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点妙拨,培养思维
2017-06-14王桂兰
王桂兰
(大庆市肇州县二井中心小学 黑龙江大庆 166424)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潜能。与此同时,新课改也强调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本文提出从五年级教学中的课堂点拨入手,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自主探究思维,在积累运用中,帮助他们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愿藉此文,传递出本人在这一课题方面的实践性研究意见。
关键词:点拨 思维 小学 语文素养
进入新教育时代,小学语文学科面临“核心素养”的新要求,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更应该指向思维能力,引领学生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
鉴于此,笔者积极探寻这一课题的有效策略,立足教材,进行如下尝试:
一、设疑推进,激活自主思维
学生进入五年级,思维趋于成熟,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他们自主思考,不但能够点拨和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可谓一举而多得。在这一点上,于永正老师的“设疑推进法”对我启发很大。我力求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文本细节入手,在恰当的地方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和化解的主观热情,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譬如,五上教科版课文《军犬黑子》,以生动的故事蕴含关于生命的哲理。我借助PPT,设置问题:“图片中的军犬黑子给你什么印象?”“训导员为什么几次否定黑子?”“黑子的感情发生什么变化?”“黑子的出走,告诉我们什么?”我期待以恰当地设疑推进方式,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1]
这次教学,我摆脱传统教学“肢解文本”“统一答案”等抹杀个性的僵化过程,为思维而设计教学,让学生阅读故事并自由地表达看法。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从黑子的角度设身处地思考,他们对充满灵性的黑子无比心疼,对摧残尊嚴的测试十分愤慨。“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习任务在讨论交流中抽丝剥茧一般得以解决。“哪怕是条狗,也是有尊严的”这样的道理被对应到文章关键词句中,也被拓展到生活中不少令人心灵震颤的事件中,引发五年级孩子和生命的对话与思考。我相信,众多思维点的突破和联接,会让孩子们从感性到理性、从故事到内涵,真正激发起热爱动物,善待生命的美好情感。这已经不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向思维转化,向提升学生的智慧和素养进发。[2]
二、适时点拨,培养探究思维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当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后,我们可以采用适时适度的点拨法,在大多数时候选择放手,引动探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如同土层之下的泉眼,只需要以精要的点拨去引发喷薄的热情,自然能够欢畅活泼地流淌成溪流。新课程实践也印证,扶放有致、收放自如的语文教学方式,更能够“让学生在场”“让学习在场”。因此,许多时候,我会遏制讲授激情,为学生的思维搭桥,将知识接受的过程变为拓展变通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教科版五下《苏格拉底的故事》,在集中交流阶段,根据课前的资料准备,我让各小组学生互相出题挑战,进行口语表达对练。“如果能见到苏格拉底,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还可以怎么理解?”“你知道苏格拉底的其他故事吗?”在这样的变式练习过程中,单调的定势课堂被打破,学生们更愿意将网络资料融入创新思维,通过活动体验不断拓展思维。看到他们你来我往地交流和分享,我感觉到只有将孩子引向思维的深处,让课堂成为学习和探究的“运动场”,他们才会更愉悦地投入培养能力和素质的过程中。当课堂上有更多学生的声音,有更多不同的看法,沿着这样的路径,教育教学才可能脱离僵化的思维而拥有个性思维和创新性素养。
三、梳理累积,化为语文素养
五年级孩子尽管思维敏锐,却仍然不具备主动总结积累的习惯。学生可以无意,作为老师必须有心,我们要将孩子的自主思维和探究所得加以梳理,形成强化效果,逐渐积淀起来,化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小到一次问题思辨,大到一堂教学结束,或者知识规律把握和运用,我们都可以立足教材内容和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会他们将分析和学习所得及时归纳,拥有理解学习、深入思考的能力。我相信,这些看似平凡实在的做法,正符合“由讲堂到学堂”“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予和收获”的新教学思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只有清晰地认识到思维“短板”的存在,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改进思路和行为,才能够把完整的语文教学奉献给孩子,将教育的目光真正投注到终身素养的养成上。[3]
我这样想,也这样做,而反观课堂,五年级的孩子们面对改变兴趣盎然,更愿意和老师一起津津有味地阅读和学习,在活动和训练中搜集答案与技巧,让自己的能力逐步提升。而他们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效,也有力地证明:只有当学生愿意从不同角度去探求答案和累积方法,那些关于知识的技能才会形成系统,活灵活现地反映在他们的头脑中,并最终催生出良好的语文素养。以五下“讲伟人故事”活动为例,遵循“以学定教”的思路,针对学生讲述中的问题,我引导孩子仔细倾听,按照本次口语交际要求互相评价,并发现和归纳语气、语调、语速、情感、姿态和动作需要注意的地方,梳理成方法要点。看似很小的环节,却让孩子对知识理解更到位,而梳理和积累对于思维提升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事实上,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让孩子懂得将学到的显性知识整合为一定的思维符号,不仅会对当前的语文成绩有好处,更对未来发展潜能和综合素养能力有厚积薄发之功。
结语
实践证明,“自主.探究.运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氛围更加和谐民主,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品质,逐渐提升能力和素养。我在小学五年级阶段中,摒弃“一讲到底”的模式,以简要恰当的点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领他们归纳积累,并在运用和体验中转化为语文素养。五年级孩子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在这样的尝试和改进中,我放手让他们构建思维空间,给他们机会去探究创造,语文课程正在由“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型。我相信:假以时日,一定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真正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勤.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转向[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6,09
[2]袁圆.语文素养提升中的思维重任[J].语文教学通讯,2016,31
[3]杨照桂.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J].中国培训,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