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7-06-13王静珏
王静珏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力,阐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必备的五项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不能只靠老师教,如果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是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课后归纳整理,与同伴交流,通过交流和分析,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他们善于思考,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构成要素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指我国五、六年级小学生在老师及他人的悉心指导下学习、探索和体验的学习规范。高年级的学习习惯更注重的是反思质疑习惯、联想转换习惯。中低年级就有的课前预习习惯、审题作业习惯、课后复习习惯应该继续加强运用,这五个习惯是高年级学生应该都要具备的。
1.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上新课前,按照预习计划提前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已经接触过预习这一习惯。中低年级阶段的预习往往偏重于语文和英语这两门学科,但是高年级的数学学习需要预习来支撑。小学高年级阶段可以利用数学微课和课前预告帮助预习,提高效率。
2.审题作业习惯
作业是知识巩固和应用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业能够使知识活跃起来,到了高年级,审题作业的习惯有所改进。
(1)审题时画重点,注意过程(五年级上学期)
小学高年级学生能自己独立订正错题,事实上是因为他们没有读懂题目,看清条件和问题。因此,学生在审题时要圈画重点或注意点,学会分析隐藏的意思,这样能帮助学生读透题目。
(2)深入思考,写出解题步骤(五年级下学期)
解题步骤是对题目深入思考的外在表现。如果学生写出解题过程或附上自己的想法,对于经典的题型,细致完整地写下解题步骤,那么作业正确率会大幅度提高。
(3)先复习再做作业(六年级)
做作业前重温当天学过的知识,将作业中要涉及的知识点复习一遍,把这些知识都融入大脑,然后动笔做作业,做作业的效率不提高都难!
3.反思质疑习惯
反思习惯是学生通过自省,发现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清楚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做错题目或者写错字,要主动思考,而不是急于向老师、同学或者父母询问正确答案。
教师在启发学生敢于提出“质疑”时,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还比较简单,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漏掉一些较为明显的内容或者答案,让学生质疑,发现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充分的表扬。
4.联想转换习惯
联想转化习惯是学生在对题目进行全方面认真地观察后,通过新题与旧题之间的联系或对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联想转化是分析、推理的重要环节。
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课后详尽地复习,把典型题目看熟,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这道题该怎么做,这类题目该怎么思考。
比如:在找■+■,■-■,■+■,■-■这些题目的规律时,可以让学生联想之前的规律:有一类数,分子比分母小1,那么分子与分母越大,值越大。让学生体会到:要符合条件的数才会有这样的规律;接着,找一找这一类算式有什么特点?得数有什么规律?通过联想旧知,学生都会表达:有一类算式,分子是1,分母互质,得数的分母是原来分母的乘积,分子是原来分母相加减。
5.课后复习习惯
复习就是重复学习,反复学习。复习是预习,上课学习后的再学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的课后复习主要是整理错题,写反思性日记或收获,整理单元内容。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最忌讳的是似懂非懂、似是而非,对重点知识的学习,一定要钻研得深一些、透一些,通过课后复习这一环节把基础打得牢牢的,对进一步学习初中知识大有好处。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1.关键期理论——早期干预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期”,父母、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期,对小学生进行早期干预,学生就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缺乏意识,教师如能在五、六年级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那么对高年级学生小初銜接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小学阶段就应该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五、六年级培养思维型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2.行为主义理论——强化习惯
家庭、教师、学生本身应为培养学习习惯创造良好环境,这一点至关重要。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自主培养学习习惯的能力,但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持续时间较短,家长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大督促力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环境,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小学高年级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潜力,从而产生兴趣,通过兴趣来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强化和情境的作用对学习习惯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3.元认知理论——学会学习
教师要从对学生的外部监控通过学生的内在体验、产生兴趣后逐步转化成内部监控,沉淀出元认知知识,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法自行反思,比如,小学高年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运用了很多元认知知识,反之,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不善于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控和改善。因此,提高元认知能力,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师新课程的执行力。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在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自主复习,并且具备良好的思维转换和联想总结的习惯,有利于系统地学习知识,更加迅速地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杨海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启发学生敢于质疑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