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

2017-06-13钱凤娟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1期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新形势

钱凤娟

摘 要:在我国汽车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汽车服务工程同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就需要进行新的培养模式的研究。本文主要就当前汽车服务工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供新的培养模式,为汽车服务工程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1.202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国内汽车服务行业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1]。就当前的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当前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要想使汽车服务行业更好的适应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就需要在汽车服务工程的培养模式方面不断的进行的革新,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汽车行业,下面就具体对当前汽车服务行业的现状以及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 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汽车服务工程的培养模式总体而言,仍然比较偏重传统的培养模式,几乎都是重视关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在素质教育以及能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这种教学模式就会导致学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下面就具体对当前在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课程问题

课程问题主要包含课程的内容以及课程的设置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课程的内容来说,汽车服务工程本身就是一个汽车在发展中产生的一个行业。传统的汽车服务工程主要是以汽车应用的相关课程作为基础,除此之外,还有经济、管理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几乎没有将汽车服务工程的特色体现出来,因此也就难以满足汽车市场对其的需要。另外,从课程设置方面而言,首先开设的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这样就会导致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能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许多专业课的开设都处于学生的即将毕业的学期,这种情况下实际的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最终就会导致学生在专业能力方面比较薄弱。最后,对于一些专业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下就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和掌握。

1.2 实践教学没有引起重视

汽车服务工程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相应的人才必须能够在汽车保养、销售、管理以及保险信贷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达到相应的标准,这种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扎實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实际进行人才的培养中,要想培养相关的实践能力,不仅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应该重视实践。但是就当前培养汽车服务工程的模式而言,实践的课程仅仅占了百分之十几,而一些发达国家在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的几乎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并且能够确保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充分的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使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应用。

2 新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的培养模式

2.1 对课程全面的改革

在进行人才的培养中,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最终的落脚点,就我国当前高校在汽车专业的教学而言,使用教材任仍然使用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教材,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当少,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促进汽车服务工程培养质量的提升。鉴于这一点,首先就应该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能力为目标,积极的进行教学改革,这样才能逐渐适应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关于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软件、课程体系等方面将应用作为培养的主要特征和宗旨,通过对课程进行这种方式的改革,就可以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达到有机统一,体现出课程的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同时也能使其的可行性得到保证。

2.2 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几乎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下实际的课堂氛围就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最终就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尤其是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单一的使用理论进行教学,学生不仅难以有效理解理论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最终的实践能力也难以得到保证[2]。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在进行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将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实物教学在其中进行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样就能将相关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其进行理解和实践,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保证。

2.3 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想更好的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必须得到保证,这就要求在实际人才培养中,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自我提升,不仅要有较强的理论以及实践能力,还应该对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培养模式的制定,另外在教师的任用方面,还应该实现多元化的任用原则,一些社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兼职教学,提高教师中双师型人才的占比,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汽车行业已经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要想使汽车服务工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汽车行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必须根据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对具体的培养模式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保证人才的能力适应当前社会对汽车服务工程人才的要求,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飞,闫守成,郭敏锐.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3+1分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5,25(25).

[2]张俊溪,杨亚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6,34(03).

[3]卜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架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z1).

[4]苑恒轶.转型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33).

[5]范珍珍.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5(32).

猜你喜欢

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新形势
应用型本科工程技术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企共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