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策略探究

2017-06-14高丽泽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班绘本幼儿

高丽泽

绘本图文并茂,充满情趣,非常适合幼儿阅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绘本资源多元的教育价值以及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梳理了当下绘本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问题,并在实践中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实践中的现状分析

(一)混淆的学科特质——本末倒置

绘本内容包罗万象,有情感类、知识类等,老师们常常过多纠结于绘本人物的情感、知识点的理解和达成,而忽略了绘本阅读本身的特质。以知识类的绘本为例,内容一般比较复杂。比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既有对动物的认识,又有对不同动物便便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甚至落地声音的辨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放在对不同动物便便的认识,而不是故事带给孩子的一种推理逻辑能力、一种幽默有趣的绘本风格。

(二)超负荷的课容量——囫囵吞枣

绘本篇幅一般都有20页左右,既有细节的呼应、丰富的画面,又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那么多的教学点要在一次活动里完成,很容易使孩子囫囵吞枣,兴味索然。以《我爸爸》为例,这其中有很多的细节元素,封面上是太阳的光芒,扉页上有太阳日历,大门上有太阳,纽扣也是太阳;有句式:“我爸爸像……一样……”的学习;还有有趣夸张的手法。15-20分钟的教学时间,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灌输性的暴风雨。

(三)被动的倾听理解——牵着鼻子走

在教学现场,更多的是老师讲,孩子听。虽然故事内容本身很吸引幼儿,但更多时候是静态被动地倾听理解。以《小黄和小蓝》为例,本是个有趣的变色游戏,是发散幼儿思维,提高想象力的好教材,但在教学实践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却被老师的讲述限制住了,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四)高深的教学定位——对“牛”弹琴

在选择绘本的时候,老师首先不是考虑幼儿是否喜欢,而是这本书是否有教育价值,渗透了什么道理。儿童对世界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一百种表达的语言,当教师更多把图画书变成教科书的时候,和孩子的距离也越走越远。以《乌龟阿慢的宝贝》为例,活动进行到最后,老师非要提升到一个社会情感的高度,阿慢的宝贝是什么?自信心。这样抽象的概念,对小班孩子来说,就是一场对“牛”弹琴。

二、践行中的策略浅析

(一)课前思——绘本选材

传统教学模式选择绘本的决定权在老师。但我们其实要真正理解孩子,而不是成为孩子的代言,要选择幼儿喜欢的、需要的绘本,并依据幼儿的需要展开设计。在选择绘本教材时,要注意:

一思幼儿年龄特点:在选择绘本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绘本。如小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有意注意水平低下,观察的目的性较差,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单一单幅且内容熟悉的图书。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语言的完整性不够,情节简单,贴近幼儿生活,有重复语言、重复情节的绘本更符合其年龄特点。而中大班幼儿可以选择情节相对复杂的社会情感类、社会习俗类的绘本。

二思幼儿的需要:教学要为幼儿的生活服务,绘本的选择要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比如小班幼儿刚进入集体生活,对规则标记缺乏认知,我们可以通过绘本《兔子先生去散步》,引发幼儿对标记的敏感性。中班幼儿在情绪管理上出现了问题,生气了不知道怎么办,想要和朋友一起游戏缺乏方法,我们可以选择《我生气了》《好朋友》等绘本教给孩子一些方法。当发现孩子对恐龙、动物感兴趣时,可以选择《猜猜我是谁》《恐龙世界》等绘本进行经验拓展。

三思活动目标定位:目标定位以幼儿为主体,重视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重视幼儿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孩子读图、识图技能的养成。教师要关注到绘本所隐含的教育价值,从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智慧等方面来定位活动目标。

(二)课中舍——绘本删选和重组

图画书一般有20多页,这么多页面画每一页都精读,时间上不允许,也不利于凸显教学重点。在选择好适宜的绘本,定位好教学目标后,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对绘本内容进行增减。绘本阅读并不是说每一页都要和孩子一起阅读,更多的是提供一个支架,帮助幼儿建立一种阅读的习惯、思考的角度。

1.对于关键画面的选择。

小班的绘本更多是简单剧情的重复,以《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为例,开始可以重点呈现2个小动物吃苹果的方法,与幼儿精读,后面的内容可以集体阅读,无需一一解释。

2.对于绘本秩序的调整。

绘本阅读不必循规蹈矩按照文本原来的画面秩序格局阅读,可以依据教学设计的需要,通过画面前置或是推后的策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三)主动学——以多元的方式来学习

猜:想象原是绘本的特质,绘本的故事与图画会自然引发孩子们天性的幻想,令他们浮想联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充分交流他们的大胆想象,能极大地满足孩子们爱幻想的心理,同时还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力。在《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孩子们先猜,可能是长脖子的长颈鹿来了,因为它脖子长;可能是猫咪来了,因为会爬树等。有了猜测和想象,孩子主动学的状态更好。

演:从单纯的教师讲、幼儿听、教师读、幼儿看的形式,逐渐过渡到通过角色扮演、对话重温等符合小班幼儿好模仿特点组织的活动方式,通过语音和动作等来巩固印象。比如小班绘本《换一换》,小朋友可以通过表演来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说:在利用绘本资源时一定要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并且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不断要求孩子说的过程,是幼儿不断和绘本互动、发生关系的过程,是幼儿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过程。

做:绘本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阅读活动的素材,也可以引发幼儿在科学、美术、社会领域的游戏和探索。比如利用绘本《小兔子的连衣裙》动手設计一件漂亮的连衣裙,感知重复拓印的美;利用绘本《蚂蚁和西瓜》开展社会合作主题的学习,理解什么是合作、怎么合作,再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体验中学习;利用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尝试和爷爷一样,在自己剪背心、做衣服的过程中想办法不断解决问题。

(四)生动教

1.树立正面的绘本阅读教学价值。

教师只有抛弃自己的阅读成见,拓展因世俗影响而变得拥挤狭窄的心灵空间,才能真正做到平等参与和引导,不必带着“非得给些价值观”的使命来导读;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决不压抑孩子们的奇想与兴趣;才能让阅读走进孩子们的心,让孩子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2.积累多样化的提问策略。

(1)猜想式。通过设置疑问,让幼儿进行猜测,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2)开放式。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会怎么样”,用词的改变带来的是儿童立场的改变,幼儿敢说、想说才能会说。

(3)递进式。由浅入深的提问。这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

3.建立良好的师幼互动。

我们在绘本教学中发现,活动中孩子说话的机会少,课堂气氛不活跃,为此我们经过实践发现:教师丰富的表情更能调动幼儿的情绪,促进师幼的互动,丰富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让幼儿产生共鸣,让幼儿有话可说,有机会说。

4.运用多媒体辅助。

精美的教具能促进学习积极性,吸引幼儿注意。生动、形象、精美的课件制作会让活动现场锦上添花,适宜的音乐能渲染氛围,唤起情感共鸣。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可以调节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以使幼儿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和接受语言材料。如在《捉迷藏》的阅读活动中,幼儿通过舒曼的《捉迷藏》钢琴曲,很好地渲染了活动的氛围,幼儿一下子进入情境。

三、展望中的繪本教学

绘本是一扇门,为幼儿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在阅读中得到满足,孩子不够连贯的语言在阅读中得到表达,孩子不够大胆的表达在阅读中得到释放。教师要通过细心的观察、谦卑的倾听、积极的引导、温和的支持、激情的分享,创设自由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孩子在自然舒适的状态下与绘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享受着阅读的快乐,体验着阅读的幸福,成为一个幸福的播种者。

猜你喜欢

小班绘本幼儿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绘本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