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路程应用题教学探讨
2017-06-13朱建双
朱建双
摘 要: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起点,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不健全,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接受系统的教学时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接受度不高,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小学路程应用题。主要探讨目前小学路程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只在通过改善小学路程应用题教学的现状,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于路程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路程应用题;教学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再加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度,使人們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极其重视,而通常情况下,孩子在5~8岁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关键转型时期。因此,小学教学质量成为奠定学生整体思维模式的关键,其中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上得天独厚。除此之外,小学数学也是数学的基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应用题,特别是路程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位置,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对小学数学路程应用题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一、小学路程应用题的教学现状
小学数学在整个数学生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位置,其中小学应用题更是小学数学生涯中着重学习的内容,也是小学数学的学习难点,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会耗费极大的精力来引领学生入门,但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小学生依旧对应用题一头雾水,这主要是由于选题失败,其中路程应用题最适合作为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领路人,但是当前的路程应用题教学过程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失误频频。影响小学路程应用题教学质量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逻辑固定,在建立数学模型时脱离实际,并且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解题习惯,而且由于过分注重成绩,导致学生只为做题而做题,从而违背了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初衷。
二、提高小学路程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措施
小学应用题中,路程应用题占据一定的数量,再加上小学路程应用题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小学路程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1.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小学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因此对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当,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只记得典型的例题解决方法,而不能触类旁通,进而影响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建立。小学生的心智发育不全,逻辑思维建立不易,但是对万物抱有好奇心,因此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对路程应用题的理解程度,就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学时从最简单的公式讲起,如路程=时间×速度,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在简单的路程应用题中添加限制条件,进而使得应用题越来越难,便于学生理解路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合理的数学模型
恰当的数学模式是使解题过程由难变易的重要措施,也是路程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方式。例如:一辆火车长为600米,时速为2000米/分,问火车通过一条长为1600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在这道题里如果采取1600÷2000=0.8分=48秒的方式计算得出结果时,就会出现错误,因为600相对于1600来说并不可以算作一个点,而如果采取图形的方式计算的话,就会很直观看出结果应该为(600+1600)÷2000=1.1分钟=66秒,为正确的结果。
3.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良好的解题习惯是保证解题思路以及解题结果正确的重要措施,随着学习难度的逐渐加大,在小学路程应用题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已知数据,而这些已知数据中往往有用的只有三四个,而大量的已知条件通常会迷惑学生对于本题的理解,而一个好的解题习惯会快速找出各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保持清晰,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4.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虽然逻辑性以及抽象性不强,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应用题的思路十分繁杂,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实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路程应用题相对于其他应用题具有更高的实际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所有的公式细化,从而方便学生理解,将应用题中的语言转化成实际问题,比如文字向图形转换,线性组合等方式,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应用题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数学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逻辑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毫无疑问是数学学习生涯中的起点,更在数学学习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特性以及教学方式问题,使当前的教学质量下降,其中在小学应用题中,路程应用题占据绝大部分且在应用题学习中占据着一定的分量,因此必须提高路程应用题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元政.校本教研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动因:我区创建“重庆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的几点体会科学咨询[J].教育科研,2006(4).
[2]朱旭平,徐旭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问题情境”的建模方式解读[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