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
2017-06-13李应捐
李应捐
如今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在不断改进,教育部门要求小学语文更加有内涵、更有意思,这就要求语文课堂的生活化,所谓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完美地衔接在一起,激发学生主动地去进行语文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教师要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到语文知识,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适应生活,让自身的发展更加全面。
一、作文素材生活化
语文作文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应教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的素材,学生应学会从细小的地方挖掘材料。教师应教导学生从小的方面选取材料,注意生活中的见闻感想。生活中的一处风景,每天的一点感想,一件小事,这些都是首选。教师还应该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的灵敏度,不仅是天生的,同样也离不开教师的教导。教师应设法训练学生的灵敏度,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感情,这样学生写作文时才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引导学生选材。要想使学生有很强的选材能力,还需要教师自己善于选材,让学生依照教师去模仿揣摩。小学生作文中的选材肯定是他们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可能对于大人来说无足轻重,但是对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大事。教师必须拥有一颗童心,对孩子的事充满兴趣,与学生心里所想一致。小学语文教师只要沉浸于孩子的世界,才能正確带领学生发现身边的素材,逐渐养成学生的选材能力。如今很多学生都有一个问题,觉得自己作文没有内容可以写或者写出来的东西空洞苍白,一眼望去毫无感情可言,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写出来的都是自己捏造的东西,没有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挖掘可用的素材进行描写,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挖掘大量真实的素材,这样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就可以得到大大提升。
二、知识应用生活化
小学语文的生活化,实际上就是小学语文的实际应用。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应该将它们用于实际生活当中,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在加强语文生活化的进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更加接近的教材。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大多选自一些闻名中外的大文豪、大诗人,他们的文章、诗词大都比较高深,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所以,学生对于课本中知识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教材中的一些注解,对于这些知识的运用也就是来应付考试,填词、背诗句、熟记背熟一些做题的技巧等,对于生活的帮助是非常小的。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加入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将语文更好地融入生活。比如,教师在教授一篇关于理想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讲述自己是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的,分享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主动分享关于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故事,这种与自身联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作者的想法,拉近作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那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更为深刻,或许学生可以学习文章中一些较好的做法,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三、课堂形式生活化
小学生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学习,所以,教师若想要让小学语文生活化就要让小学语文课堂的形式更加生活化。要想让课堂更加生活化,教师就应创设出适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亲身经历文章中所描述的经历一般,这样学生才会有更真实的体验。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若想要更好地体验文章中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学生就必须把自己放入这个情境中去体会,教师在其中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教师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实现从语文学习中更好地感悟生活的内涵。而且教师若想要更好地将小学语文课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表现,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充分表露自己的想法。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一些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将其中的内容表演出来,学生不一定要按照文章所写的一板一眼表演出来,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其进行一些改进,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表演,但也不能完全偏离文章主线,在实际的表演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和真实内涵。除了这些形式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文章所描述的问题进行一个辩论,几个学生作为正方,另外几个学生作为反方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除了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外,还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辩论,将文章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来强调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较为生活化的课堂形式让学生的语文课堂更加生活化,学生可以将语文课堂上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就必须要让语文课堂更加生活化,教师需要在语文作文素材、语文课堂的内容和语文课堂的形式方面更加生活化,让学生将语文课堂的学习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较好地联系在一起,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自己全面发展,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