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拥有足够的教学智慧

2017-06-14吴玲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文纸张椅子

吴玲

讨论情景:

小班公开观摩活动中,我让孩子初步辨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每张桌上都有一种图形宝宝,留作“图形找家”的环节做游戏用,每个孩子椅子下面的一张正方形纸留作“玩纸”游戏用。在“图形找家”时,孩子们都很自然地把各自的图形宝宝送到三个相应的家里。文文送过图形后,突然又返回去迅速地从椅子下把那张正方形纸高高举起冲到我身边,说:“这还有个正方形宝宝。”一切发生得很突然,我只好说:“对的,这是正方形宝宝。”他随即送进了正方形宝宝家里,其他孩子立即纷纷效仿,都从椅子下拿起那张正方形纸一拥而上,我只好把纸都接受下来。可是下面一个“玩纸”的游戏就没有纸可玩了。我当时是否应该及时地制止文文的行为让他把纸拿回去?如果接受下来了后面又该如何做呢?(安徽省滁州市第二幼儿园 周海艳)

专家视点:

孩子有错吗?文文在“图形找家”游戏完成后发现了放在椅子下面的那张正方形纸,于是便自然地将它送进正方形宝宝家里,这说明文文具有较强的观察力。也许孩子认为这是张遗落在椅子下的纸张,应该要给它找到家,他并不知晓这是老师下一个教学环节的“道具”,所以我们不应该责怪孩子。其他孩子立即纷纷效仿,说明小班孩子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一个孩子的行为会引起全班孩子的效仿,这也是很正常的,老师同样不必责怪孩子们的“跟风”行为。

教师的第一反应正常吗?当孩子们一拥而上,纷纷将椅子下面的那张正方形纸递给老师时,“我只好把纸都接受下来”,该行为其实是教师的本能反应。在那种状况下,教师似乎只能这样做,这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教师制止文文的行为会怎样?文文可能会很奇怪:不是说要给图形宝宝找家吗?为什么桌子上的图形宝宝有家,而椅子下的图形宝宝就不能回家呢?这会让文文很困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把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加到小动物、小玩具或其他无生命物体身上,于是文文会觉得这张躺在椅子下的正方形纸张很可怜、很孤单,无家可归!老师的制止会让孩子很茫然,甚至会拒绝将正方形纸张放回原处。若全班孩子均表现出此状况,教师将如何应对?至少,它打断了教师的正常教学,会影响、干扰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步骤。即便是接下来教师的教学步骤没有乱,但教师的情绪,尤其是孩子们的情绪会极大地被影响。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教师接受下来后怎么办?此状况其实是对教师教学机智与应急能力的考验。最简单的办法是按部就班,按照原有的活动设计完成这个环节。正方形纸张收上来后还可以再发回去嘛,让孩子们从已“回家”的图形宝宝中挑出正方形纸张,然后继續你的“玩纸”游戏。这其实又增加了一次让孩子辨认正方形纸张的机会,巩固了知识点,而且也不会太耽误时间。当然,如果不想继续“玩纸”游戏这个环节,那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临时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所开展的活动依然需要围绕你的活动目标来进行,不可以只为打发该活动的剩余时间而开展无关的活动。

你拥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吗?该案例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教学过程中是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智慧与应对能力的。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即便是多次上过的教学内容,当教学对象变化后,教师的教学依然需要有变化,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教学的成功取决于太多的因素,而其中教师的教学智慧、临场应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开设公开观摩课对教师的考验是严酷的,施教者的压力会很大。在高压之下,虽准备充分,但教学情境中的“突发”事件会让教师方寸大乱,脑袋一片空白,如此便会不知所措、不知所云。可见,紧张是大敌。面对鲜活的教学情境,教师切记不能过于紧张,沉着冷静,同时调动你的所有能量,灵活应对各种情境,如此你的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够成功。

一线分析:

猜你喜欢

文文纸张椅子
TEA LEAVES
Breaking the Chain
Power Down
China’s Other Vaccine Drive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看不见的椅子
离家出走的椅子
不用一张纸,NENDO就描述出了纸张形态的千变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