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醋的“功名成就”和“今世纠葛”
2017-06-14王拥军
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醋由粮食发酵酿造而成,从居家必备的调味品,到老少皆宜的保健佳品,再到中医中药,最终形成中国特有的醋文化。谈起醋,可说上好几篇,它的功效在临床、民间均有建树;它用于中药炮制,历久弥新;在现代,它与患病率日益增长的骨质疏松症又牵扯出新的“纠葛”。
一、功效篇
醋味酸性温,根据中药“四气五味”理论,药物偏性可以损有余而补不足,酸为肝所喜,醋作为中药有行气止痛、软坚散结、收敛固肠、解毒醒酒等作用,配伍还可以引药入肝。现代中医人传承创新,开发出更多醋的品种和用法,内服、外敷、醋制、熏蒸、离子导入。
1. 健胃
自古以来,醋均被认为具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我国历代医学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唐代陈藏器著《本草拾遗》、清代王士雄著《随息居饮食谱》等均称醋能开胃、消食。我国民间亦有“醋茶”治消化不良的做法,因为醋中的醋酸和大量氨基酸等,可刺激大脑神经中枢,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促进唾液中的淀粉酶分泌,增进食欲,刺激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
2. 防治腹泻
腹泻主要是由于误食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民间多用“醋”来治疗。如服食“姜蒜醋”治腹泻;用火烧砖,将醋喷在热砖上,或将撒了醋的毛巾盖在热砖上,趁热坐在上面,用于治疗腹泻。醋防治腹泻、下痢在我国的古医籍中早有记载,如《罗氏会约医镜》称,醋能治肠滑泻痢;《本草纲目》载,用盐醋煎服治疗霍乱吐泻;《严氏济生方》中凡治腹泻、下痢,均以药醋糊胃丸。近年来,常有用食醋治疗腹泻、痢疾并取得不错疗效的报道。治疗方法很多,如以红茶或花茶10克,用沸水冲泡,然后加入食醋少许,每日热服一次,有涩肠止泻的作用。
3. 熏蒸杀菌
醋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实验研究证明,将食醋在室内熏30分钟,对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呼吸道致病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腮腺炎等病毒也有抑制效力。
醋对绿脓杆菌、发癣菌等多种细菌、真菌的强杀灭力,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防治外科、皮肤科的多种疾病,足癣醋熏法就是其中一种。
炮制篇
醋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方法,其作用是改变中药的气味归经,即改变中药的理化性质,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还可矫味矫臭、增强药物的疗效,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传统的醋制法包括先拌醋后炒,先炒药后加醋及火炼醋淬法。最后一种多用于矿物类及质地坚硬类药物,经火炼醋淬后,药物质地变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提高药材的疗效。最有名的一种醋制中药是醋制延胡索。现代研究表明,临床常用于治疗痛证的延胡索经醋制后,其中的生物碱与醋酸可结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盐,煎熬时易溶出,可提高延胡索的有效利用率,加强止痛药效。
纠葛篇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估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有人认为,醋会溶解骨骼中的钙,所以吃醋,甚至醋外用都会导致或加重骨质疏松症;有人却认为,用醋不仅不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反而可以对其进行治疗。真相如何,且听解析。
1. 醋会导致“骨松”吗
醋虽为酸性,但因人体有强大的体液缓冲系统,只要不过量服用,不必担心醋会破坏人体酸碱平衡。更没有证据表明“吃醋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患者,只要没有消化道溃疡等禁忌证,就可以正常食用醋。
同样道理,醋外用不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也不会导致骨质疏松。
2. 醋可以治疗“骨松”吗
醋作为食物或药物,不仅不会导致骨质疏松,适量的醋还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利用率。因为醋可与食物中的钙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既溶于水又易被人体吸收的醋酸钙。
此外,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并发多种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骨关节炎、颈腰椎病等。采用相对安全且痛苦少的醋离子导入疗法,用醋与中药配方做离子导入治疗,可形成局部酸性环境,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缓慢渗透入组织,同时让患处的一些炎症病理性产物从机体内缓慢排出,消除局部不良的刺激因素,配合直流电还可起到改善局部血运和消炎镇痛作用。
专家简介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骨伤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脊柱病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及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國康复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颈腰椎疾病、脊柱肿瘤、骨质疏松症、骨退行性病变及骨肿瘤等治疗。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