过银行人人贷,去年分红24000元。媳妇在社区‘微田园’有活儿干,孩子有书读,不错!”张老五心里美滋滋的。

百姓收入增加、幸福感倍增,这是钟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

“干”字当头,钟山区干部群众发扬创新思维干、解放思想干、甩开膀子干、拎着帽子干的“四干”精神,正谱写着统筹城乡、转型发展、小康建设的新辉煌。

补齐民生短板 提升幸福指数

钟山区围绕建设全域产业、全域旅游、全域创新、全域生态、全域文明、全域小康新钟山,建成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目标,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补齐民生短板,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五年来,共减贫4.28万人,5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16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9.1%降到2.82%。小康实现程度达97.2%,顺利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在同期申报小康达标验收县区中名列全省第一。

2016年,钟山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6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达27852元和11222元,年均分别增长11.21%和14.15%。建立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7.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启动基本普及15年教育计划,基本建成高中教育城,引进北大六盘水培文实验学校到钟山建校办学,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5.22%、95.18%、91.57%。

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康体养老工程、农村幸福院、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37.45张,“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68%,被评为“中国十佳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空巢”老人关爱救助保障,减少留守儿童629户1005人。新钟山人民医院基本建成,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医疗联合试点、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取得成效。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

扎实抓好安全生产,连续五年实现“双降”。深入推进“平安钟山”建设,2015年群众安全感达95.42%,较2011年提高9.98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达97.1%,较2011年提高16.89个百分点。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

推进“三变”改革 促进转型升级

沉淀了半个世纪的“三线”精神,将“创业”和“奉献”留给了钟山人民;新世纪,“创新”“争先”的“三变”改革让钟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钟山区弘扬“三线”精神和新时期“六盘水”精神,深化“三变”改革,敢于创新,敢想敢试,敢闯敢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钟山区坚持把改革作为关键一花山国际度假公园、水城古镇、月照养生谷、大河堡、中国农耕文化历史博览园(凉都国学馆)、韭菜坪等景区景点,建成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连续四年成功承办了“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2016年成功承办六盘水市第三届旅发大会和举办了全国青少年高山邀请滑雪赛以及贵州省首届滑雪节的开幕式等大型赛事和活动。 冬季滑雪、“野奢”度假、康体运动、农旅文融合等旅游业态蓬勃发展,山地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银行、招商银行、贵阳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入驻钟山区,金融业快速发展。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区市场主体达39835户。201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02.2亿元,占GDP比重达52.6%。被评为“贵州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厚植生态优势 统筹城乡发展

招,研究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完成改革任务316项。探索推进“三变”改革,创新“三变+N”模式,激活了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成撤街道、建新型社区和城市居委会、城乡网格调整划分工作,推进“一居一警”和“一村一警助”全覆盖,推行错时、延时、预约、订单、上门“五项服务”和乡镇干部每月集中工作23天、休息7天工作制度,不断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年来,钟山区坚持在赶中转、在转中赶,大力推动产业转型、结构转变、动能转换、效益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从2011年的1∶55.6∶43.4调整为现在的1.6∶47.9∶50.5。

围绕“百姓富、生态美”推动一产转型。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和农旅文一体化的思路,钟山区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个,完成农业特色产业22.96万亩,粮经比从2011年的40∶60调整为现在的20∶80。

围绕“结构好、效益高”推动二产升级。扶持安凯达、品三科技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静脉产业园顺利推进,煤矸石利用住宅产业化等项目落地发展,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提高到76.13%;凉都国际互联网文创产业园、北斗大数据产业园、月照养生养老基地等相继建成,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新型建材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围绕“市场活、可持续”推动三产优化。以建设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钟山区精心打造梅

山青、天蓝、水清、地洁,是魅力钟山的特色优势。五年来,钟山区厚植绿色优势,坚持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围绕“四个价值”最大化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9.76万亩,石漠化治理57.1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2011年的30.4%提升到46.58%。

钟山区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同时,扎实开展环保“六个一律”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行动,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经过不断努力,钟山区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养生度假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养生养老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称号。

围绕构建“现代都市—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健康旅游—生态产业”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体系,钟山区科学编制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让城乡每一寸土地都有效利用,实现“城市乡村共繁荣、农民市民同发展”。

五年来,钟山区交通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月照机场建成通航,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等11条航线;杭瑞、六六、水盘高速陆续开通,六沾铁路复线钟山段、内环快线及其五连线基本建成通车,六盘水火车站新建站房投入使用,建成月照至独山旅游专线等园区大道、旅游公路120公里,改造乡村道路260公里;完成农网改造998.32公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寨“1+N”升级改造,建成月照、大河等美丽乡村示范点,完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民居改造18773户,率先在全市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是全省唯一一个获住建部批准的“全国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区”。

这是钟山转型发展步伐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活力最足、生态建设成效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未来,钟山区将站在新的起点,坚定不移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大数据战略行动、大生态战略行动、大旅游战略行动、大健康战略行动五大战略行动,奋力开创钟山发展的新局面,不负时代所赋、不负群众所盼、不负使命担当。

(责任编辑/喻 丹)

百姓收入增加、幸福感倍增,这是钟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图为钟山区梅花山峰丛。(付新强//摄)

猜你喜欢

钟山全域生态
金钟山秋色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商务部部长钟山:多边贸易体制是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钟山区委离退局开展扶贫户回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