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散文言语实践训练点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17-06-13洪珊珊
洪珊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也告诉我们,立足言语实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在丰富的言语学习实践中加以落实。笔者发现现行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占了较大比重,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首选文体”和“主导文体”,并且随着学段的增高明显增多。细读这类文体的教材,语言清新明丽,精美凝练,质朴而自然,情韵优雅,布局巧妙,内涵丰厚,行文如涓涓流水,寥寥数语就可以勾勒出生动的形象,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是启迪学生语言、进行有效言语实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极为重要的文体。
一、诵读情感触发点,丰富情感和审美素养
散文,语言美妙动我心,非常适合诵读。通过诵读,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散文的思想内涵,更透彻地领会作者饱满的感情。在朗诵过程中,学生的感情也会一点一点被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和审美素养。可抓住特点反复诵读,对比衬托,升华情感。如在《桂林山水》一文中,重点描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教学中,笔者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水“静、清、绿”的特点。学生反复朗诵描写江水“静、清、绿”特点的相关语句,在突破表层言语的基础上进入深层的情感,学生会有自己的想法,抓住文章中描写漓江水静、清、绿的精彩语句,启发学生置疑开头,揣摩文章描写大海和西湖的用意,并且让学生在反复朗诵江水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妙词佳句的品析,理解对比写法可以衬托漓江水独特的美。多层面赏析后把文章独特的感情分析出来进行诵读深层朗读,读中入境,读中悟情,读中升情。
二、挖掘内化练习点,彰显个性语言和培养创新意识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在的是语言理解能力,外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说的训练中解决的是思维的条理性,对已储存的语言材料还要通过学生的思维定式进行系统的练习,帮助学生内化和吸收为自己终身固有的语言能力。
散文教学中的内化练习有学词造句的练习、连话成段的练习、组段成篇的练习、精彩话句摘录的练习等。把练习作为基础平台,发挥写的基础作用,突出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内化和运用,进行口语表达和书面交流训练。
1.抓住结构仿写练习点,发展共性语言
如在《索溪峪的野》一文中有对山野、水野、物(动物)野的并列式描写结构,可引导学生练习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同一主题。通过仿写课文的写作特点体会课文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寫作题材和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这样学生经过系统内化训练,有了较扎实的字、词、句等语言基础,再通过仿写的定势练习和说的思维整理练习,把字、词、句和写作方法较顺利地内化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2.填补想象空白点,培养独特表达能力
散文总是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或“一波三折”或“故弄玄虚”或“欲言又止”……会让读者在读文时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读懂蕴藏在内容和文字背后的东西。老师在授课时,找到这样的“想象空白点”进行精心设计,就能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在课文的空白处有意识地创设话题,用描绘想象抒发作者的情感体验,可引导想象,在想象中体验。如《山中访友》,作者为了表达自己和树木是知己,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棵树。要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在想象中体验作者的物我两忘和大自然的和谐之情。进而引导学生对作品空白进行丰富多彩的填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作品进行沟通。
三、化抽象为具体,提升美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材中的散文大多都是名家名篇,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因此,老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时候,让学生熟读文章之后将自己所体会到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画下来。学生都很兴奋,紧张地投入画画中。大概30分钟后,学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进行欣赏、交流,并选出了几幅最出色的作品。作品虽然简单稚嫩,但小兴安岭主要景物的特点、神韵都让孩子们展现得淋漓尽致。从读文理解到画画领悟,再到欣赏,学生将外在的课文内容转化为内在的知识后,创造性地对内在的理解运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外化,形式多样,还原课文内涵和意境的同时进行大胆创新,既感受作者眼中的“美”,又提升自身的美育素养。
四、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点,提升人文素养与延伸内化
正所谓“文有文眼,段有段眼,句有句眼”,经验证明,从三四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句点(关键词)、段点(关键句)和文点(关键段)进行品读是行之有效的。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缘情悟理。反复品读,细心揣摩一些精妙的语句,这样才能体会到滋味。散文这一类文体教学中,要正确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适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用心构建核心素养持续发展的有效课堂和鲜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