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2017-06-13钟干梅
钟干梅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面对纷繁的课堂,对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几种现象有一些思考和看法,并始终认为:漫长的课改之路,只有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加强学习与实践,冷静地审视和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透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追寻“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质朴,才能大浪淘沙,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夯实基础;有效练笔;回归本真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广大教师沐浴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缕缕春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管是名师的精品展示课,还是普通老师的常态课,都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新面貌,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但与此同时,在实践新理念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模糊、实践中的偏差,老师也有一些困惑:语文到底应该怎么教?语文课程改革,出路在何方?作为语文课改大潮中的一员,笔者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呈现出来的几种现象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现象一:课堂容量大,忽视打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改的大潮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每一节课的主流模式:一開课,学生匆匆进行自主学习,不到五分钟便开始小组讨论汇报,当中还要插入丰富的课件、拓展的资料、安排的练笔……40分钟下来,看似热热闹闹,内容丰富,但却是自主匆匆,合作匆匆,汇报、练笔也匆匆……不少老师认为:“要多读多练,一节课安排的内容越多越好;要发挥课程资源,拓展资料越多越好。”更有老师认为:“在信息更新较快的今天,要在有限的40分钟里给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不必“抠字眼儿”耽搁工夫,不必为一棵小树而放弃一片森林……”
【微思考】夯实基础,课堂上多一些朗读课文、“咬文嚼字”的时间
从表面看,课程改革提倡下的自主学习像模像样,合作交流热热闹闹,学生的参与度看似百分之百。但细细一想: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又掌握了哪些有用的学习方法?许多时候,热闹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我一直认为:“摩天大厦再高,也是一砖一石从基础建起来的。不管课程怎么改,学习模式怎样变,语文作为各个学科基础的基础,更需要扎扎实实地垒好每一块砖。”
首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文之根本。张田英先生说过:“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得先看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新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学习目标,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这个目标落实了,就成功了一大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这一方面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不管是第一课时形式多样的检查读、奖励读,还是第二课时精彩纷呈的感情读、表演读……“读”始终是贯穿整节课的。试想:课文没读好,何来的感悟理解?又怎么能有效进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可见,只有把课文读通顺读好了,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进而进行情感领悟。因此,舍得花时间读好课文是学文之根本,是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其次,课堂上要多一些“咬文嚼字”的时间。张先生还说:“除了读好课文,字、词、句的训练要到位。字要认得,词要理解,要会运用。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解课文的自主合作交流上,一味在理解上做文章,在人文上渲染,是有悖于学习语文的根本宗旨的。”这就如同在沙滩上盖楼,基础不牢,便很容易倒塌。一直都非常仰慕那些大师。他们匠心独运地阅读教学设计,总能在咬文嚼字中挖出语言的不平凡之处,令学生看到自己不曾看到的风景。在这一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支玉恒老师。支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惊涛骇浪”一词时,就抓住了“骇”字让学生“啃一啃”。在支老师看来:理解了“骇”字,这个词便迎刃而解;其次,学生今后再碰到带有“骇”字的词,如“骇人听闻”等词,就很容易理解了;更重要的是在“咬”和“嚼”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普遍适用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可以成为今后读书学习的工具。有了这种工具,学生这一生就会少“抠”好多字眼,少耽误不少工夫。
在这一方面,自己也有一节较为成功的课。教学《西风胡杨》一课时,第五自然段介绍的是西风胡杨在大沙漠里所起的作用。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胡杨对西域的作用呢?备课时,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一遍又一遍思考着,突然间,我发现了第一句“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yù)文明”中“孕育”一词,细细琢磨后便有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时,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便让学生质疑,不出所料,学生提到了“孕育”一词的意思。我便让查了工具书的同学说出它的意思:即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在学生说出了词意后,我便顺势追问:“在文中应该选第几种意思呢?”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第二种后,我又再次追问:“那么,这既存的事物在文中指什么?新事物指的又是什么?”经过这么一引导,学生很快明白过来:既存的事物在文中指的是胡杨,新事物指的是西域文明。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有了西风胡杨才有了西域文明。这么一引导,学生不仅对西风胡杨的作用理解得清楚明白,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孕育”一词的理解运用也水到渠成。由此可见,课堂上必要的“咬文嚼字”,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理解词语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上面所举的只是一个词的理解,往大一点,对整篇文章,对一切有关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如果老师都能从正确的方法和过程着手,不只企望森林而无视树木,这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高和帮助呢?
