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散文中的政治思想及其变法态度

2017-06-13舒乙王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苏轼散文

舒乙+王欢

摘 要: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早年曾有匡扶社稷的宏愿,提出过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变革方略。但是在王安石变法中,他被认为是反对新法的保守派,后来司马光等人废除新法,他又对保守派提出了批评。苏轼的政治思想和变法态度十分复杂,他的政治主张和为政理念在其散文中多有流露。本文将对苏轼散文中的政治思想进行梳理与剖析,总结其为政理念、政治理想和治国方略。

关键词:苏轼 散文 政治思想

一、引言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词兼善,且在书法、绘画方面造诣精深,是我国文化史中最杰出的大才子之一。长期以来,对苏轼文学、艺术方面的考察延绵不绝,而对于他的政治才能,研究者却大多视而不见。研究者大多以王安石变法中苏轼的态度为坐标,对苏轼的政治思想和立场进行评价,但这种评价方式未免过于片面。苏轼曾在写给他的老师欧阳修的祭文中说道“我所谓文,必与道俱”①1937,“文以载道”是古代文人的文学道德理想,也是苏轼作文的基本准则。从苏轼散文中不难读出其政治思想和变法态度。本文将从苏轼散文的文本入手,对其中流露出的苏轼的政治思想进行梳理与剖析,总结其为政理念、政治理想和治国方略。

二、苏轼散文中的政治思想

(一)苏轼散文中的“仁政”思想

仁政思想是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所谓仁政,在古代主要就是指君王和统治阶级要宽厚待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要施行道德教化,以德政感化民众,以仁慈之心使万民归服。仁政思想强调以民为本,孟子所谓的“民贵君轻”思想,在苏轼的散文中回响不绝。《御试制科策》是苏轼对皇帝问政的应答,文中曾道“夫天下者,非君有也,天下使君主之耳”①565。这无疑是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复述。

那么,具体来说应该如何施行仁政呢?在苏轼看来,首先,君主应当以人为本,“夫上之所向者,下之所趋也”①564,君主率先垂范,可以在整个社会形成德政教化的先导,上行下效,最终达到“息讼而措刑”①565的目的。其次,要对民众施以教化,在《策别·安万民》中,首篇即开宗明义地将教化放在“安万民策”的第一位,苏轼认为,教化的目的是使民知义,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最后,苏轼认为施行仁政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措施就是轻徭薄赋,苏轼曾经在地方任职,他亲眼目睹了苛政带给民众的痛苦,在他的散文中随处可见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对苛政重赋的愤懑与指责。比如在《谏买浙灯状》这篇文章中,苏轼听说宋神宗要减价购买浙江农户的浙江灯,马上向皇帝谏言制止,这篇文章文辞恳切,语气中不难读出一种气愤和不平的态度:“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减价贱酬?”②389

(二)苏轼散文中的“法治”与“无为而治”

在《书论》中,苏轼对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评价颇高,商鞅在秦国雷厉风行地实施变法,不避亲贵,对太子的老师处以黥刑,苏轼赞扬商鞅“勇而有决”②438,而对于他所处的时代,他深刻地看到正是由于法治不彰,许多人徇私枉法却得不到处理,即使已经被举发,却被君主下诏赦免,苏轼大胆的问道:“圣人之为天下,岂容有此暧昧而不决。②452”在苏轼看来,法律是君主实施统治的重要工具,使用法律贵在坚决果断、赏罚分明,如果态度暧昧、立场模糊,就会使官府的公信力降低,对贪官佞臣构成了纵容包庇。苏轼对于法治思想有自己的理解,他对于法家思想中的平等、果决态度深有同感,但不主张严刑峻法,而要以人治为主,法治为辅。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苏轼在其文章中也时常体现出他对道家思想的倾慕,在《上神宗皇帝书》中他说道:“故风俗之变,法制随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强而复之则难为力。③10804”他认为移风易俗这些事情官府能够做的只是引导,而不能强加干涉,更不可指望在一朝一夕之间达成,这反映出他对“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不无认可。

(三)“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苏轼的政治气节

苏轼将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乌台诗案差点让他送命,要不是宋代有不杀文人的先例,他早就被送上了断头台。但即使遭受这场大难,后来又被貶到密州、黄州、儋州等地,但他身上的浩然正气依然丝毫不减。《宋史》中曾经记载苏轼因反对新法而被贬流放黄州,当他路过金陵时,拜访了已经下野的王安石,苏轼并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再提往日的恩恩怨怨,他关心的仍然是国家大事,当时国家大兵大狱,已露出了危难的征兆,苏轼十分忧心地责问王安石:“公独无一言以救乎?”③8645王安石的回答是:“安石在外,安敢言?”

