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体育课堂教学
2017-06-14邹宝
邹宝
[摘要]做好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关心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激发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失时机而又适量地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训练他们的体育技能。而学生一旦乐于上体育课,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更加活跃、充满生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彰显出来,那么我们的轻负提高质量也就会随之体现出来了。只有针对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才能寻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才能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体育;兴趣;培养;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斷深入和发展,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正在得到重视。体育教学强调学生自身参加体育锻炼,并且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体育教学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也束缚了教师的思维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难以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效果。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课堂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个性的发展。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采用以下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样的结构对课程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基本部分的作用,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慢慢适应,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从而慢慢喜欢上体育课堂。
二、做好体育教学应采取的策略
1.改革体育教学的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体育教学迅速发展,体育改革方兴未艾,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学生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则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和教法,开拓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面及视野面。提高初中阶段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改革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展体育教学的自身优势,把受限制的因素转为对教学有利的因素。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自身感受,解放思想,放下思想包袱,拓宽思路、大胆突破,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训练方案和计划。既要学习到外来先进的教学经验及方法,也要找到适合本人本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生动、新颖,学生感兴趣,愿意上你的体育课。针对那些学习成绩很好,但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更要研究出一套适合这样学生的方案,激发这些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中一味强调培养学生能力而忽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积极性、爱好和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样的方式不可能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基础。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和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学会运动的手段、方法。丰富体育文化知识,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终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因此,确定体育课改革的方向,首先应明确,学校体育课在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和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建立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再具体深入研究学校体育课的上法。
一般来说,人的本性是爱动的,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是爱动、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孩子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不仅是一般体育课堂教学的需要过程,而且,更要强调这是一个养成教育过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改进体育教法,并同课外相配合,促进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兴趣。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和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选择和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十分重要。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爱好是一种行为的积极表现,而习惯则成为生活中的“自然”行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意义认知促进他们对此产生兴趣,从而形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合理利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多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但是针对项目技术性强,学生练习起来枯燥乏味,难以掌握,降低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丰富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体育课的组织应当生动、活动多样,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个性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的形式,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了解及认识,加强教育与引导,激发与培养学生的体育积极性与兴趣。有的学生不喜欢体育活动,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体育活动,主要是这部分学生缺乏对体育价值的实际感受,对体育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应该从理论上接受体育的价值,然后再切身体验这些价值。
3.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处理好师生关系。体育教学既是一种复杂的教育心理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它是由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行为的结合体,以及教学中各种信息所组成的人际信息沟通系统。在这一活动系统中,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教师的“教”的行为,也不能孤立地看待学生的“学”的行为,它是一个人际互动过程。所以在互动中教师应做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做学生的好朋友,多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沟通,赏识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反思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学生对体育课堂的认识情况,我带的上届毕业班的一名学生,是城里长大的孩子,父母娇生惯养,从小到大,没有洗过衣服,没有扫过地,爱好就是看书、学习、听歌、玩游戏,特别不喜欢动,所以身体也很弱。到了要毕业这年,面对升学压力,运动量稍微大一点,她就承受不了,脸色苍白,呼吸困难。面对这样的学生。我特别及时调整教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了一套适合这样学生的训练方案,把这样的学生编排到一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女生八百米训练的时候,跑步的方式可以慢跑,只要能坚持下来就可以。除了体育课堂之外,我还及时跟她的家长联系沟通,委托家长早上或晚饭后带孩子出去慢跑锻炼,不要着急,也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孩子只要坚持就好,不要急功近利地要求她。就这样大约坚持了两个月,这名学生的体质明显增强了,家长也反映这孩子爱吃饭了,脸色也好了,特别是孩子的性格也开朗了。最后在中考的体育达标考试中,这名学生体育成绩满分,800米跑出了2分54秒的好成绩。每个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及时发现、挖掘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把潜能充分发挥到极致。
要做好体育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的运动兴趣一旦被激发,体育课堂将更加活跃,充满生机,体育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梅.浅谈体育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02).
[2]高尔烈.浅谈学校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学校体育,2009,(03).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