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出精彩 让科学探究更有效

2017-06-13陈佩兰邱玉福

新课程·上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杯水盐水动手

陈佩兰+邱玉福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探究欲望,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科学、探究科学,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大胆设计以精彩的“玩”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玩”中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在“玩”中拓宽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科学探究更有效。

一、设疑质难——提供“玩”的平台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在“教教材”,所得出的结论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涵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开放的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玩”中学的活动平台。

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电路出故障了”,在器材准备时,我特意准备了一些有故障的灯泡、电池、电线等,设置一定的障碍,让学生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通过学生动手,面对小小的“失败”,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寻找原因:“可能……可能……可能……”这样将过程引入本课重要探究活动,并鼓励学生对有故障的材料进行替换,寻找到原因,这样,就有了后面小组合作制作电路检测器的成功。

正如波利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因此,在探究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玩”的平台,让学生经历挫折,拓展领域,分享成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感受“玩”的乐趣

现代教育论强调:“科学活动应当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去听科学。”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智慧是从动手开始的,只有亲自经历探索实践活动,才能使大脑变得更加聪慧,更有创新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知识的真谛,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实现“动手做科学”的目的。

教学《蚂蚁》一课,学生了解了蚂蚁的身体结构与特点后,我设计了一个比赛活动:让各小组制作一个蚂蚁的模型,比比看哪个小组做得快、做得好、做得逼真。我给学生准备的材料有:三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代表蚂蚁身体的三个部分,还有些小牙签,可以用来折成蚂蚁的触角和足。他们先进行了分工:如谁捏头部,谁捏胸部,谁捏腹部,谁折触角和足,然后就开始搓的搓、捏的捏、折的折、插的插,不一會儿一只只形象逼真的蚂蚁就跃然于眼前。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仅对“蚂蚁”的身体结构有了进一步认识,并感受到“玩”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玩”起来、“活”起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再现、巩固、运用已学知识,进一步整理沟通、理清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使学生在自主、愉快、轻松的“玩耍”中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

三、点拨引导——发展“玩”的能力

儿童不同于成年人,自主探究的能力有限,如果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自身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没有得到外援的点拨引导,不仅自主探究能力难以得到突破和发展,而且求知的兴趣也会逐渐消失。所以教师的点拨引导、牵线搭桥,是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保证。

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课:(1)当教师演示完“马铃薯在两杯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实验后,就有学生说:“老师,浮的那盆水是盐水。”这时,教师不马上肯定他的答案,而是反问他:“你能确定这杯水是盐水吗?”学生说不能确定,师:“不能确定那我们该怎么办?”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始实验。(2)当学生做了“烧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的实验后,有的学生得出结论“的确是盐水”。这时我们也不要肯定他的结论,而是可以继续追问:“你们怎么肯定呀?”然后让学生做“溶解了糖或味精的水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实验后再次追问:“刚才老师的这杯水到底是什么水?”这时学生说法不一:可能是盐水,可能是糖水,可能是味精水,也有的说“不知道”“不能确定”。这个“不能确定”和“可能是……可能是……”,才真正是他们通过探究之后的结论。(3)课快结束时再继续追问:“既然你们认为这杯水不能确定是盐水,那么让马铃薯下沉的那杯水又是什么水呢?”学生说“也确定不了”,因为使马铃薯沉下去的这杯水可能是清水,可能是淡盐水,也可能是……这样巧妙的追问,适时的引导,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才能不断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将科学探究引向深入。

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不应当把答案或结论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要把“学科学”变为“做科学”,把“书本的知识”变为“活动的知识”,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真正体验科学探究的精髓。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尽可能为学生创设“玩”的情境,提供探究的平台,适时进行点拨引导,为学生创设动手玩一玩,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玩”出能力、“玩”出精彩,让科学探究更有效!

猜你喜欢

杯水盐水动手
Is“eight glasses of water a day”really scientific?“每天八杯水”真的科学吗?
“每天八杯水”真的科学吗?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养生篆刻
“洒盐水”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