王安石的回答反映出他对朝局艰危并非一无所知,但囿于时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既然已经被贬,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了。王安石是清醒的,他懂得审时度势,一句“安敢言”活脱脱地展现了他的政治头脑。而苏轼却是一片公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无惧无畏、刚正凛然的政治气节,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一直保持着。对北宋朝廷来说,他不属于守旧派,也不属于改革派,而始终是一个批评者和监督者。王安石变法时,他曾提出了坚决的反对意见,而到了王安石被贬,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实施旧制时,他又站出来,批评守旧派把新法中的积极成分全部抛弃了,说他们这样做是倒行逆施,蛮横无理。晚年的苏东坡在书信中说自己“此心耿耿,归于忧国”④1482,他的自我评价是中肯而客观的。

三、苏轼的变法思想

(一)丰财、强兵、择吏——苏轼的政治革新理论

苏轼生活的年代,一大批极富政治眼光的改革家看到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危机局面,锐意改革,先后出现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革新运动。苏轼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且他年少时就有“颉颃当世贤哲之意”③8645,所以他对于变法革新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的主张。《思治论》一文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苏轼的政治革新理论。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认为,目前的政治危局已经持续了近五六十年。北宋朝廷的危机首先起于财政,而财政危机主要是由滥修祷祠、税法废弛以及军事行动三个原因造成的。财政之外,尚有兵灾,宋朝政府与契丹、党项等族的军事斗争处于进退失据的状态,原因在于军事力量薄弱,朝廷又战和不定,故而“兵终不可强”④1482,兵灾之外,是北宋朝廷选官制度的腐坏,人才选拔制度起到了消极的引导作用,使“吏拘于法,不志于功名”,有德有才的人没有施展机会,品德败坏的人却可以无所畏惧。针对这些问题,苏轼提出了“丰财、强兵、择吏”的改革主张。丰财是要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通过发展农业,统一盐铁税法,开源节流,节省开支等办法,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强兵是增强宋朝兵力。通过“给田募役”,增加兵士入伍的积极性,通过强化训练增加他们的战斗力;择吏则是改革人才选拔制度,通过合理的科举制度选贤举能,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二)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复杂态度

苏轼对于王安石变法整体来说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虽然也有变革创新的要求,但是和王安石变法所主张的毕竟不是一回事。王安石主张的变法是激进式的,通过雷厉风行的改革迅速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但苏轼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国家的强弱最根本的还在于道德凝聚力,在于施行仁政,使万民归顺,因此苏轼主张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渐进式的,是逐步概念而不是急于求成。苏轼对王安石改革给底层农民造成的损害十分痛心,比如“青苗法”的颁布本来是朝廷为了在百姓青黄不接时提供赈济的,却被新法中某些贪官污吏用来牟取私财。苏轼对这些行为是不能容忍的。但是另一方面,苏轼并没有对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他对“募役法”就十分赞同,但司马光等人废止新法时,他指责司马光等人在走回头路,使得原来稍有起色的国家政局“渐致惰坏”。晚年在总结与王安石的恩怨时,苏轼说:“吾齐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④1428,他承认当时自己对王安石的新法有偏见,态度过于固执,对王安石的批评有的失于偏颇。从这些角度看,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复杂的,并非单纯否定这么简单。⑤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苏轼在散文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在他的为政理念中,儒家的仁政思想占据了主体地位,同时,苏轼又试图融合法家的法治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但他对法家思想的接受是有限度的,他不认为北宋朝廷的主要症结在法,而将“人治”提到最高的位置。无论在朝在野,他都谨守自己的政治理想,关心百姓的疾苦,真诚的希望能够造福百姓。在变法问题上,苏轼有自己的一套为政理念和变法方略,他对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持批评态度,但对其中的积极成分又敢于肯定,甚至是在保守派当道时,也敢于坚持公道,为王安石说话。总的来说,从苏轼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血肉丰满的政治家形象。苏轼用他的文字,同时也用他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他的政治思想。

注释

①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十三[M].中华书局,1986.

②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一一三[M].中华书局,1986.

③ 脱脱等.宋史·卷三三八[M].中华书局,10804.

④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M].中华书局,1986:1482.

⑤ 匡扶.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4):50-58.

参考文献

[1]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六十三[M].中华书局,1986:1937.

[2] 脱脱,等.宋史·卷三三八[M].中华书局,10806.

[3] 刘燕飞.苏轼哲学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4:221.

[4] 夏露.苏轼与王安石变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2):73-79.

[5] 匡扶.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他对待人民的態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4):50-58.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苏轼散文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苏轼吟诗赴宴
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政治营养
从中国传统政治智慧中汲取政治营养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