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花齐放春满园

2017-06-14陈文梅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活动

陈文梅

场景一:一次体育活动上,教师拿出用三个铝质饮料瓶捆在一起自制的“梅花桩”让幼儿练习。教师摆好后请幼儿排好队一个一个走,结果只有一小部分幼儿能顺利通过,大部分幼儿都中途踩在了地上。于是教师又把“梅花桩”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次还是有个别幼儿没能顺利通过。教师又一次缩短了距离,这次全体都顺利地通过了,可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又过于简单了,几乎是跑着过去的。

场景二:一次音乐活动上,教师组织的是打击乐伴奏活动。在集体合作练习时,总是出现一个和集体不和谐的声音,节奏不对。教师及时地进行纠正,反复地练习,但是那个孩子还是没有完全跟上节奏。

如同黄沙入海,找不到绝对相同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到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一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确实存在,幼儿在发展特点、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上都有着许多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其独特性中蕴含着独特的成长方式和生长特点。他们有的擅长这一方面,有的擅长那一方面;有的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有的某些方面擅长而某些方面显得滞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部分也提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关注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呢?

一、教师要正确看待和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性

怎样理解和看待幼儿之间的这种差异呢?如果我们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孩子,将会导致教育实施上的不公平,即个别不被接纳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缺乏应有的爱与尊重,缺失应有的发展机会与空间。

一次,在幼儿园借班上课时,王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王老师请一位个子矮小的女孩站起来回答,就在小女孩要回答时,有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老师,我……我……”“她不会、她不会。”小女孩一听也不说话了,低下了头默默地坐下了。当时我心里一惊,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课后一了解,原来小女孩性格内向、说话慢,她们班的老师请她回答问题,她都不会,时间一长,也就不请她了。

教师往往在不自觉中就忽视了幼儿的差异性,影响了幼儿的发展。教师首先要科学、正确地认识幼儿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切实地做到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满足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使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教师的包容与尊重中,孩子们才能获得成功与自信的空间。

二、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我们每天都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教师在设计上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位幼儿都受益。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幼儿。虽然我们一个班里幼儿年龄都差不多,但他们的能力却是大不相同的,教师一定要正视幼儿身体上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1.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发展目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度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教育的内容既要兼顾群体,又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的要求,充分考虑到幼儿在身高和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室外体育区“跳一跳”的材料投放中,我们班设计悬挂了不同高度的报纸球。这样个子较高和能力相对较强的幼儿能轻而易举地摸到较低的报纸球后,可以向更高的报纸球进行努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个子较小和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摸到较低的报纸球,也就很好了。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能力,也保护了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依据幼儿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发展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有所收获,使每个幼儿的学习潜能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地发展。

2.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机会。

有的孩子活泼开朗、爱说爱笑,有的孩子天生内向、不爱说话。教师在活动组织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孩子的差异性,给予不同孩子不同的机会。性格过于活泼的孩子,我会让他们帮助老师收拾整理玩具图书等,让他们学会静下来、慢慢做事。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会请他们帮老师给别的老师送东西,在集体面前唱歌、讲故事,多给予他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能力。

在组织活动要提问题时,教师也要给予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机会。每个孩子都希望举手发言,可是孩子的能力有高有低,对于能力稍弱些的孩子,教师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另外,教师还要发挥活跃气氛的带头作用与影响力,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幼儿忘却彼此的技能差异,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促进幼儿共同发展。

三、家园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綜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利用晨间接待或放学的时间,多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性格、脾气,兴趣、爱好,以及在家里的各种表现等。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特点,及时地调整对孩子的教育,已达到给孩子最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健康向上的发展。

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从心底里真正尊重热爱幼儿。只有做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及学习方式采取有效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园幼儿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爱“上”幼儿园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