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秧歌节看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2017-06-14李进玉
李进玉
(胶州市史志办公室,山东 胶州 266300)
摘要:一个城市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是个文化荒漠。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文化是其内在生机的源泉。中国秧歌节成功举办,促进年了城市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将中国秧歌节这块无形资产长期留了下来,提高了胶州秧歌在全国秧歌流派中的地位,形成了胶州秧歌自己的生存空间,增强了市民自豪感,彰显了百姓昂扬向上的风骨,大大促进地方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秧歌节;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绿树城廓杏花村,叠臂挨肩集比邻。扇影衣香人欲醉,笙歌围住一团青”。清代咸丰年间进士宋观炜描写当年人们争看胶州大秧歌表演的热闹场景。现在读来“扇影”依然,“衣香”犹在。胶州大秧歌这朵萌生于乡土,活跃于民间,由逃荒艺人为“栓门子”而创,到后人不断加工完善成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之花,经历了350年。2008年5月,首届中国秧歌节成功举办,至2016年9月,在胶州市共举办了四届中国秧歌节。
一个城市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是个文化荒漠。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文化是其内在生机的源泉。秧歌节凝聚了全市力量、锤炼了城市的精神,也让胶州秧歌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再度生辉,唤醒人们对胶州丰富内涵历史文化积淀的记忆,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一次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角中心。
从中国秧歌节成功举办的实践看,促进城市文化建设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将中国秧歌节这块无形资产长期留在了胶州
胶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境内三里河文化遗址和里岔赵家庄文化遗址考古证明,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创造灿烂的文化。唐代设板桥镇,宋代设市舶司,为全国五大商埠之一。明清时期有“金胶州”之美誉。历史的年轮进入新世纪,赋予胶州全新形象。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35.9亿元,人均GDP达到117636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2.07亿元。
城市魅力不仅来自高楼大厦,山光水色,更多更深赖在历史文化的内涵和积淀,文化成为一个地方城市软势力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地方发展最持久的内在动力。
节会是一种推动文化发展既简捷又有效的方式,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中国秧歌节”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在2008年新推出的全国性民间歌舞展演的大型活动。中国秧歌节《胶州宣言》以规约的形式约定,根据全国各地秧歌流派代表的一致意愿,从2008年开始把中国秧歌节当做一项常设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固定地点设在胶州市。从此胶州市与中国秧歌节结缘。
目前,中国秧歌节作为文化品牌的隐形价值已逐步得到体现:在风景如画、烟波浩渺的少海新城,新建集历史文化、娱乐演艺于一体的主体景观。在马店镇东小屯,投资百万元的秧歌传承基地规划建设中;先后完成《胶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等5部资料整理,挖掘整理胶州民间故事、胶州泥塑、胶州布老虎、太祖拳等一大批有价值、有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0年,以“秧歌舞九州”为主题举办第二届中国秧歌节,胶州市被文化部、文联等单位授予“中国剪纸之乡”“中国秧歌之乡”“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2011年,胶州大秧歌和茂腔赴韩国参加中韩建交19周年传统文化交流演出,组织8个养个精品代表节目赴意大利参加中国年闭幕式暨“欢乐春节”演出活动,胶州地方文化跨出亚洲,走向世界。
目前,在少海新城规划建设了胶州古码头博览区,恢复古胶州板桥镇、万佛塔、慈云寺,通过古建筑这种特殊文化符号,再现胶州北宋至明清时期盛况。
从2008年开始,由市财政每年出资100万元,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分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保护和扶持。全市先后公布了二批共计23个项目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在是职业中专成立茂腔秧歌班。胶州剪纸成功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秧歌节让胶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浩大工程从此破题。
二、大大提高了胶州大秧歌在全国秧歌流派中的地位
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又称“地秧歌”“耍秧歌”“跷秧歌”“扭断腰”“三道弯”等,流行于山东省胶州市东小屯村一带。胶州大秧歌有膏药客、翠花、扇女、棒槌、鼓子等角色。
