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兴趣的培养
2017-06-13叶志发
叶志发
学生一上习作课,就感到为难,感到头痛,大有“谈作色变”之感,最主要的问题是感到没什么可写,因而出现了大量的学生习作假、大、空的现状,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对矛盾要得到妥善的解决,需采取一些措施,抓住主要矛盾,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精神生活,并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诱发兴趣
大多数学生平时没有认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没有抓住生活本质,因而作文时感到最难的是无话可说,没材料可写,因而失去了兴趣。小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受到兴趣的影响,因而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去诱发兴趣,利用作文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1.生活的有心人
陶行知先生曾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农村是天然的动物园、植物园,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农村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摸、打、滚、爬,有着丰富的生活见识,只是没有被挖掘出来。像家乡朝天山的“仙洞”“红军洞”的由来;山中那郁郁葱葱的桔子、龙眼树;山下那蜿蜒曲折的水泥大道及清澈见底的一溪活水;那一幢幢耸立公路两旁的高楼大厦;那披星戴月在田间劳作的人们及孩子们的嬉水打闹、捞虾捕鱼……这些情景和人物都是孩子随手可得的写作素材。这些见闻和生活体验是城市孩子所不及的。难怪儿时的鲁迅先生会羡慕闰土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应如导游一样,将学生一步步导入佳境,唤起他们对已有生活经历和体验的回忆,从中选择与题目有关的材料加以思考,最后写下来。
2.学习的有心人
高年级的语文,每组课文前都安排了一个“导读”。教师在教学前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让学生知道本组课文及作文的训练重点,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自觉主动地学习写作方法,到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例如,第九册第五组的作文训练重点是:“认真观察一处景物,注意抓住特点,了解景物的静态和动态。”作文时,我指导学生找出本组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的有关语句,评析领会作者怎么写及这样写的好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写作技巧。学生从“像士兵站岗似的学校两旁的柏树”说到村头那“笑容可掬的迎客松”……学生拥有了写作内容和语言材料,自然消除了畏难的情绪。
二、提供参与机会,激发写作兴趣
1.亲身体验,述说真实感受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激发写作兴趣。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时,我先带领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用一些轻松、幽默的语言,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观察表演者的动作、语言、神态及“观众们”的情绪变化等。活动结束后,我先让学生谈这次活动的感受,再问是从哪些情节中体会到的。由于是学生亲身体验,大家发言特别踊跃,同学们把“小鸡”被捉时的惊恐、尖叫、慌不择路及“母鸡”的英勇、无畏描绘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然后让学生把这次有趣的活动写下来。学生玩得痛快、写得真实,写作兴趣大大提高了。
2.开展活动,提高写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在班上开展“优秀作文百花奖”和“最佳小作者”的活动。优胜者发“奖杯”一座。“奖杯”是我用塑料做的,晶莹透明,学生很感兴趣。为了争取获奖,他们的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到处搜集材料,把搜集到的素材整理成文。我要求每人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有的两篇至三篇。为了把这项活动开展好,我在班上组织由4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学组成评委会,每个同学的习作都由评委们认真评定后,再由我审阅。将那些题材新颖、写得生动感人的文章评选出来后,每周一在班上的“作文园地”里展示。为了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我们每次从实际出发,评选出一篇学困生的文章参加展示,这样他们特别高兴,觉得自己也有奔头。如班上有个叫黄××的女同学,原来最怕作文,可现在就大不一样了。她写了一篇电影观后感《伟大来自平凡》,内容是“从张思德办事认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得到启发,改掉自己以前自私的做法,变得乐于助人”。评委们看了都觉得写得真实,有感情。文章在班上展示后,我们又让她参加南安市举办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征文比赛”,获得了三等奖。看到自己拿到的奖状,她高兴极了,从此她的写作热情更高了。
每学期,我们都要从学生的习作中评出5至10篇最佳习作,评出5至10位最佳小作者获得“百花奖”。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因文得法,体验习作兴趣
学生有物可写,但有一部分学生在作文时写得空空洞洞,言之无物。因此,在大作文前,让学生做小作文,专门进行片断练习。如大作文要写人物,小作文就先练习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要求学生拿最熟悉的人物作模特儿。又如大作文要写“联欢会”,就布置小作文“会场的一角”,要求突出写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舞台的表现。而后在上作文指导课时,启发学生,写这类文章(劳动、运动场面等),应重点写一两个人物的活动情况,突出写“点”,才能写得具体。这样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的写作方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写起来有章可循、有血有肉,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之,采取多种措施,灵活运用,目的是引起学生习作的兴趣,使他们习作时的为难情绪有所改变,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中体味到乐趣。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地努力、发现、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淑梅,周淑英.试论小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A5).
[2]單红娟.提高学生作文兴趣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