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研究
2017-06-14吴俊杰
吴俊杰
【摘要】近些年,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运动项目,如何改革与创新高校篮球课程成为新时期高校篮球教学应重视的问题。主要研究了高校篮球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意义,阐述了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与改革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措施,为推动高校篮球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篮球教学 理念与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204-01
随着高校体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在高校教育中体育教学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篮球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加快对篮球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从而充分发挥出篮球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用。以下围绕着高校篮球教学模式改革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创新与改革篮球教学模式有效对策。
一、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篮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多的关注于竞技性体育,而当前体育教学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高强度竞技性的体育训练会造成对骨骼损害,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因此,创新篮球课程教育模式首要任务是改变传统高强度训练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至健康锻炼行列中,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现阶段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落后的教学模式
就传统高校篮球教学模式而言,其更多重视让学生掌握丰富篮球技能与技巧,特别关注于学生动作技能规范性。然而,基于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终身健康体育锻炼思维观念。近些年,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篮球课程需要。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单一
教师在开展高校篮球课程教学中采取三步走策略,其中,第一步指的是教师的亲身示范;第二步指的是教师的指导;第三步指的是学生的自由活动。教学内容主要是传授学生投篮、传球以及运球等基本动作技能。然而,对于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则不予以重视。但是,团队合作是篮球运动中不必可少的内容,篮球教学目标不仅仅提升个人技能,而更加关注于提升团队整体能力。然而,高校篮球教学受到一直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主要采取机械式讲授方式,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学内容。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篮球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篮球专项技术,并讲解一定裁判方式与比赛规则等,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以讲述为主“灌输式”教学方式,而并未结合篮球实际发展情况讲解关于技术动作比赛战术等内容。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偏重于学生成绩,对学生技术水平却很少做出评定,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是不利的。长此以往,在短期内无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且打消学生对于篮球运动兴趣。
(三)教学评价结构不科学
篮球课程与其他课程相同,以结课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好坏标准。就考试内容方面来看,主要包括定点投篮、单人与双人全场运球往返上篮等技术性不强动作,学生只有课下进行积极训练,就可在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教师通常提前告知学生考试内容,而学生在接受内容后在课下展开充分练习,这样做可确保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但是不少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仅仅是临考时进行突击训练,这样也就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即使学生具备做出高质量传球动作能力,也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篮球技能掌握状况。此外,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仅仅是考核成绩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学习效果,对于部分接受能力较差学生而言,这种以成绩论英雄的考核方式有点不公平。
(四)缺乏明确的培养定位
高校需要在充分考虑社会实际需求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教育方向。因此,在改革与创新体育课程中,社会需要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目前体育教育目标而言,体育教育以终身锻炼与健康第一等作为重要指导思想。然而,由于受到长期竞技性体育影响,传统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重视向学生传授战术方式与技术规范等,主要采取示范讲解方式,其具体操作是先由教师做出动作示范,紧接着学生对动作进行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错误动作,教师会给予及时纠正,通过一段时间的分化练习,学生将会自动化形成技能战术,这种训练方式特点在于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脑海中形成固定條件反射,学生在任何情况下相应采取防守与进攻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可让学生掌握规范性动作,不足之处是不仅无法体现篮球运动健身性与娱乐性,还会让学生在训练中受伤。此外,这种训练方式还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创新与改革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的措施
(一)丰富篮球教学内容
在认识到篮球课程教学中问题的基础上,我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对篮球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就教学内容方面来看,高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适当增加娱乐性与健身性内容,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运动技术。比如,在开展篮球课程教学中,举办各类趣味性篮球比赛,如移动投篮与运球往返接力等,对于学生而言这些趣味性比赛具有强大吸引力,推动形成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可通过举办对抗赛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在实战中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在实际比赛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二)改进与完善教学方式
毋庸置疑,学生在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与学习基础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比如,男生与女生相比在篮球技术方面较高,热爱篮球的学生与不喜欢篮球的学生的相比,前者的技术显然更高。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针对性教学方式。例如,对于篮球基础薄弱学生,教师应降低学生要求,先采用最简单教学方式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篮球技能,而对于篮球基础良好学生,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两人为一组开展对抗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竞争意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对于激发学生练习篮球积极性而言,完善的考核方式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开展考核之前,教师会将考核内容、标准与方式等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可从中自主选择合适内容,且评分标准因考生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评分标准对篮球技能良好学生要求更为严格,学生自主选择考试内容这一举措可让学生发挥自身最高水准。传统的考核中,教师选用单独时间进行考核。然而,新型考核方式允许学生结合自己技术水平合理确定考核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予学生充分准备考试时间,同时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练习篮球,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篮球课程教学在此背景下应重新进行教学目标合理定位,大胆的创新篮球课程教学模式,不断的丰富篮球课程教学内容,重视品德教学与篮球教学的结合。教师应在科学合理训练方式下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观念,从而为社会建设与发展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鲁陵.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22-124.
[2]牛文君.普通高校篮球现代教学理念创新研究[J].科技信息,2011(27):168,188.
[3]董仕.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