“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大秧歌律动特色,在中国舞蹈艺术中是极好的创作元素,许多成功的民间舞蹈作品中,时常出现它的风格特征。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艺术学院将胶州大秧歌编入教材,作为舞蹈学院必修课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葵花舞就是采用了胶州大秧歌音乐和舞蹈素材,电影《红日》主题曲就是借用胶州市大秧歌曲调。
1957年,进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会演,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亲临观看并接见全体演员。全国150多个文艺团体来胶州学习。
随着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年轻人嘴边哼唱的都是流行音乐,对一些舶来的"洋节"追捧,民间文化正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在全国的影响力不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自2008年举办中国秧歌节以来,至2016年,共举办四次中国秧歌节。借东道主之利,广为结交中国舞协和全国舞蹈界的知名专家,历届秧歌节所呈现精心锻造的胶州大秧歌作品得到充分认可。大大提高了胶州大秧歌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分,提升了胶州大秧歌在全国秧歌流派中的地位。
三、拓展了膠州大秧歌自己的生存空间
传统文化要传承好发展好,必须具备自己的生存空间。1990年8月,胶州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文化局、中国舞蹈家协会山东分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在胶州市联合举办“胶州秧歌研讨会”,历时3天,对胶州秧歌渊源、艺术特点、发展繁荣等问题进行研讨。1991年,胶州市秧歌艺术团代表青岛参加中国沈阳秧歌节暨全国优秀秧歌大赛,获得优秀表演二等奖。1995年12月、2001年4月,两次邀请北京、上海、济南和青岛市专家学者,对胶州秧歌剧《清风明月秧歌乡》创作和演出形式等方面做深入探讨研究。2002年,胶州秧歌获中国新秧歌大赛优秀奖。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内举办胶州秧歌节。胶州秧歌《喜洋洋》代表青岛参加山东省(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获优秀表演奖。
2008年,以“扭起秧歌迎奥运”为主题,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秧歌节,胶州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秧歌之乡”称号。历经350多年历史的胶州大秧歌寂静轮回,迎来了“新生的灿烂时光”。
首届中国秧歌节举办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催生了基层群众传承发展胶州大秧歌的热情。截至2016年,全市群众自发成立的胶州大秧歌舞队130余支,在市区大街小巷,农村近700个农村文化大院,经常可见头戴红巾,手舞彩绸的队伍扭起大秧歌的情景。每到逢年过节,城区区常见唢呐高奏,锣鼓喧天,街巷遍布秧歌队伍。同时《胶州秧歌教材》正式发行,全市中小学生人手一册。加上每年100万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资金,胶州大秧歌已经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四、大大增强了市民自豪感,彰显了百姓昂扬向上的风骨
作为胶州湾畔滋润成长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奇葩,胶州大秧歌越扭越红火。中国秧歌节增强了市民自豪感、扩大了胶州外在影响力、提升了人文胶州的层次。
彩绸飞舞,红扇摇摆,踩着铿锵震耳的鼓点,那发自内心灿烂的笑容,伴着胶州人扭出了秧歌真正的韵味。秧歌是一种群情激奋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彰显中国老百姓昂扬向上的风骨,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鼓舞了全市人民的士气,增强了市民自豪感,提高了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信心。早在1998年,胶州秧歌就曾远赴韩国,参加了大邱市‘达句伐祝祀活动,迷倒了无数韩国人。韩国江原道立舞蹈团作为回访,将韩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在胶州人面前。《绿色的荒野的清香》《伴着舞蹈的节拍》《心中的希望》等精彩节目,像金达莱花间的蝴蝶一样在胶州翩翩起舞。在这里,舞蹈已经成为通行的国际语言,不同国度的人们可以自由沟通。
五、大大促进地方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弯九动十八态”不仅是婀娜的舞姿,由于扭起来身体的头、腰、腿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运动。通过各种扭的动作充分锻炼到全身的肌肉,这也正是秧歌具有的一个共性。正是由于秧歌的健身作用,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多丰富的今天,人们认为秧歌既是健身的方法,又是大家日常交流的好机会。秧歌已经陪伴中国人走过了悠久的历史,而现在它正变得具有更多的时尚元素与健康意义。
胶州大秧歌不仅扭出了人們的好心情,也引来了滚滚商机。2016年第四届中国秧歌节经济效益非常突出,韩、日、英、美、意等20多个国家和国内客商400多人来胶洽谈项目;设置摊位248个,汇聚了150多种中外名吃和1000多种商品,“两街一城”共吸引人流95万人次,交易额达8000多万元。对市区商贸的拉动作用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