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考场作文驶入“快车道”
2017-06-14蒋瑾兰
蒋瑾兰
(厦门市松柏小学 福建厦门 361009)
近来,各位同行和家长都在纠结:考场作文如何提速。笔者认为,症结在于习作的习惯养成与技巧习得。
一、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习得主题分类的技巧
细读《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目标与内容,“积累习作素材”位列第二,“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位列第三,“习作要有一定速度”则列最后。由此可见,只有做到习作素材“日积月累”,方能让习作“具体生动”,最后才能实现“习作要有一定速度”的目标。因此,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习作质量、提高习作速度的先决条件。
这就要求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会积累见闻,并努力运用各种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兴趣。如:开展“主题”交流,让学生说趣事、猎奇闻;利用抽奖游戏,小组之间一齐分享,共同评说;共用积累手册,读他人收获,写心中感受;遇到特殊事件,及时交流,当场记录……总而言之,只要分享形式多变和内容及时,就能让学生乐于分享,由此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
但是,如果只是盲目积累,则收效甚微,教师应教给学生将素材分门别类的技巧。据了解,“写日记”是当前学生进行素材积累的主要做法。但是这样的记录形式并不利于习作时的素材检索,造成素材积累与习作选材,井水不犯河水!
经过不断实践研究发现,只要让学生在所有日记前或后加上一个《“关键词”一览表》作为附录,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了。“关键词”的提炼可以采用主题分类法,可以运用对象归类法,还可以根据不同感受进行分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兴趣点自主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有了这样一个《“关键词”一览表》后,学生写完日记只需要在《“关键词”一览表》中记录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并标明日记的页码即可。这样一来,今后习作过程中如需寻找习作素材,就可以从“关键词”入手了。
另外,日记的撰写也不一定让学生像写作文似的追求精彩与完整,这样会产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望而却步。教师可让学生把见闻分三部分记录:1.来龙去脉,三句话:简要语言记录事情经过;2.精彩细节,一刻画:描摹最精彩的的一处细节;3.直抒胸臆,两三言:将心中所想尽情陈述或条陈而列;4.好友分享,三五人:跟三五好友分享这件事,并邀请他们写下一两句感受。
实践研究证明,只要将这样的记录方式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能帮助学生在习作时,迅速获取习作素材,提高习作速度,同时也有助于具体叙事、抒发真情和深刻寓理。这就避免了因思索素材而不得,耗费时间误成绩,因事例空洞无真情,艰巨缀字难成篇。
二、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习得炼异求新的技巧
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是每个老师的必备功课。因为只有审题得当了,再谈习作提速才有意义。因此,让学生习得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炼异求新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1.抓住题眼,拓宽思路
众所周知,如今的习作仍以(半)命题作文为主。因此,审题时应先引导学生准确领会题眼的涵义,然后再助其拓宽思路,尽可能多的罗列主题和相应的题材,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挑选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题材。以《 的滋味》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滋味”,深挖内涵:在这里“滋味”是指一种体验、感受。然后拓宽思路,从“人、事、物”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既然“滋味”是指体验,那么填写的一般就是“事”与“物”。接着,让学生打开《素材积累(日记)本》,根据自己预想的主题,检索“关键字”,挑选相关事例,自然能找到得心应手的题材,快速完成习作任务也就不在话下了。
2.求异求变,出人意表
以《我和 成了好朋友》这一作文题为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并思考:这个“谁”是否必须指人,可不可以把这个“谁”泛化为宠物、文具、书甚至是自然景物呢?带着这样的想法,再到自己的积累本中按照主题寻找事例,最后确定主题与题材。这样求异求变而得的主题往往能出乎“批改者”的意料之外,同时也会给阅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此这般,学生还未动笔,就会因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对习作充满自信,习作过程自然全情投入,速度飞快了。
三、养成沉着腹稿的好习惯,习得迅速构思的技巧
一拿到作文题目,看完习作要求,不管三七二十一匆忙下笔,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打好腹稿,再动笔写作,才能保证习作思维的敏捷和连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快速构思呢?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出“迅速组织习作素材,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几种模式,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构思合理,即:条理清晰,主次明确,主题明晰。
以下是笔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出的几种模式,仅供参考。
关于写事作文:
1.基本款: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文脉,据主题要求定主次找细节。这一模式适合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在考场作文中使用;
2.升级版:据主题依感受,以精彩一瞬开篇,先声夺人;接着采用细节描写或对比、反衬等手法突出主题、抒发情感;最后再以优美语言升华主题结尾。这一模式适合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或是对这一习作素材的写作有较大把握的学生;
3.另类版:按地点变化、时间推移、人物出场顺序等方法,不拘一格组织行文。这一模式用于考场作文时,只适合习作水平高、思维严密的学生;其他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在平时作文中大胆尝试。
关于写人(物)作文:
1.常规路线:音容笑貌(食物外形)——点明特点——根据特点、举例描写——回扣特点
2.非常路线:以幽默的语言、修辞的方式,点出特点——寻找对比点,这个对比点可以是不同事例、情境或细节的对比,也可以是与他人(它物)的对比——将外貌描写融入事情的叙述中——文末升华主题。
当然,文章的构思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师应在平常习作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炼各种构思模式,保障考场作文时学生能做到沉着腹稿,快速构思。
四、习得“一步三回头”的技巧,养成一遍定稿的好习惯
打好了腹稿,就能从容行文。但是行文时也不能信马由缰。这样写作虽畅快淋漓,但是容易偏题。如果是平常作文,那还可以马上重写,但要是考場作文,恐怕回天乏术了。因此,教师还应敦促学生习得行文中“一步三回头”的技巧,养成一遍定稿的好习惯。
那么三回头要看什么呢?1.看是否文通句顺,无错字、漏字;2.看事情叙述中是否保持既定的结构框架,做到详略得当;3.看每字每句、每处细节写完后是否契合主题。
另外,何时“三回头”呢?难道写一句检查一句?当然不是了!学生只需每写完一段停笔浏览,再想好下一段写什么后,就可继续往下写作了。
综上所述,只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掌握“素材积累、迅速构思、边写边思”的技巧,方能真正提速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