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修复+“原位开窗”:“巧心思”解决“大危机”
2017-06-14王利新
王利新
生活实例:胸腔里有颗“定时炸弹”
张老先生平时性格开朗乐观,虽已年近八十,但一贯身体健康,平时几乎不去医院看病。周末,张先生去公园锻炼,突然感到背部剧痛,浑身冷汗,家里人马上送他去医院检查。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CT扫描显示张老的胸腔里长了一个直径10厘米、长30厘米的动脉瘤。医生告诉张先生家人,由于动脉瘤巨大,非常危险,就像一个定时炸弹,随时有破裂致死的风险,建议他们赶快去上级医院诊治。
在家人的陪伴下,张先生先去了某知名三甲医院心外科就诊,专家查看CT片后连连摇头,说这个动脉瘤太大,患者年纪又大,恐怕承受不了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建议去血管外科看能否有机会接受微创腔内修复术。
经多方打听,张先生一家人慕名来到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经全科讨论分析,中山医院告知张先生家人:患者的动脉瘤巨大,必须尽快手术。但由于动脉瘤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传统的腔内修复技术无法处理,但可以应用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的“独门武器”——原位开窗针,在完全修复瘤体的同时,在支架上开窗,保留左锁骨下动脉。
传统腔内修复技术有“短板”
腔内修复技术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治疗主动脉瘤的新方法。对于普通的主动脉瘤,医生只要将带有人工血管膜的金属支架植入血管腔内,固定在瘤体两端健康的血管壁上,就像在病变血管内架设了一座密封的桥,使血流经支架流向远端,不再冲击瘤壁。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腔内修复技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不过,进行腔内修复有一个必要条件,即在病变血管的两端分别要有至少2厘米的健康血管作为支架的固定区域,否则“桥”无法固定,血流仍会流到瘤腔内,导致手术失败。
张先生的情况更为特殊,由于其胸主动脉病变长达30厘米,故支架覆盖的范围很大。而供应脊髓的血管起源于病变胸主动脉,如果封堵了胸主动脉瘤,将会牺牲很大一部分的脊髓血供,术后发生截瘫的风险较高。同时,动脉瘤还累及一根开口在主动脉弓上的重要血管——左锁骨下动脉,它是脊髓的另外一支重要供血动脉。如果要完全修复病变,支架将不可避免地会堵塞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患者术后发生截瘫的风险更高,而且还会影响小脑系统和左手臂的供血。因此一直以来,累及主动脉弓的胸主动脉瘤是微创腔内修复技术的难点,甚至是禁区。
新技术“另辟蹊径”开创“新天地”
为了既能有效处理病变,又不影响左锁骨下动脉,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团队为张先生设计了“腔内修复+原位开窗”的手术方案:先在胸主动脉瘤内植入人工血管内支架完全覆盖病变,然后在正对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的支架上“开窗”,再将一枚小口径血管支架经“窗口”从左锁骨下动脉释放至原先的人工血管内支架管腔内部,这样血液便能够通过这枚小支架流入左锁骨下动脉,保留了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
独门武器助力手术成功
手術时,医生仅在张老先生腹股沟处穿刺,即完成了3枚人工血管内支架的植入,彻底封堵了动脉瘤体。随后,手术团队再次穿刺张先生的左肘窝,导入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的“独门武器”——“Fu-star可调控鞘”和“可调穿刺针”,数分钟内即完成了“原位开窗”过程,最后顺利植入另外一枚小口径支架,恢复了左锁骨下动脉的血供,解决了大问题。术后第二天,张先生就已经能像正常人一样下床活动了。家属感叹这种新型的腔内修复技术实在是太神奇了。
“Fu-star可调控鞘”的特点是头端角度可任意调整,保证其管腔内的穿刺针能垂直对准支架;可调穿刺针的特点是针尖前进的距离可调,保证穿刺针能有效刺破支架上的血管膜进入腔内,又不损伤对侧血管壁。同时,穿刺针的头端附有球囊,可以进行固定,保证穿刺的稳定和进针处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的中心。两者组合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迅速、精准、有效建立通路和恢复分支血管的血供,理论上能处理任何累及主动脉弓的病变,极大地拓宽了微创腔内修复治疗的适应证,能使更多原先受解剖条件限制、无法接受传统腔内修复手术的患者受益。
符伟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亚洲血管学会委员,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腔内修复治疗和手术治疗。
特需门诊: 周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