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双方,学学换位思考

2017-06-14许樟荣

大众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阜外医院急诊科医患

许樟荣

医患关系的处理对于医护人员、患者,乃至全社会都很重要。在医疗行为中,医患双方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患者可以尽快康复。当彼此站在对方角度观察、思考时,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会,令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效果加倍。

如果我是医护人员,我会……

繁杂琐事,你我共担 我接诊时,也许没有用过分热情的言语,但诊疗时一定留心患者的状态。不会头也不抬地让患者自述病情,不加理会。为外地患者开具详细且费用较高的大检查之前,我会询问患者能在本地停留几日,再根据患者的日程安排检查;针对医药费用报销问题,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经济困扰,如开具详细的诊断证明,帮助患者获取医疗资助等。以上举动,患者都可以感受到并给予善意的回应。医疗行为必须双方共同努力才可获得成功,不能把繁杂的后续工作都交给患者处理。

我建议,你选择 在说服患者接受自己的诊疗建议时,我会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立场,多以“如果我是患者”“如果我是患者家人”的角度考虑,为患者制订最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治疗方案的最终执行者是患者本人,调整生活方式、坚持饮食运动、定期随访等工作在糖尿病、高血压等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防治中很重要,让患者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诊疗方案才是最适合他的方式。我会本着尊重患者的态度,逐渐说服其接受。如果患者实在不能接受,可以退而求其次,并在后续随访中逐渐让患者认识到最佳方案的优势,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接受。当患者认可我所制订的治疗措施是为他着想时,依从性自然会提高;若患者处处质疑医生的行为,哪怕再完美的诊疗方案,患者的执行力也会大打折扣。

重视科普 科普工作在醫患沟通中占重要地位。很多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医院的体系等不了解,对就诊流程也是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难免会对治疗有所误解。当现实与期望落差很大时,就容易与医生发生冲突。我会向患者耐心地解释病情,让其有理性地期待并遵医嘱执行;指导患者了解就诊、复诊流程,让其逐渐了解疾病及医疗内容。

如果我是患者,我会……

把医生当老师 医生虽是专业人士,但精力有限,也无法了解每位患者对于自己疾病的了解程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会把医生当作老师,留心听医生如何解释,并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打消心底的疑虑。我不会将从网络或其他渠道了解的知识与医生争论,既浪费时间,又会令医患双方难以深入讨论。

生病不忘理智 我会冷静考虑自己的经济条件、承受能力、疾病的预后情况等,选择一个对自己而言最合理、最能接受的综合治疗方案。即使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我也不会在医院闹事,更不会干扰医院正常的工作环境。因为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关系着很多人的生命与健康。我会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医疗纠纷。

理解万岁 在现实生活中,医护人员是普通的工作者,和我们的家人、同事、邻居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由于工作性质与生命息息相关,他们肩负的压力和责任比普通工作重得多,每天都在为拯救生命而工作和学习着。我会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和体谅。

在看多了被某些媒体过度渲染的医生的冷漠和患者的愤怒后,下面这2则真实的小故事可能会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第一则故事是我亲身经历的。多年前,我朋友妻子的姐姐从江西来京探亲,突然摔倒在马路上,被送至一家三甲医院,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破裂。主治医生告诉患者家属,挽救这位患者最有效的途径是立即转诊到阜外医院。我帮助他们联系了当时阜外医院的孙立忠教授。当患者转诊到阜外医院时已是晚上,孙立忠教授团队连续工作7小时,终于救活了这名患者。主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这位患者被及时送到大医院的急诊科,又被及时转送到阜外医院,是十分幸运的。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使命与天职,但是能否成功地挽救生命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疾病本身的严重性、复杂性、患者自身的基本条件等。医生并非万能,科学也有局限,希望患者和家属理解并体谅。

第二则故事发生在人满为患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年轻的急诊科医生和他的父亲。这位父亲从山东济南去北京办事,恰好儿子当天值夜班,他想办完事后到医院与儿子见一面再走。父亲到了医院急诊科,看到诊室前排着长队。为不打扰儿子,他在医院的长廊里坐着等待。谁知等了很久,急诊患者仍络绎不绝,诊室长队没有丝毫缩短。父亲担心儿子太累,去窗口挂了一个号。此时已是凌晨,忙了一夜的年轻医生接过一张挂号条,边奋笔疾书写着上一位患者的病历,边习惯性地问:“您哪里不舒服?”当他抬起头准备接待这位患者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儿子,我没有不舒服。我就是想让你歇会儿,喝口水。”他发现眼前的这位“患者”正是自己的父亲!父亲把一杯水放在桌上,儿子不禁湿了眼睛。这则故事前一阵在微信朋友圈被疯传,因为它太真实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近到离我工作的医院仅几站路的距离。亲爱的患者朋友,如果你到医院就诊,请耐心些,没有一位医护人员会故意做错事、怠慢谁;看见忙碌的医护人员,请你不要像看到敌人一样,他们只是一群有梦想的人,他们的梦想就是让患者生活得更好。我的一位朋友说:“医生抢救患者失败的时候,就像是死了一次。”医患之间本应是世界上温暖、值得信任的关系。让我们一起维护它,不仅为了当下,更为了我们的未来和后代。

猜你喜欢

阜外医院急诊科医患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乌兹别克斯坦医生在阜外医院学习交流
刘婧被高超手术震撼
阜外医院“两学一做”党建活动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分析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