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若干问题探讨
2017-06-14赵鹏
赵鹏
摘 要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科技新闻如何进行报道,如何通过科技新闻进行有效的传播;如何在媒体、公众与政府之间,建立起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面对灾难事件如何使受众获得最大程度的理解,这些问题都将成为科技新闻报道广大媒体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科技新闻;灾难性事件;报道;问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6-0013-02
在任何社会,灾难性事件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因此,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广大记者以及公众都较为关注的热点。发展的不确定性、紧急性以及突发性是其灾难性事件的主要特点,现阶段的危机事件往往会涉及到各种各样复杂的科技问题,并且近几年危机事件还呈现出逐年频发的现象,给社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对危机事件进行科技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广大媒体工作者需要在其角度与内容上进行慎重的选择。作为传播信息的一个平台,科技新闻报道可以在科学领域充分地发挥其自身优势,可以从事件的现场进行更加准确的新闻报道,为今后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提供较为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 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近几年灾难性事件的科技新闻报道中,与以前相比,我国相关的新闻媒体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历史性的进步,灾难性事件的以人为本、客观及时、信息公开等理念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体现,但在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一些主要的问题。
1.1 盲目追求其时效性与刺激性
现阶段,在我国的新闻媒体界盛行着一种十分危险的倾向;大多数的媒体人总是在报道中肆意地渲染惊慌、恐怖、紧张的氛围,或者是喜欢选择某些特别无聊但又较为离奇的故事,去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过于强调人情味以及趣味性,并逐渐走向了强烈的感官刺激以及煽情炒作,把一次较为巨大的灾难性事件,视为一场新闻媒体的狂欢,挖掘另类“快感”,导致了较为不良的社会影响。
比如在中国民众抢购“碘盐”的事件中,媒体起到了较为严重的推波助澜作用。按照其媒体宣扬的新说法,当发生突发性的核辐射事件后,人们有可能将放射性碘元素摄入体内,并集中在了人体的甲状腺内;倘若此时人们服用稳定性碘元素,则可以阻止放射性碘元素在人体甲状腺内的沉积。
正是由于广大的新闻媒体不断地反复强调碘元素具有显著的防辐射功能,因此便造成了广大民众疯抢碘盐的事件。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科技新闻需要更加谨慎地去选择其报道的内容与角度,并且还要在其角度与内容上深入探究其灾难性事件。现阶段仍存在着许多媒体,为了追求奇、新、快,根本就没有对其灾难性事件的事实本质与事实真相进行深入地了解,就进行抢先报道,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与一般性新闻相比,科技新闻除了要具有时效性之外,还要具有严谨性、准确性、以及知识性。科技新闻媒体只有通过深入地调查,冷静地分析,才可以挖掘出事实的本质,克服浮躁,才可以增强科技新闻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1.2 缺乏对真实性的把关
严谨性与知识性是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的最大特征,但是在其灾难性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媒体把关不严,新闻真实性不够,科技含量较低,可信度下降等现象。特别是存在某些虚假新闻,由于媒体的大量转发,而在社会公众中导致了较为严重误导,并产生了恐慌现象。
比如说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有一张“核辐射擴散示意图”突然在网络媒体上大肆传播。在全球网络迅速传播的过程中,引发了美国等多处人们的恐慌;在我国国内,有关的新闻媒体还通过此图,制作出了更加详细的核扩散示意图。但经过后期的调查发现,该图片纯属造假,在图片中所标注的某些数据也都是伪造的。但是,这件事情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对我国媒体的公信力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1.3 选材缺乏通俗性
在对许多灾难性事件进行科技新闻报道中,其传播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并不是由于其广大受众对科技新闻不感兴趣,而是由于其选择的素材往往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使普通公众无法做到真正的理解,对其往往会望而生畏。
比如在“福岛核事件”中,虽然相关媒体早已将核电站的示意图刊发了出来,但是由于广大的受众往往缺乏关于核电站的相关知识储备,他们将很难理解什么是核辐射,厂房内氢气是如何进行爆炸的。虽然有些媒体对核辐射进行了相关的解释(核辐射其实就是原子核从一种能量状态或者是一种结构转变成为了另一种能量状态或者是另一种结构的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微观粒子流),但是这种解释往往不具有通俗性,很难让普通受众进行完全的理解。目前科技新闻报道不仅其选择的内容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其叙述的方式更是枯燥无味,缺乏通俗性,通篇只是堆砌深奥的专业术语,罗列数字;但这些深奥的词汇与深奥的数字,严重阻碍了其灾难性事件的有效传播。
2 在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问题的解决办法
2.1 从法律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灾难性事件的报道
在我国灾难性事件中,除了可以运用一些人性化的约束以外,还需要加强对科技新闻报道进行法律的刚性约束。通过法治、德治这两条路线去规范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由于新闻传媒市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因此要加强其法律的保障作用,增强其新闻立法。现阶段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新闻传媒的规范性与文件新闻管理条例,但是还没有专门的新闻法律。
通过新闻立法可以杜绝新闻的失实,运用有力的法律手段,可以管理有关的新闻社会领域,加强新闻法制建设,可以较好地管理法律新闻界,避免发生二次伤害之类的现象,建立合理的规范制度,从法律上去认定新闻媒体的行为,是否对其当事人造成了某些权益的侵害,是否给当事人造成了相应的身心伤害。从法律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创立相应的新闻法,还可以对其媒体人进行有效地约束作用,促使他们可以更加慎重地去选择报道的内容与报道的方式。
2.2 提升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
新闻报道的好坏主要是由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如果想要避免灾难性事件中科技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者一定要切实履行其把关人的职责,加强对其新闻报道者的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全面提高新闻队伍的思想水平、政治水平以及道德水平,从源头上杜绝以上类似不良的现象产生,保障其新闻从业人员可以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进行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不能以伤害相关人员以及其当事人的身体与心理为代价,不能忽视灾难性新闻事件的负面因素,不能让已经受到伤害的当事人,再次受到灾难性报道的折磨与伤害。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要尽量减少使用模糊性词语以及概念化的语言,使用含义确切的、意义鲜明的动词、数词与名词;新闻报道要生动形象、具体实在、简明精炼、通俗易懂。同时,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记者的感情与观点也要在新闻报道中,通过对某些事实的报道得以体现出来。在相关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两句真诚的抒情,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同时,还可以增加几句精辟的议论,让广大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灾难性事件科技新闻报道中,要严格遵循报道的原则,准确、全面地去把握报道的角度,与各种科研机制的专家、学者们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其采编人员还要对其相关的灾难性事件的科学信息有所掌握,进行更加科学、全面、有效的组织。
参考文献
[1]李云辉.灾难性事件中的科技新闻报道分析[J].科技传播,2017(2):3-4.
[2]毛旭,南小烈.灾难事件报道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闻前哨,2017(1):84-86.
[3]黄晖,刘洁光,郭俊.灾难性事件中的科技新闻报道[J].声屏世界,2016(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