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唤醒“无声”的孩子
2017-06-13徐莹
徐莹
摘 要:在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认识的、不认识的。但你注意到了吗?其实在生活中有一些在常人眼里不一样的孩子。他们看上去很乖,但走近他们你会发现,在生活中他们不与任何人接触、不喜欢说话、行为看上去有些古怪、喜欢自己与自己游戏等等。这就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这类孩子处于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作为教师,对待这样一类幼儿,我们应该多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平等对待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与人接触的恐惧,帮助他们融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中,慢慢走出心灵的围城,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关键词:自闭症;关注;弱势
自闭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从网络上了解到自闭症也叫做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常见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包括遗传、脑器质性病变、社会心理因素等。由于儿童孤独症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至今也没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
在今年我的班级中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小男孩。他长得白白净净、虎头虎脑,乍一看和其他别的小朋友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直到我与他真正地接触了之后,我才慢慢感觉到他与其他小朋友与众不同的地方。如,他对老师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应,眼神从来不与你有接触;在幼儿园里,他与其他小朋友没有语言、肢体上的任何接触与交流,有时我发现他会一个人躲在教室里的某个角落独自玩耍,当你靠近他的时候,他一个人的游戏就会马上停止,而且显得非常紧张与不自然;中午吃饭时,其他小朋友都在大口大口地吃着,而他却是坐在位置上一动也不动,外面的一切好像与他都没有什么关系等。我开始对他的行为进行观察,回家上网查询之后发现他的一些表现与自闭症的一些表现有类似的地方。
首先,平等地对待他。这天在准备上第一节活动课时,我按照惯例,要求幼儿端着自己的椅子按秩序坐好。班中所有的小朋友都已经按照老师的要求端着椅子坐成了4排。就在这时我一转身,发现他没有端着自己的椅子,而是自己一个人坐在老师给安排的位置上玩着自己的手指。我走到他的前面,喊着他的名字。我连续喊了几次,他对我的叫声有了一点点的反应,但这反应却是他的头稍微地抬了一下,但很快他又变得和开始一样,只顾着自己玩自己的。我慢慢地走到他的面前,蹲下来,轻轻地对他说:“×××,现在上课了。把你坐的小椅子端起来跟着老师坐到小朋友中间去好吗?”他慢慢地抬起头,看了看我,想了一会儿之后,慢慢地端着自己坐的椅子跟着我走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椅子旁边坐了下来。虽然这节活动课耽误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是我觉得耽误的这点时间是值得的。因为我做到了平等地对待他,并没有将他弃之一边。班中的幼儿也会主动地去帮助他,他找不到座位的时候,旁边有空座位的小朋友会把他拉过去叫他坐;吃饭的时候有的小朋友会帮他拿筷子;上厕所的时候小朋友会拉着他的手带他一起去。虽然他有时候对小朋友的好意充满了抗拒与敌意,不愿意配合小朋友一起完成,但是看到小朋友能够主动帮助他,把他看成是班级里的一分子,我觉得他会改变的。
其次,从生活各个方面给予关爱。由于他与其他孩子有一些表现不太一样,所以我每天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关心他、关注他。孩子小时候从妈妈那里得到的关爱与抚摸太少,这也是形成自闭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与他的妈妈交流中得知孩子小时候一直不在自己的身边,给予他的母爱是非常少的。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活动中,我尽量多给予他一些关爱。在平时他来园的时候,我主动走上去从他妈妈的手里将他接到教室里,把他安排到座位上;活动的时候多关心他,吃饭的时候,由于他在以前幼儿园里一直是被喂的,所以我经常会坐到他的旁边,提醒他快点吃,一边吃饭一边吃菜,最近发现虽然他吃饭的时候还需要老师在一旁提醒,但是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会自己一个人把饭吃完;睡觉的时候,我尽量多在旁边陪着他等等。经过一阶段时间的实践,发现他比以前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爱孩子。
第三,给予他鼓励。他和小朋友有了表情和眼神上的交流,而且身体也放松了很多,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一次,一节美术活动上,让孩子自己用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花。孩子得到了开始的指令之后都在纸上认真地画自己喜欢的花。我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他。我惊喜地发现以前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反应的他今天居然也拿起了一只画笔在纸上画了起来。我轻轻地走了过去,他一看到我靠近他,画画的手马上就停止了,而且还把身体转向了另一边。我蹲下去,看着他的画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啊?”问了几遍之后,他才轻轻地回答我:“花。”虽然只有一个字,但这是他第一次回答我的问题。我马上对他说:“画得真好!真棒!”虽然现在他对老师给予的鼓励还是有点不适应,但是我现在渐渐地发现他在改变、在进步。我开始表扬他,虽然有时候他的进步只是一点点,但也值得我在集体的面前表扬。
面对不同的孩子,需要教师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对待这样“无声”的孩子,也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孩子的倾听者、帮助者,特别是处于社会弱势的一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