现象二:语文教学过多依赖多媒体,舍本逐末忽视文本
随着多媒体的出现,老师体会到了网络的诸多好处,语文课堂上出现大范围的课件运用展示,于是,课堂上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还是提问,甚至本应由老师范写的生字也由电脑代替了,从而造成多媒体引领课堂、控制课堂的局面。
【微思考】返璞归真,做做“减法”,让本色语文回归课堂
不可否认,课件的运用是教学的一大进步,它的形象直观弥补了过去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确实可以帮助学生适度理解课文,拓宽知识。但如果每一节课都过度依赖于课件,课文的词句都支离破碎、浮光掠影地出现在课件上,教学过程都被固定在课件中,师生岂不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奴隶”?再往深一层想:文字的正确书写能由电脑来完成吗?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的反应能用课件来展示吗?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时常会生成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也就难免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灵感,影响教师根据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在是得不偿失。
一路走来,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五彩缤纷的课件,而是课堂上师生扣人心弦的朗读、激情的投入以及学生对文本感悟独到的回答。学语文最重要的手段是“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只有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亲近文本,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也正是有了平静的心境,才能有读书的耐心,进一步养成读书的习惯。
当然,教师如果能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辅助性”的定位,把工夫花在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发展上,这样才是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学会做“减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去掉非语文的东西,即使是语文的东西,也要突出重点,努力让课堂利落、扎实、有效,让语文回归本色。
现象三:语文教学练笔频繁,出现费时、低耗的“伪练笔”“假练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为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下了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和主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由此,语文教学掀起了一股“语用热”。然而,静观课堂,冷静思考,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对“语用”尚处于模糊认识、片面理解之中,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顾此失彼的练笔现象。
如在执教S版四年级下册《钓鱼的启示》一课,教者将重点放在理解课文“问题二”,即体会“我”和父亲在放鱼回湖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斗争,进而感受道德实践的艰难。在品读结束时,教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堂练笔: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就像文中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你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比如:(1)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2)在学校考试时,老师多给了分数,你……(3)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4)回家路上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请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一段话。
教师的初衷是想通过课堂练笔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道德力量。但由于在品读过程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我”和父亲在放鱼回湖的过程中经历的抉择,没有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没有为练笔做好铺垫,加之练笔脱离课文语境,话题又一下子从课文跳跃到了“看电视、完成作业”等生活事件,练笔就变成了为练笔而练笔,成为少了生活體验的“伪练笔”。
又如,学习课文后,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什么?大部分学生已练就了千篇一律的写话模式:“他这种××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几乎人人都成了高大上的道德实践者,读来无趣无味,总感觉少了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
【微思考】冷静对待练笔热,力求扎实练笔、有效练笔
如何矫治,才能使练笔不失初衷,更有实效?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教授提出:语用观的基本思想就是“求实”,即要求语文教育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用基本训练。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样样不能马虎。课堂练笔更应穿插于阅读教学之中,具有任务明、节奏快、费时少、负担轻、效果好的特点。
课堂练笔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写什么”。既要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我们都知道,课堂上重视写的训练,是全面落实课标的实际行动。但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适合安排练笔环节,我们应立足学生实际,根据不同的文章,找准读写结合的“链接点”。如果课内时间不允许,我们也未必非要学生写下那么冗长的句子、片段,可以让学生静心思考一下,写几个关键词,然后说一说,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完善自己的想法,课后作为作业将写话完成。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得到发展。因此,练笔所设计的内容应是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要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语言要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以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练笔内容,从而进行扎实练笔、有效练笔。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把每一节课都上好、上精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漫长的课改之路,我们只有守着一颗平常心,遵循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加强学习与实践,冷静地审视和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透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追寻“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质朴,才能大浪淘沙,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参考文献:
[1]付宜红.时代呼唤怎样的语文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06(5).
[2]王乐芬.聆听名师,铭记名师[J].语文教学通讯,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