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結合:現代科技统合中西,助益病患

2017-06-14

澳门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治療影響癌症

癌症,這個讓一般民眾望而生畏的疾病,其實就是一種惡性腫瘤,腫瘤本身有惡性與良性之分,隨著身體器官的異變,出現腫瘤並非是小概率事件,一般情況下,出現良性腫瘤,通過保守治療或者手術切除,都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但是惡性腫瘤對於人體的危害確實令人膽戰心驚。

高發的現代屬性疾病

目前全球死亡率第一位的是心臟疾病,癌症處於第二位,從某種程度來看,這是一種近乎於絕症的惡性疾病,比如肺癌的存活率只有15%左右,但是癌症的發病有它的基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一種疾病的出現要從內、外因的角度去觀察,在內因層面,本身病人的體質、免疫力、基因包含家族遺傳等都可能產生影響,但不一定會導致發病;而外因就是跟外界的空氣、土壤、水、食物、環境等因素有關,外因在某種程度上誘發了疾病或者加速了發病的時間,當了解疾病存在的影響因素時,從理論上來看,只要積極預防,在找到病因後及時調理,癌症仍然是可防控的,從這個角度而言,其實它又不是絕對的“絕症”。

再者,隨著人類進入現代社會,癌症的集中爆發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事實,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癌症是現代病。今天的中國人均壽命可以達到70多歲,在醫療水平發達地區包括日本、韓國,平均壽命已經突破80歲,可見現代社會的進步使得人均壽命在不斷延長,而癌症這樣一個“不速之客”在現代醫學統計上,主要是在平均壽命50歲以上的群體中發病,中老年群體受到較大影響,而對於古代人均壽命不足50歲而言,看似今天的癌癥病人多了非常多倍,其實因為古人壽命較早終結的原因,並無法作出輕易比較,但是現代的生活方式與壽命的延長,某種程度上讓癌症更加有時間“表現”出來,特別是民眾在富有之後,大量攝入脂肪與糖類,不良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方式等都加劇了癌症病發的可能。

癌症在現代社會常見的有肺癌、胃癌、肝癌、大腸癌、乳腺癌等,大部分國家、地區都面臨到癌症的威脅,只是因為地域、種族、基因等各種差異,不同地區的集中高發癌症的種類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在澳門,居於癌症死亡率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是大腸癌與乳癌。誘發癌症的因素有很多,除了上述提到的飲食西化,大量攝入肉類,脂肪與糖分吸入量過高等,吸煙對於肺的影響也很大,吸煙者罹患肺癌的機率是不吸煙者的20倍之多,同時,二手煙,特別是室內二手煙的影響也尤為明顯。

除此之外,在大廣東地區,還有一個明顯的地域性癌症就是“鼻咽癌”(NPC),廣東人因為基因的不同,很容易由病毒侵入人體引發鼻咽癌,因此鼻咽癌在全球的主要發病區是我們廣東沿海地區,所以又被稱為“廣東癌”。

結合治療,適合才是最好的

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癌症,對於病人而言,一旦確診,就開始了漫長的求診過程,在現有醫療模式中,一般會有中醫、西醫兩種診療模式,有不少市民會問到醫生或者周圍的親朋,究竟哪一種醫療理念和模式更勝一籌?其實二者本身理念並不相同,不能用統一標準來比較優劣。西醫主要針對“單體”,即我們通常所講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是其效果快,成果也很明顯,比如肺部腫瘤一旦發現,就集中在肺部的這個腫瘤的治療上,當然這種治療的副作用很強,特別是在採用化療、放療等方法上,結果很多癌症病人很快又復發了,治療一年後的復發概率較高,也會給病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與經濟負擔。中醫則是著眼於“整體”,強調調理全體,通過臟腑系統的分析從而得出治療方案,有效調節免疫力,抵抗癌細胞,包含中藥的黃連素對於控制癌症病人的脂肪、糖分代謝的成效顯著,也是中藥在癌症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方向。

因此對於患者而言,其實需要的不是一個獨立的治療方式,而是適合自身的高效方案,在這種客觀需求下,中西醫結合就成了必然需求,中西醫結合,猶如兩條腿走路,西醫的治療加上中醫的調理,共同幫助病人抵抗癌病的侵襲。現代中醫其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已經在不斷使用現代化的科技、技術來理清中醫藥治療的思路和藥物治療機制,例如通過DNA測序儀研究中藥中的一些特定成分是如何影響身體內的小分子的。因此中西醫結合的橋樑就是現代科學技術,通過可以直觀觀測的現象和數據讓大家能夠有機運用兩種醫療方式的優勢,提高抗癌的成功率,降低副作用,從而多方面助益病人。

當然目前在臨床實踐與科研中,我們發現中藥通過調節脂肪、糖代謝從而抵抗肺癌的效果是不錯的,這一點也可以從分子生物學的方法上得到解釋,因此這種結合式的醫學探索在持續的過程中必將有更多的成果顯現。

即使目前有不錯的藥物能夠在治療肺癌上發揮作用,澳門民眾還是會對死亡率第一位的肺癌有所恐懼。從學理上而言,肺癌是肺氣泡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出現異常導致的,而對於亞洲人(東方人)而言,這種情況更是多發,因為我們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特性決定了罹患肺癌的風險,在實踐中可以發現40歲的女性在不吸煙的情況下,都可能出現肺細胞異常分裂,誘發肺癌。因此肺癌的發生並不是只與外因中的“吸煙”、“吸食二手煙”有關,包括廚房的油煙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較大的壓力與心理負擔都會引發肺癌,這一點應該值得特別重視。

而肺癌即使能夠發現,也較難治療。首先很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旦人體出現咳血、骨痛、頭痛等復合症狀時,已經代表著癌細胞的部分擴散,此時一般都已經是中晚期,加大了治療的困難程度。再者,在發現後,一般會採用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肺部是人體呼吸轉化的重要基地,不可能全部切除,所以在部分切除後很容易再次擴散與復發,目前化療、靶向治療都有面臨到第一年治療有效,而後再次復發的風險,因此未來仍然有一段很長的治療探索之路要走。目前發現的中藥黃連素成分能夠有效降低膽固醇、控制脂肪與糖分,對於降低肺細胞的脂肪與糖代謝有重要作用,也能成功降解EGFR,因此這種方法已經開始準備在臨床上進行試驗,通過實驗室與病床的結合,有效地提升肺癌的治療效果。

當然對於一般市民而言,還是希望大家能夠不抽煙、戒煙,同時能夠監控、遠離二手煙的傷害,保持適度運動,減少壓力,保持一定數量的蔬菜、水果攝入量與增強免疫力都能夠有效地預防癌症的發生。特別是傳統的太極,在香港一個癌後病人的數據對比調查中,發現了太極等運動對於病人康復的幫助,因此無論對於病人還是一般民眾,選擇適當的運動,保持定時定量的運動都可以產生積極的影響。選擇良好的生活方式,構建一道免疫力的高墻,不僅能夠遠離癌症,即使在面臨到病痛之時,亦能夠處變不驚,樂觀面對。

猜你喜欢

治療影響癌症
論唐代《詩經》研究對詩學理論的影響
日本伝統文化が中日の若者への影響――和服を中心に
2020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