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和教学管理
2017-06-14覃钰
覃钰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加方乡中心小学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理念深入人心,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农村教育问题始终难以破解。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影响着全国教育发展水平。文章简要分析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结合新课改形势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教学管理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学和教育管理现状
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根基,是决定国家未来兴衰成败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教学已跟不上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步伐,暴露出种种教学问题。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纵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毫无例外地都对基础教育十分重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对基础教育的推进作用大,但目前仍然有一些问题阻碍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如师资力量弱,家长不重视,语文学科地位低,教学设施陈旧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教学模式传统僵化,专业水平不高
教学思路传统僵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一味地让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偏重于教材,考试成绩决定一切,并没从提升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角度考虑,导致学生“填鸭式”“被动式”地学习。学校过度强调知识的一致性,抑制学生发散性思维;过分注重课堂的纪律性,未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弱,持有错误的学习目标意识,并且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策略的意识淡薄。农村小学中教学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不多,很多是低学历低水平,骨干教师人数严重不足。
(二)农村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老龄化趋势明显
师资力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农村语文教师老龄化趋势明显,教育观念陈旧,身兼数科的教师数量较多;支教的青年教师大多因生活环境差、薪资待遇不高而不愿留下,再加上没有新的教师补充,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这成了农村小学教育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三)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长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到了入学年龄直接把孩子扔给学校管教。学生没有责任心就会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重视,不遵守课堂纪律,形成随意散漫的习惯,这些从小养成的坏习惯很有可能伴随学生的一生,十分不利于个人发展。另外,部分家长因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学生的教育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更有甚者,不少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的生活教育等问题推给孩子祖辈,而老人多对小孩溺爱娇惯,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生活意志。
(四)教学硬件设施落后
近些年,国家虽加大了农村教育投入,但是农村许多学校教学设施依然严重缺乏,十分落后,一些基本的教学活动都无法开展,如物理、化学课需要的实验教学。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同时偏远地区普遍没有网络,与外界联系少,获取信息手段匮乏。在教学环境方面,农村小学校舍差,严重影响学生就餐、住宿;图书阅览室书籍很少,多年未更新,图书馆不能被很好地利用。
(五)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家庭的知识熏陶不到位
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也落后,家长在生活的压力下每天努力地赚钱,没有机会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以给予孩子更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农村的孩子在家中更多地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过早地感受到生活的压力,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让他们更加轻视学习;而家长本身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长此以往,学生逐渐成了学困生。
(六)学生写作熱情低
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学生除完成老师正式布置的作文作业外,坚持写周记、日记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写作持反感态度,对语文的学习充满抵触心理。学生懒开口,懒动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中,由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地复习和运用,上课时懒于开口,只等着教师给出答案,做作业的时候懒动笔,能少写一点就少写一点。久而久之,学生的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放弃语文课程的学习。
(七)教育管理状况差
许多教师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并没有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导致学校制定的制度落实不到位,各项教学工作开展无序,缺乏执行力,不能提高教学效率,不利于教学管理的发展。
二、限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因素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传统教育思想把学习的最终目的归于升学考试,提高学历,以分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教师为追求高效教学,提高学生分数,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巩固学习效果,忽略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在如此高压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语文学习质量低,部分学生已经出现了严重偏科现象。课上缺少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交流,保持传统的“我讲你听,我写你记”和“考什么讲什么”的语文教育模式,鲜有课外实践活动的延伸,使学生的知识面只停留在课本上,远远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不难发现有的教师普通话说得并不标准,夹杂着较重的地方口音,更有甚者在课上课下全部用方言。而农村小学生源单一,均来自周围村落,唯一可以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就是学校学习。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应是语文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是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时期,目前看来,农村语言学习环境令人担忧。
(三)部分教师对新课改政策落实不到位
青年教师对新课改政策接受较快,也能及时改变自身落后的教育观念。部分年龄大的教师深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一时间无法改变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难以将先进的教学观念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甚至对电脑操作不熟悉,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更是一窍不通。
三、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和管理提出建议
(一)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力量
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紧跟教师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兴趣比智力更为重要。天赋异常的学生对学习无兴趣,缺乏动力,同样不会很好地掌握一门课程。总的来说,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缓解学习带来的疲劳感,使其有效注意时间延长。
(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旨在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学生在基础知识、反应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各有差别,教师要根据整体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要求和讲课进度,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想方设法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同时,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唤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准入机制,提升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师资不足的状况,就要改革招聘制度,扩大招聘范围,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留住优秀教师。这样不仅优化了教师队伍,而且保证了教育质量。
(四)建立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
教育不公平是我国教育事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在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统一协调分配,有利于平衡城乡师资力量布局,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让农村小学生接触到更好的教育。
(五)让学生享受获得尊重的满足感
学生变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可以归结为两类:第一,家庭条件不好导致学生在学校集体活动中缺乏存在感和自信心;第二,本身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其在学习中落后于别人,得不到学习上的满足感。无论哪种原因,都会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此,只有让学生享受获得尊重的满足感,让他们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他们爱上语文学习,克服语文学习上的困难。
(六)改变教学观,改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融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是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途径和帮助学生转变“学困”境地的有力法宝。农村语文教师要切实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和教学能力,以促进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七)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新课改理念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普通话训练,把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摆放到全局战略的高度,通过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升全民素质。
总的说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許多问题需要解决。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软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育人质量, 才能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尼特吉夫,戴亚梅.和谐人群成就快乐——古典文化走进农村小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124-125.
[2]傅雪芬.让作业“旧貌”换“新颜”——例谈中高段小班化语文回家作业的设计[J].新课程(上),2014(08):51.
[3]张潮涌.“比翼”才能“齐飞”——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素质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2):13.
[4]刘彦伯,张艳.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