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贯课堂”教学方法浅谈
2017-06-13梁玉花
梁玉花
摘 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它不仅要求人才有广泛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主动探索、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和造就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小学是基础阶段,也是小学语文课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索真理的欲望。”在三十年的教学中,反复的实践发现:只要用兴趣去点燃思维火花,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从而形成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因此,“兴趣贯课堂”是一种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如何才能实现“兴趣贯穿课堂”呢?可从创设优美环境、精心设计课堂、科学使用手段、实践操作训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兴趣贯课堂;探索;创新
一、爱心进课堂,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潜意识得到充分拓展,有助于开启学生思维,而专制、压抑的气氛会给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只有视自己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才能获得学生信任,才能和学生和睦相处,才能和学生在感情上更融洽,心灵上易沟通。如课堂上老师若用“我们一起来体会,好吗?”“谁愿意和老师进行背诵挑战?”这样的话语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关系。而教师热情洋溢的赞扬与鼓励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如学生答对问题时,老师说:“好,这次的发言你抓住要害了,说明你捕捉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对回答有出入的学生说:“虽然你回答不完全正确,但我和同学们都佩服你的勇气!”老师这样面带微笑的一声声赞扬与鼓励传入学生耳际,使他们不但和老师有亲切感,还强化了学生自爱、自尊、自信的信念,会使孩子产生愉悦的心情,他们的自主探索意识就会孕育在这美好的心境中。
二、巧设疑问进课堂,诱发学生钻研、探究的欲望
孔子授业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对今天的教学仍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教学中教师若能精心设疑,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实现这点,老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创造点,设计富有创新意识的疑问,才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开课伊始我说:“鱼总是游在水里,怎么会游到纸上,这是为什么呢?”用这样极具吸引力的问题诱导揭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自觉、认真地读书,从而主动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在学完《小木偶的故事》后,我说:“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后,走到街上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样的提问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个个都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为小木偶着想,并展开想象的翅膀自圆其说,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知识得以内化,语言得以发展。
三、多媒体教学进课堂,使课堂充满活力、精彩纷呈
多媒体以其显著的优势为素质教育拓宽了视野,它以其声、形、色等表现形式刺激感官,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它能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形象为具体等多种表现手法,启迪思维,引导观察,指导实践,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将内容化难为易,从而帮助学生更真实、具体地感知理解教材,使学生不自觉地将人类的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素质。如在教《蝙蝠和雷达》一文时,为了使学生懂得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我先用动画演示,使学生看清了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红色波纹),遇到障碍物,超声波便会反射回来(蓝色波纹),这样蝙蝠就听到了。在此基础上再演示飞机一边飞一边通过雷达天线发出无线电波(红色波纹),遇到障碍物(高山),无线电波就会反射回来(蓝色波纹),这时飞行员就会调整飞行方向和高度继续飞行。这样的动画演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很容易掌握抽象的科学知识,进而对课文的表现方法也彻底理解。
四、实践操作进课堂,使学生知行合一、增强素质
在课堂上若能让学生唱一唱、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议一议,让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产生复合刺激,会使学生的學习兴趣猛增,参与意识增强,综合素质提升。如在学《小小的船》《快乐的节日》时,我让学生随乐曲把课文内容唱出来,并配上相应的动作,学生在娱乐中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蟋蟀的住宅》一文的住宅介绍一段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若采用“画一画”的方法,就会使抽象内容变形象。又如在学习《秦始皇兵马俑》课文时,我让学生当导游来“演一演”,这样不仅激发了兴趣,训练了复述能力,还使单调乏味的阅读教学变得妙趣横生。
总之,“兴趣贯课堂”是一种有效教学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教学艺术,重视学生兴趣培养,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高效,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正是当前进行新课改,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然途径和积极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大家可以效仿此法。
参考文献:
[1]张坤.巧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数学兴趣[J].学周刊,2013(6).
[2]尤丽丽.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J].快乐阅读,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